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ss Test讀後感9---資本與保證(Capital and Guarantee)


貝爾斯登、雷曼、AIG、之後接著Washington Mutual、Wachovia,作者發現他還有同事,財政部人員,每週都面對新的金融機構倒閉案。

他們知道,自己是在追著危機跑。見招拆招。這樣下去會沒完沒了。美國金融界需要一個徹底解決方案,他們要跑在危機前面。

第一個方案是簡稱TARP的Troubled-Assets Relief Program,問題資產購置計畫。這由美國財政部長Henry Paulson帶頭,跟國會協商法案架構。

第一次表決,九月29日星期一,眾議院否決法案。

在九月29日之前,美國民眾對TAPR的普遍反應是,”這是拿公家的錢救大銀行的政策。”

結果九月29日法案沒過的消息一出,美國股市單日大跌9%。這是自1987黑色星期五以來,美國股市最嚴重的單日下跌。當天美國股市少掉一兆美金的價值。

國會議員開始聽到選民積蓄與資產大幅縮水的抱怨。再經過一些修改與協商後,十月1日星期三,再次表決。法案順利通過。

當初TARP這個法案是以”資產購置”的理由向國會陳述。動用政府資金(額度是7000億美金),把金融機構所持有的有問題,缺乏流動性的房貸相關證券買下來,讓金融機構與市場重新恢復活力。

但當時美國財政部與聯邦準備銀行,都逐漸對購置問題資產的做法產生懷疑。因為要由政府出價跟金融機構買資產,很難拿捏。

政府出高價買下,這是傷害納稅人,太便宜金融業者了。
政府用太低的價格買下,這又會傷害金融機構,讓它們認列大筆損失。

相對的,作者與同事們開始看到,對整個美國金融體系灌注資本(英文稱Recapitalize),才是真正解決問題之道。

譬如有家銀行有250億的資本,持有1兆的房貸相關資產。有一塊錢的資本,做40塊錢的生意。槓桿比率是40:1。

假如要把這家銀行的槓桿比率壓低到比較安全的20:1。

用購買資產的方式進行,政府要買下這家銀行手上價值5000億的房貸相關資產。讓它手上剩5000億的房貸相關資產,資本250億,那麼槓桿比率就是20:1。

假如用灌注資本的方式進行,政府只要灌入250億的資本,讓這家銀行的資本擴張到500億,那麼槓桿比一樣是回到20:1。

第一個方式光一家銀行就會耗掉TARP大部分資金。第二個方式只需要二十分之一的資金,就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灌入資本,更有效、更有力,也更快速。

這也成為後來TARP的實際執行方式。

除了資本以外,作者提到,他需要第二張處方,那就是政府保證。

資本會讓銀行更加強壯,但無法終止恐慌。在恐慌中,借款者,出資者,他們才不管這家金融機構是強是弱,他們就是想要離開。

要終止這個現象,需要政府保證。

無法請國會提供這種保證,作者他們從美國聯邦存款保證公司下手。

(2008當年,美國四大金融主管。美國財政部長、聯準會主席、聯邦準備銀行紐約分行行長,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主席。)

美國聯邦存款保證公司是美國的存款保險系統。作者希望當時的主席Sheila,擴大解釋保證範圍。讓借款者可以安心的把錢借給金融機構,不必擔心錢拿不回來。

作者希望Sheila提供全面的保證。不只是單純的商業銀行,連持有商業銀行的金融集團母公司都要保。因為假如你不保母公司,保證不夠全面,市場資金會自動離棄沒有被保障的公司,前往有保證的銀行。

你不做更大的保證,日後很有機會要拿更多的錢出來補更大的洞。

但Sheila有所保留。畢竟她所管理的FDIC當時手上只剩350億美金的資金。她怕保證太多,但事實上,卻無法保證。

折衝多次之後,才終於達到作者比較希望的保證範圍。

在灌注資本方面,作者與美國財政部長決定拿出1250億美金,分別灌入美國九家最大的金融機構。這九家業者持有超過一半的美國銀行體系資產。

請注意,這是強制的。九家業者,不管當下狀況是強或弱,作者要他們全都接受政府提供的資本。

作者說,這不能讓他們選。假如讓他們自己選,弱的業者要資本,強的不要。光是這要與不要政府資金的分別,就會讓市場對於金融業者資本適足度產生懷疑。

危機中,最不需要的就是更多的懷疑與猜測。

為了避免國有化的疑率,美國政府資金是投入沒有投票權的優先股。

那如何讓這些資本灌入看起來像強制性的呢?

作者他們用的方法是把資本灌注跟Sheila的FDIC保證綁在一起。

你要存款保險公司的保證,你就要接受資本灌注。

這是套餐,無法單點。

這九家業者中,當時體質最強的是JPMorgan和Wells Fargo。果然Wells Fargo總裁在十月13日星期一的財政部會議中,就開口問說:”為什麼我們公司需要你們的錢”

作者直接回,”因為你們不如自己想像中穩健。”

最後,九位總裁都簽下條款。當這個會議的消息釋出後,美國股市強力反彈11%。標普500指數創下史上最大的單天漲幅。

作者說,在拿到了資本與保證後,他首度在危機中有一種鬆一口氣的感覺。他終於用系統性的方法在處理整個問題,而不是跟在一家接一家爆掉的金融業者後面跑。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Stress Test讀後感1---當2008已成遙遠的回憶

Stress Test讀後感2---危機歷練

Stress Test讀後感3---金融危機的兩個要素

Stress Test讀後感4---危機前的太平盛世

Stress Test讀後感5---危機的起點

Stress Test讀後感6---限時拆解金融炸彈

Stress Test讀後感7---面對風險的兩種態度

Stress Test讀後感8---無法挽救的雷曼與幾乎倒閉的AIG

Stress Test讀後感10---沒消息不是好消息

Stress Test讀後感11---金融海嘯時的股市表現

Stress Test讀後感12---金融海嘯的救援成果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