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讀後感4—投資的基礎與極限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格局》裡有一章主題是”把事情做好的三條線”,我覺得應用在投資世界非常貼切。

首先是上下兩條平行線。下面那條線叫”基線”。上面那條線則是”極限”。

基線是該領域,人類到目前為止掌握的知識與技術。這是所有做事的基礎。

而且需要留意,不要從基線下方開始做事。

那有人會從基線下方開始?

有,很多。

作者舉的例子是”民間發明家”。他們自行在家裡做飛機、電動車。其實這些人花費一輩子心力做出來的東西,恐怕都上不了檯面。他們缺乏相關的知識與技術。他們等於是從地下18層開始往上爬。很多前人已經知道的知識與經驗,他們都要重新自己來過。還常卡關而無法前進。

做事要立足在當代已知的基礎。這正是為什麼要上學與看書學習的理由。

譬如你要造飛機,那唸個大學的航太科系。那就是拉高自己的基線。

在投資世界,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民間發明家”。對於投資的理論與經驗,他們往往嗤之以鼻。說”那都是理論,我們最注重實際”。於是在沒有足夠的知識基礎下,一頭埋入。開始學看技術指標操作,看基本面選股、看總體經濟指標預測未來市場走勢。

其實,這些舉動能否為投資帶來加分的效果,都有成篇累牘的文獻討論過了。你只要願意打開書,這些知識會讓你少走很多冤枉路(也很可能讓你少虧很多錢)。

兩條平行線上方那條,叫”極限”。就是這個領域,先天的限制或是人類就是無法達成的事。

作者舉的例子是火力發電廠熱轉換效率的上限。你有相關知識就不會問,”為什麼不能達到90%?”。因位那是超過極限的事情。

回頭看投資界。投資的極限是什麼?

或許我們可以看有最長期成功記錄的投資人,那就是巴菲特。根據今年給股東的信,從1965到2022,長期年化報酬19.8%。

(是書面記錄,不是口述。要講自己”過去十年,每年20%”那真的是太簡單的事情。只要開口誰不會。不要相信這些只存在嘴皮上的績效。)

生在一個成功的市場,做出成功的選股與資金分配,最高就是這樣。

這時你會看到投資界,不少人奢求遠超過極限的回報。譬如年化報酬30%、50%,或是三年資產翻十倍。這些天方夜譚的數字。

然後他們還覺得這是”合理的目標”。恐怕,這個目標就會讓他們從事不太對勁的投資方式。一味追求高報酬,最後得到的通常是風險,而不是報酬。

總結來說,許多投資人站在基線以下十層的位置,不具備當代投資知識,然後期望達成遠高於目前自然極限的投資成果。

這是把事情做好的方法嗎?

還恐怕是一個帶來失望與失敗的處方。

吳軍先生提到,把事情做好,是拉高自己的起始點,然後看著目前這個領域的合理極限。

充份準備自己,具有合理的期待,這是把任何事情,包括投資做好的方式。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格局》讀後感1—如何斬斷投資與人生的厄運鍊

《格局》讀後感2—不同的投資權威,何種值得信賴

《格局》讀後感3—投資時,你有這些”假勤奮”的舉動嗎?

資產配置初步—合理的期待(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Reasonable Expectations)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