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指數化投資
指數化投資是綠角財經筆記的核心主題。這篇閱讀指引整理關於指數化投資的重要核心文章。
指數化投資的目的是獲取市場報酬。為什麼投資獲取市場報酬就好,請見指數化投資要義(The Essence of Indexing)
投資人進行指數化投資的好處,可參考為什麼要進行指數化投資?一文的說明。
不論市場有無效率,運作良好的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都可以讓投資人取得市場報酬。指數化投資的核心論點並不是效率市場。
請見:
指數化投資的務實考量(The Practical Aspect of Indexing)
指數化投資的理論與實務基礎(The Theoretical and Pragmatic Basis of Indexing)
Debunking Some Myths and Misconceptions about Indexing讀後感—指數化投資不需要效率市場
雖然立足與簡單與基本的原則,指數化投資在實行時不太簡單,投資人必需跨越多重障礙,請見: 超級困難的指數化投資(The Mental and Emotional Challenges of Indexing)
指數化投資實際上的確擊敗的大多專業主動投資人,這在台灣,在美國,都有實績可證:
指數化投資的全球、全資產類別優勢(Indexing Outperforms in Almost Every Market)
指數化投資工具與境外基金績效比較(Comparison of ETF and Off-Shore Mutual Funds in Taiwan,2021年更新)
指數型基金的雙重領先優勢(Active Mutual Funds Disappoint Investors)
SPIVA Scorecard 2016成果回顧—指數化投資的長期成果(The Triumph of Indexing--SPIVA Scorecard 2016)
金融業者與雜誌不會跟你講的主動型基金真面目—SPIVA Scorecard 2017成果回顧
指數化投資既然是一個那麼好的投資選項,為什麼許多投資人卻不採行,理由可見:不買指數型基金的原因(Index Funds, Why Not?)。
指數化投資是近40年來金融界最重要的創新,也是事業繁忙的專業人士最好的投資選擇。可參考:
“The Index Revolution”讀後感2---真正的金融創新
指數化投資,專業人士的最佳選擇(Indexing, the Best Choice for Professionals)
一個好的投資方法,卻因為踩到主動型基金業者的痛腳,常會有許多不實的指控出現,對應論點可參考以下文章:
對指數化投資的不實指控(Biased Opinion)
指數化投資---市場風險的代罪羔羊?(Indexing, the Scapegoat of Market Risk?)
怎樣都不對的指數化投資(Indexing Can’t be Right)
連投資人自己,也往往對指數化投資有所誤解:
指數化投資無法致富的缺點(Indexing Can’t Make You Rich?)
小資族不適用指數化投資與資產配置的迷思(Indexing and Asset Allocation Are Great Investment Choices for Assets Large and Small)
指數化投資要選對市場?(Indexing in the Right Market?)
好到令人難以接受的市場報酬(Indexing Does Not Deserve Excellent Results?)
對於指數化投資的常見誤解(Misunderstandings about Index Funds)
“指數化投資已經太過盛行”,也是近年在媒體上常見的迷思。實際狀況可見:
2018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1---主動型基金仍是市場主力
太多人在做指數化投資了嗎?---美國的狀況(Is Indexing Too Popular?)
總結來說,指數化投資是一個違背人類追求更好本能的投資選項,它要求投資人安於市場報酬。但時日長久之後,投資人會發現,原來光是拿到市場報酬,就會勝過同期間在同一個市場汲汲營營的大多主動投資人。
指數化投資是一個表面上看起來不夠好,其實是非常好的投資選擇。
指數化投資等待願意深入思考的投資人採納實行。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基金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ETF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投資觀念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關於指數化投資的爭論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保險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參考書籍與資料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基本金融知識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美國券商
Labels: 參考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