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並不穩定,未來難以想像(The Future is Unimaginable)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仔細想想,現在你身邊習以為常的事物,對一個一百多年前的人來說,是怎樣的狀況?

20世紀剛開始,活在1900的人,當時沒有人打過電話、用過電腦、聽過錄製音樂,看過電影。他們根本不懂什麼叫作email,什麼是智慧型手機。

醫療方面,沒有抗生素。面對感染,患者只有自己的免疫系統孤軍奮戰。白內障沒有水晶體可換。腎臟壞掉,沒有醫師知道如何開移植手術。膝關節退化,也沒有人工關節可選。

也沒有人坐過飛機,人們也尚未普遍享有電燈帶來的照明。

就算你是當時最富有人的,John Rockefeller,時年61歲,也沒有這些現代人習以為常的東西。財富買不到當下並不存在的技術。

這一百多年來的發展,是1900當時的人類想不到的。

未來呢?

當你的曾孫四、五十歲的時候,他用的工具跟生活環境,恐怕也是我們現在無法想像的。

所以影集”三體”中外星人提到,由於他們要四百年後才會到達地球。那是註定的失敗。因為當時的人類會擁有遠遠超過現在的科技。

一時會覺得怎能可能?

人類從現在的狀況進步到可以打敗能進行星際移動、掌握多維度技術的物種?

但回顧這百年來的進步,想想1700的人能否想像21世紀的狀況,就會知道,這是可能的。

這龐大的躍進與改變,也代表支撐過去生活的產業沒落消失,新產業興起。

1900時,鐵路是重要產業。占美國股市總市值63%,占英國股市50%。到今天,鐵路在兩國股市都降到非常低的比重。

2024,美國最重要的產業是科技類股。提供軟體與網路服務的大公司,譬如微軟、Google、Alphabet、Amazon,這些產品跟服務在百年前,根本不存在。

1900當時美國上市公司,其中80%的市值到今天減值到幾乎為零。

未來的世界,未來的市場,很可能將由現在根本不存在的產業跟公司主導。(註)

也就是說,投資時固守一些當下看來不可一世的偉大企業,然後認為”未來就會跟現在一樣或差不多”,是非常危險的想法。

這個危險,在短短三年、五年或甚至十年的期間可能都不會浮現,但時間愈長,危險愈大。

一個人從年輕二十幾歲開始工作,有收入進行投資,假如活到八十幾歲。有六十年的時間參與市場。他很有可能看到身處的世界與產業,跟自己年輕時非常不一樣。

所以,全市場指數化投資,不只是投資當下的大企業與重要產業而已,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開放機制。新興的產業與公司,從一開始市值很小,逐漸(或快速)長大,指數化投資工具會全程參與到。舊的產業萎縮或消逝,它們在指數中的比重就會同步縮減。

指數化投資會讓你永遠跟得上時代,而不是固守當下的特定公司或特定產業。

任何想要長期持有特定公司或特定產業的做法,需要面臨的問題是,假如該公司或產業走上長期衰退之路,那要怎麼辦?

不要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更不要有想到這個問題,然後以”不會發生”帶過。逃避不是處理風險的正確方法。

想想人類的發展史,這是貨真價實的風險。

我們太常以為未來會跟現在差不多,實情並非如此。



註:
常有人講”台灣沒有台積電就完了”。或許百年以前的人,看著嘉南平原上一間又一間的大型糖廠,也常說”沒有蔗糖,台灣就不行了”。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金融市場並非平均,意外實為正常(It’s Never Normal)

樂觀的理由(Reasons to be Optimistic)

投資台積電與0050的最大差異(Index Investment is not equivalent to Investing in the Largest-Cap Stock)

投資與人性

有限與無限(Unlimited Thinking)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