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讀後感

這本書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帶領讀者思考,是否一定要有經濟成長才會生活富足。

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經濟規模不斷擴張。整體而言,人類生產出愈來愈多成品與勞務。這些產量的增長,我們稱其為經濟成長。產出,需要投入資源,不論是能源或是原料。生產過程,也造成環境污染。

當我們不斷追求經濟成長時,問題在於,地球的資源與生態,能否支撐永無止境的成長。

書中提到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相對脫勾與絕對脫勾。相對脫勾指的是,每單位的經濟產出,所需要的資源與造成的汙染減少。但假如經濟產出仍然持續成長,整體生產所需求的資源數量與造成的污染程度,仍會繼續增加。

絕對脫勾指的是,就算經濟持續成長,這些產出所需求的資源與造成的汙染,也會降低。

脫勾需藉由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達成。假如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也就是每一單位的資源,可以達成更多的產量,那就可以達到脫勾的目標。

過去十幾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成長速率低於全球經濟成長率,在某些已開發國家,經濟持續成長但資源使用密度下降,這已經達到相對脫勾。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仍是持續增加。而已開發國家的資源使用密度下降,是它們將製造業外移,交給其它開發中國家代工的結果。近年來新興國家對原物料的大額消費,更抵消掉這些已開發國家的資源使用效率。作者的結論是,除非我們從根本改變經濟體制,不然不可能達到資源使用與污染控制的平衡。

在討論經濟體制時,讀者會發現,其實就算是行之有年的市場經濟,我們人類還是很難控制其行進方向。過去,是否有那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敢在政見或施政作為中說,不追求經濟成長?我們一直認為,經濟成長等於經濟穩定。經濟不成長就等於經濟衰退。經濟成長等於人們過著快樂的生活。我們就像被放上滾輪的老鼠,不斷的追求經濟成長,我們只能不斷的跑。

但經濟成長是否等於人們更快樂呢?從低收入的生活進展到中高收入,的確會使人們更快樂。但是,一但人均收入達到某個程度,收入再增加所能帶來的快樂效果就很有限。

但我們還是在追求經濟成長與收入成長,彷彿這是人生經營與國家發展的惟一正途。為什麼?

因為人有比較之心。同是開發中國家,印度會跟中國比,看誰能先將國內龐大的貧窮人口拉到貧窮線上。同是已開發國家,德國會和法國比,看到底誰的經濟比較強,誰能有錢再更有錢。人就是因為想要比較,所以自願踏上不停的滾輪,終日忙碌。

對於個人而言,我們也喜歡比。年收入50萬時,想著年收入一百萬。年收入一百萬的人,想著年收入兩百萬。不停的追求更高所得。因為我們被教育成,收入較多在某方面來講,就是高人一等。

為了要維持經濟成長,生產者無不投入大量資源,鼓勵消費者消費。個人消費與持有什麼物件,已經成為他身處社會中的”符號語言”。

書中有句很傳神的描繪:”當你走過一群人身邊,他們不會說,哇,你的個性好讚喔。”

但這群人可能會說,”喔,你有iPad”,”喔,你有xx包”,”喔,你開什麼車”。這些消費物件,成為我們看人與被看的代表符號。商品與這些象徵意涵結合後,成為追求社會認可與羨慕眼光的人所追求的目標。

人們就在不斷追求這些物件中的過程中,希冀不斷提升所得,買到愈來愈少人能得到的東西。

但這是一種很累的生活方式。對個人,對地球,都是。

比較之心,讓我們不斷的追求更多,讓我們消費更多,也讓我們生產更多。我們從中得到短暫滿足,一旦看到新的目標,又重新踏上追尋之途。太多人,是為了達到其他人看事情的標準而生活著,不是按自己的觀點與態度在生活。而人類社會最妙的地方在於,它可以讓人們依他人的標準生活時,還會覺得是在為自己打拼。

假如你真的是為了自己,你真對自己有自信,那你一定可以拋棄世俗的比較標準。跳脫那些住那裡比較好,開什麼車比較高級,買什麼包比較高尚的想法。你覺得好,那就好了。

這種想法,會讓人活得自由、輕鬆,也會讓地球更輕鬆。

書中提到很多如何達成繁榮卻不需要經濟成長的行政作為,也就是英文書名”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的意涵。但我認為,除非人心改變,除非人能跳脫比較之心,不然這些行政措施恐怕難以持續。不符合人性的政治與經濟理念會有怎樣的結局,我們在近幾十年已經看到很多例子了。

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與其說是一個經濟目標,恐怕更是一個人心改造工程。


後記:但對於身處貧窮線下,連基本溫飽與醫療照顧都有問題的人們來說,經濟發展仍為必要。這是一個人道問題。詳情可見The End of Poverty一書。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Birth of Plenty讀後感---經濟發展的四個條件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讀後感1---收入不均將如何發展

“大崩壞”讀後感3---人類的選擇

投資與人性

有限與無限(Unlimited Thinking)

15 comments:

幾米 提到...

綠角您好,看完您的感想讓我想到不久前有則新聞跟文中的觀點呼應 "英國擬設快樂指數作為政府施政決策核心考量"

還有一本書叫"人口減少經濟時代",這關係到人口經濟學~再過幾年許多國家包含台灣都會面臨人口結構的改變(2015以後會慢慢明顯,因為戰後嬰兒潮開始退休)使得經濟不是只有成長的份,這部分可以看看日本!

就像您說的,政策和人的思維不可能一下子改變..我自己在想~是不是要有一場特大的災難才有可能讓人心徹底改變,開始注重起環境:(

mein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mein 提到...

感覺有點像前陣子看的書--東西的故事
綠角大有興趣的話
youtube上有簡介的短片
http://0rz.tw/wl76t

綠角 提到...

感謝各位讀者的分享

Candy 提到...

經濟不成長而要維持庶民低薪生活,第一個要務就是杜絕炒地皮、人人有房住啦~少了買房壓力,不要高薪也可以過品質好的生活

匿名 提到...

解決問題要靠政府施政。可是一大堆問題其實是政府無能造出來的,例如很爛的都市規劃和土地政策。 安成

匿名 提到...

綠角您好,

在下於小兒科雜誌FB社團「兒科最前線編輯群官網」推薦您,主編有如下邀請,在下幫忙轉達一下:

謝謝推薦
有機會可邀請綠角醫師替最前線寫理財文章
"如兒科醫師如何累積退休金"
不是會員者我們會致贈稿酬1元/字雖然不多聊表心意
會員者我們現爭取給予學分不無小補
大家都可以多參與喔!!

綠角 提到...

candy
房價地價問題
這在台灣最近可是很熱門的討論啊

安成
謝謝分享

匿名 提到...

綠角您好,

已轉告兒科最前線主編。他應該會與您聯絡。

綠角 提到...

謝謝匿名先生

匿名 提到...

是無能?還是主謀?

匿名 提到...

您好,文中提到收入到達一定程度之後再增加收入其帶來的快樂就有限。這個說法最近已經被最新的研究推翻了。可以搜尋「錢賺愈多愈快樂 科學家證實:年薪超過300萬「幸福感加速提升」」。

新的研究發現,只有最不快樂的20%人才會收入超過一定程度就不再增加快樂。其他的人收入越高其實會越快樂,目前還測不到天花板。

綠角 提到...

謝謝您的分享~

匿名 提到...

這本書 連結無法顯示

綠角 提到...

謝謝指出
已經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