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7---布列敦森林體系的成立與破滅(The Rise and Demise of Bretton Woods System)


在金融史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叫布列敦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在討論貨幣與外匯歷史時常會提及,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制度呢?

在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同盟國領袖已經體會到1930年代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跟各國之間的匯率戰爭,是促成二戰戰火的潛在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過於苛刻的賠償條約,更是促成希特勒崛起的溫床。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各國開始構思如何建立一個可長可久的戰後國際金融秩序。

1944年定下的布列敦森林協議(Bretton Woods Agreement)就是這個背景下的產物。這個制度主要由英美兩國合作設計。英方主腦是知名經濟學家凱因斯先生,美方主事者是當時美國財政部次長Harry Dexter White。

凱因斯其實想設立一家世界銀行,World Bank。這家銀行可以發行一種全球貨幣,名為Unitas。國際貿易與投資透過這種通用貨幣執行,可以大幅提高效率。各參與國還是會發行自己的貨幣,但都可以透過這家世界銀行進行兌換。

這種全球通貨的價值將不與黃金連動,而是由銀行總裁的政策來決定。凱因斯相信,一個誠實能幹的人,可以不靠黃金就順利運作這樣一個制度。

美國方面的White先生,則不希望成立一家可以發行自己貨幣的世界銀行,他希望的是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這個組織由各參與國提供資本與貨幣,在成員國出問題時,出手援助。貨幣方面,White傾向金本位制度。

在Bretton Woods的討論中,最後美方勝出。

美元成為世界貨幣是一種自然發展的結果。對於國際貿易者來說,假如能有一種共通的計價貨幣,可以大幅簡化程序與成本。他們自然會有一種想要找尋共通貨幣的傾向。

在二次戰後,美元符合這個需求。當時美國占全球經濟約50%的產值,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全球各個國家或多或少,都跟美國有投資與貿易上的往來。以全球最大經濟體的貨幣做為全球貨幣,這是一種自然的發展。

不少陰謀論者,認為美國做了什麼措施跟舉動,才把美元推上全球貨幣的寶座。

其實沒那麼簡單。不然你看看印尼政府有沒有辦法透過什麼措施與計謀,把印尼盾推升為全球儲備貨幣?

一個國家必需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經濟強權,它的貨幣才有可能成為全球通貨。

但Bretton Woods的制度設計的確給了美國方面相當獨特的操作能力。

這個制度中,各國貨幣兌換美元的匯率是固定的。美元兌黃金的”匯率”固定。35塊美金兌一盎司黃金。

也就是說,這是一種比較複雜的金本位。各國貨幣不是固定幾塊錢可以換一盎司黃金。美國以外的國家,是固定幾塊錢換一美金。然後美金固定每35元換一盎司黃金。

這是一種以美元為中介的金本位制度。

這也造成美國財政部變成全球唯一的貨幣發行量管控者。

假如美國很小心的,不發行太多的貨幣,本書作者認為這個制度應可以運作良好。

但美國政府對於美元有另外的看法。它不只是一個國際上的貨幣,美國政府當時認為,美元是美國經濟成長的關鍵。經濟沒有起色,就是貨幣發行不夠。

所以1953的艾森豪政府在經濟改革方面,就是希望聯準會發行更多美元。

而由於各國貨幣都與美元連結,美國的貨幣寬鬆,就是全球貨幣寬鬆。作者估計,美國每多印一張100美元鈔票,美國國內貨幣供給增加50元,國際貨幣增加50。

美國等於在對全球輸出通膨。

各國政府為了壓制通膨,會減少本國貨幣發行量。

這就形成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美國一直很大方的提供美元貨幣供給,其它國家則是一直減少本國貨幣供給。

美元的過於寬鬆,在金本位制度下的確會帶來它預期的效果,就是人民會拿貨幣去換黃金,寧可持有可以保值的黃金。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政府的黃金儲備量一路下滑。

到了1970年,尼克森總統在任時,他相信”Full-employment budget concept”,完全就業預算概念。

這是什麼意思?

這個概念是說,假如美國政府要把美國經濟從當時的5.6%的高失業率中拉出來,政府就要多花錢。預算要多到彷彿美國經濟已經達到完全就業的榮景。只要你像完全就業般花錢,經濟就會變成完全就業。

當時的想法認為,只要GNP每增加多少美金,失業率就會降多少百分比。他們希望把美國的GNP從1970的9770億,到1971拉高到1.065兆。一年要增加880億美金。

為了這個目標,尼克森要聯準會大量拉高貨幣供給。聯準會主席在1971前兩季,以年增率11%的速度擴增美元供給。

美元供給大增後,美國當地銀行的貨幣準備量也增加(其實央行增加貨幣供給,就是讓銀行手上的錢變多),銀行可以有更多餘額提供美國民眾借貸跟消費。

其中一部分消費當然是從外國進口貨品與服務。外國人拿到美元後,換成本國貨幣。外國當地央行,等於是發行本國貨幣,拿到美金。外國銀行會拿著美金,跟美國財政部買美元計價債券。

這個”外溢”的部分讓美國政府不太滿意。因為他們是希望多出來的美元,都用來買美國當地的貨品與服務,不是跟外國買。

美國人會跟外國買東西理由就在於,美元仍強。假如把美元貶值,外國貨就會變貴,美國人就只能買自家的東西,預期中的經濟反彈與充分就業就會發生。

所以布列敦森林協議的固定匯率制度,開始成為美國政府當局的眼中釘。

1971八月15日,尼克森宣布黃金窗口(Gold window)關閉,美國政府不再提供與保證美元與黃金的可兌換性與比率。這個舉動等於移除布列敦森林協議的基礎,也是世界金融史上,貨幣與黃金完全脫勾時代的開始。

布列敦森林體系的開始與中止,代表了一個貨幣被要求有雙重功能時所產生的矛盾。

美元當時被各國政府希望是一個為全球金融市場帶來穩定的貨幣。但它同時也被美國政府視為是刺激美國經濟發展的工具。當本地需求與國際需求產生分歧時,造成布列敦森林協議的破滅。

近代的類似例子就是歐元。它也是一個負有雙重責任的貨幣。歐元,一個共通貨幣,被視為對於促進歐元區成員國經貿往來,有重要的功能。但它也是歐元區各國”國內貨幣”。

當希臘利用歐元的高信用評等,借貸超過自身所能負擔的金額時,這個問題卻要全部使用這個貨幣的國家同時承擔。這也造成歐元制度的裂痕。一度讓人覺得歐元區即將崩解。

一個獵人,要同時抓住往不同方向跑的兩隻兔子,從來不是簡單的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1---資本的兩種形態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2---工作與交換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3---全民健保對台灣經濟的傷害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4---高稅率不等於高稅收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5---通膨與稅制的交互關係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6---凱因斯的債券魔術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8---礦產為國家所有,真的比較好嗎?

2 comments:

家榮余 提到...

很喜歡綠角這類"金融歷史知識"的文章,知道各種制度的來龍去脈,很有意思. 這是其他理財部落格很少會介紹的. 綠角大的知識廣博,讀您的文章,經常有"大開眼界"的感受! 謝謝分享~

花蓮讀者 余家榮 敬上

綠角 提到...

感謝家榮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