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的價值

財富到底值多少,其實不是以金錢的數量,而是以時間計算。

假設有甲乙兩人,他們的生活型態不同。甲每個月花二萬塊,和乙每個月花四萬塊,他們所得到的心中滿足的程度是相同的。假如兩人手上都有100萬,那麼,甲比較富有。因為在相同滿足的生活條件下,甲可以用這筆錢生活50個月,乙只能生活25個月。

因此,賺錢能力相同的兩人,物質欲望較大的那位,較難致富。因為他平時所賺的錢,不僅被較大的花費消耗掉,他也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累積到足以讓他安心退休的資產。

有時更大的消費欲,可以激勵人的工作潛能,開發出更多的收入。這還能算是一個正面的影響。但假如,自己的欲望,會讓自己把每個月收入花光,甚至還借貸消費,卻沒有更想努力工作,那麼,這種欲望應該受到控制。

沒有人確定巴菲特是怎麼想的,但是他的行為符合這個論點。在美國富豪當中,巴菲特以生活簡樸著稱。他致富之後,還是住在1958年時,以31500美金購置的老房子中。以他的這種生活水準,不論他手上持有的是10億,還是400億美金的財產,對他來說,都是一輩子用不完的資產,也就是無限大的資產。

對於將資產轉移給子女,他說過這麼一句話,”I want to give my kids enough so that they could feel that they could do anything, but not so much that they could do nothing.”所以,他在去年夏季,捐出300億美金的舉動,就完全可以解釋。

單純以金錢的數量來說,他捐出了約65%的個人資產。但是以時間來衡量的話,他的資產沒什麼變化,在捐贈前,是一輩子用不完的資產,在捐贈後,仍是一輩子用不完的資產。就有點像是無限大砍一半,還是無限大的感覺。假如巴菲特真是用時間來衡量他自己的財產,那麼,在捐出這麼多錢後,他仍將維持相同的物質滿足,但是,他的義舉為自己帶來更大的精神滿足。

巴菲特的個人資產,雖是世界第二,但以他的生活,他其實是世界首富。是他的生活,他的心態,把他帶到這個位置。所謂,知足常樂。富有,為的不就是快樂嗎?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金錢的可能(The Use of Money)

“等待的技術--慢想,讓決定更好”(Wait)讀後感

“快樂賺不停(Money Can Buy Happiness)”讀後感

Winning the Loser’s Game讀後感續---行善的力量

時間就是金錢(The time value of money)

Love Marriage & Money讀後感

凱因斯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讀後感續

1 comments:

泉億 提到...

很有感觸的文章!
我知道要快樂,最重要不是錢的多寡,而是在於內心!
在易經中“亢龍有悔”一卦,就是顯示出事情去盡了,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
我也是人…
還沒到過那個位置,要看開還真是不容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