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的理由(Reasons to be Optimistic)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最近看到《一如既往》(Same as Ever)作者Morgan Housel寫的一篇名為Justifying Optimism的文章,覺得頗有收獲。於是寫成此文,整理重點與自己的心得。
買進全市場指數化投資工具,然後長期持有的投資人,除了理解指數化投資的原理之外,另外一個共通點就是,我們認為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長期會正向發展。
為何能如此樂觀?有何基礎可以相信這是正確的?
樂觀未必就是正確的。作者提到,有一種盲目的樂觀。
這又分兩種形態。第一種,是將自己的希望偽裝成樂觀。
譬如某位投資人希望未來市場就是一路往上漲,所以他就樂觀的相信未來就是會這樣。
第二種則是,負面場景太可怕,難以接受。所以用樂觀去掩蓋。
譬如,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不是長期向上發展,而是長期變得愈來愈差。進入一種前所未見的全球大蕭條,比起當年美國大蕭條,衰退更久,程度更嚴重。
天啊,這真是太可怕了。所以我樂觀的相信,未來會更好。這種事不會發生。
這比較像是一廂情願的樂觀。
作者提到,做為一個理性的長期樂觀者,不代表他認為未來會一切順遂。相反的,他相信中間一定會發生許多挫折、挑戰與災難。
其實,人類很多進步與發明,正是在壓力與負面場景中出現的。譬如二次大戰中發明的噴射引擎、抗生素。當初都是軍事用途導向,但在承平時代,都對人類生活水準有重大貢獻。
往往就是不好的場景與重大的危機,點燃人類的整體動機與動能,去找到更好的解答。
人類歷史中,當下看起來的壞事,往往是促成下一波進步的起點。
未來仍會有退步與危機。但樂觀者相信,人類不會坐視事情就這樣一路壞下去。我們會站起來面對它。而在危機中得到的經驗與進步,將為未來的美好鋪路。
樂觀的第二個理性緣由,在於我們是站在前人肩牓上。
譬如知識方面。幾十年前,一位科學家窮一生之力,發現一個理論,並證明它。然後這個東西被寫進高中物理或化學課本。一位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就已經知道了。
譬如企業經營。年輕人看到之前的創業家,可以達到多大的成就。然後知道這是可能的,是人力可及的,踏上自己的創業之路。於是,我們看到一個世代又一個世代的創業者,打造出規模與市值愈來愈大的公司。
前人拉高標準,標準成為後代的基準。人類一路前進。
所以,樂觀有兩個基本理由。第一是,在各種挫折與負面事件的淬鍊中,人類將更加進步。第二,踏著前人立下的基礎,後人可以登上更高的高峰。
但即便事情就如預期,長期正向發展,但仍有些投資人,在過程中被掃地出局。
因為,當人類從這些挫折中回復時,他為自己帶來無法回復的損失。通常就是為了快速致富,承擔過度的財務風險或槓桿。
樂觀,卻對過程中幾乎一定會遇到的挫折毫無防備,是一種致命組合。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投資與人性
有限與無限(Unlimited Thinking)
The Psychology of Money讀後感5---悲觀優先
“Same as Ever”讀後感2—值得的東西總有代價
當下並不穩定,未來難以想像(The Future is Unimaginable)
金融市場並非平均,意外實為正常(It’s Never Normal)
你很可能會這樣花錢1(The Way You Spend)
Labels: 投資概念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