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2—美國與台灣ETF成長的根本差別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2024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分別以專章討論美國基金與ETF業界的狀態。兩相對比,差異極大。

下圖是美國基金業近年的狀況。



從左到右總共有十一組長條,分別代表2013到2023這十一個年度。

每個年度中,藍色長條代表該年新發行的基金數目。綠色長條則是被合併的基金數目。紫色長條則是被清算的基金數。

從2013到2015,藍色長條高度都高於綠色加紫色長條的高度。代表新發行基金數量高於消失的基金。但從2016開始,每一年都是消失的基金數量超過新發行的基金。整個基金業走上萎縮的路。

2023,美國業者新發行170支基金。是這11年最低的發行數量。但清算與合併了454支基金。一年之內,基金數量少了284支。

下圖則是美國ETF近年的狀況:



從左到右總共有十組長條,分別代表2014到2023這十個年度。

藍色長條代表該年新發行的ETF數量。紫色長條則是該年清算與合併的ETF總數。

過去十年,每一年都是新發行數量大於消失掉的ETF。整體ETF數量明顯增長。

2023,美國業者新發行了518支ETF,清算與合併194支。ETF數量淨增長324支。

過去十年,業者總共發行了3152支新ETF,合併與清算了1094支ETF。

不只在數量上,呈現基金消、ETF長的態勢。管理資產總價值方面,也是一樣。

下圖是美國市場四種主要基金與ETF分類,近十年的資金淨進出狀況。



最下方藍色區塊,代表主動型美股基金。是愈來愈大的負數,代表資金持續流出。(垂直軸單位是十億美金)

綠色大幅增長的區塊,是指數化美股ETF。近十年來,資產不斷擴增。

再上面的紫色區塊,代表美股指數型基金。資產也是成長,但沒有ETF的成長那麼明顯。

也就是說,美國整體基金業雖是資產淨流出。但流出主要集中在主動型基金,指數型基金資產是流入的。但流入金額遠低於主動型基金的流出,所以基金業整體規模逐漸萎縮。

最上面橘色的區塊,代表是主動投資的美股ETF。

並不是所有的ETF都是指數化投資工具,美國當地已經有許多主動型ETF存在。

這個趨勢,在台灣本地也可看到。

大家可以想想看,近幾年有那家投信發行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新台股基金?

好像很難想到例子。

但有沒有造成風潮與許多人討論的台股ETF?

簡單就能想到。

投資人之間的討論,也是ETF大於基金。

但是台灣ETF的發展跟美國不同。

美國這些進入ETF的資金,大多是選用ETF做為指數化投資工具。這可以從美國前十大ETF列表中看出來,絕大多數都是大範圍低成本的指數化投資工具。

台灣業界則是以採用特定策略的ETF為主。像今年掀起認購風潮的 00940台灣前十大ETF列表中,是以追求高股息的ETF為主。

也就說,美國業界從基金到ETF的轉變,代表從主動投資到指數化投資的改變。

台灣業界從基金到ETF的轉變,則代表原本使用基金做主動投資,現在改用ETF執行主動投資。(刻意買進高股息股票,就是一種特定選股策略,這類ETF其實是一種主動投資工具)

表面類似的現象,有著根本不同的理由。

在台灣,指數化投資仍是相對小眾的選擇。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2024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1—整體投資人的不良習性

2024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3—低成本已是普及現象

面對當前台灣ETF態勢,投資人需留意的地方(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s Warning about ETFs)

2022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1—指數化投資不是市場主力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