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 People’s Money讀後感2---良心銀行與黑心銀行



一個產業的收入,應由它帶來社會的服務來決定。

金融業有四大作用。首先是支付系統。第二是借貸。第三是讓個人得以處理個人財務目標。第四是讓個人與企業處理風險。

作者認為,金融業是否有達成其存在的目的,要由這四方面來評估。

在支付系統與借貸方面,現代銀行的確盡責的完成它的任務。

譬如我們現在可以很方便的,信用卡一刷,不論在國內或國外,就直接付款完成。網路帳戶或ATM上點幾下,就可以把錢轉給其它帳戶。連我們做海外券商投資進行的國際匯款,也可以確實的在一天內把錢匯到。

這些方便性不是憑空而來的,是銀行業者花了很多時間與資源進行基礎架構建設,並且持續的投入人力照顧與運作這些系統,才達到的成果。

這方面,銀行可以說的確有認真看待他人的錢(Other people’s money)

現在銀行有問題的,是後面兩項。個人財務處理,以及幫助個人與企業處理風險。

譬如個人理財,推銷一般大眾投資高內扣費用有佣基金,是讓達成個人財務目標變的更困難還是更容易?費用再上一層的全委保單,跟類全委保單,那就更不用說了。

還有協助企業處理風險。我們卻看到企業購買TRF造成嚴重虧損的情形。

這時候的銀行,到底在做什麼?

前者是利用投資人對基金業的不瞭解,不知道買基金還要付手續費是一種愚民行為,也不知道台灣當地基金的內扣費用成本往往過於高昂。

後者是利用企業主想要在外匯市場賺錢的心理。原本是可以幫企業處理外匯風險的銀行,變成”幫助”客戶在外匯市場中投機、猜走勢,造成重大虧損。

這就是不把別人的錢當錢。只把別人的錢當成是業績目標,一份需要搜刮進來的資產。一種輸贏是他自己的事,我們銀行有賺錢就好的”經營理念”。

銀行在這方面往往達成了財富減損的成就。但很諷刺的,銀行的這個業務部門通常叫”財富管理”。

所以我的部落格雖然看起來對金融界有很多的批評。但在銀行內,有許多從事日復一日,反覆性工作的從業人員。他們讓客戶確實可以拿到錢,可以安心的把錢放在銀行,可以方便的轉帳付款。對於這些銀行從業人員我心存感激。

他們就像在鷹架上砌牆的建築工人、生產線上緊盯晶圓良率的工程師,客人離開後努力擦著桌子的服務生,他們都是努力服務他人、貢獻社會的人。他們是一個繁榮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人力。

但銀行內部也有些整天誇耀著負金融知識,譬如:”看過去績效就可以買到好基金”、”基金經理費沒關係、績效才重要”、”買基金本來就要手續費”、”匯率走勢很好猜,可以賺錢”、”投資就是買高配息標的就對”的人。這些宣揚錯誤理財知識,誤導投資人,與從投資人的無知中獲利的”財富管理”從業人員,正是銀行內,不把別人的錢當成錢的人。

假如,因為宣揚錯誤觀念,因為替投資人帶來禍害,還因為宣揚的特別好,超多人受害,可以拿到高額業績獎金。

這不禁讓人開始懷疑,這部分的銀行業是否已經是一個有錢賺就好,不問是非的黑心行業。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Other People’s Money讀後感1---交易就可以賺錢的迷思

Other People’s Money讀後感3---是保險還是賭博?

Other People’s Money讀後感4---是你在利用金融中介,還是金融中介在利用你?

Other People’s Money讀後感5---交易者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的迷思

專業、黑心,傻傻分不清楚(Can You Tell White from Black?)

沒有專業,正是適才適所的產業?(A Profession That Needs No-Profession)

誰在幫你賺錢?(Who is making money for you?)

我們要的不僅是合適(Suitability Is NOT Enough)

名實不符的理財顧問(Financial Consultants that DO NOT Consult)

買高費用基金,就是讓別人爽快花你的錢(Funds with High Expense Ratio Can Ruin Your Financial Life)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