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4—該退出的討論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把時間當作朋友》書中有一節專門討論”交流守則”,具高度參考價值。

交流,或說是討論,是持有不同或甚至相反意見的人,分別陳述己方論點與證據,試圖達到一個更接近事實的論述的過程。

但假如你在交流過程遇到以下幾個場景,那恐怕這個討論需要中止與退出,沒有繼續的必要。

由於討論的目的是要接近事實(說接近,因為我們都是人,不是全能的神),所以假如有確切的證據,就算結論令人難以接受,也要接受。

假如面對證據,持不同意見的人還堅持不接受,用各種說法去扭曲證據或是維護自己的看法。請小心,你遇到的可能不是討論者,而是為了爭而爭的爭辨者。

馬上停止”討論”。因為再下去,你面對的是更大的精神消耗、徒勞無功的對話,與樹立敵人。

做為一個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的推行者,看到書中這些文字,令人很有感觸。

過去當我寫文章,舉出低成本指數化投資,確切的優點證據時,就常有人說,”高費用主動型基金還是有勝出的機會啊”。

問題是,你可以”事先”知道嗎?

拿著事後才知道漲最多的股票,勝過大盤的基金,說投資得到好績效很容易。

這不是很會投資的證詞,而是自身存在嚴重邏輯缺陷的證明。

當別人一直拿著錯誤邏輯得到的論點要跟你”討論”時,請遠離。

作者提到,還有一種論述就是:”難道XXX就沒有一點好處嗎?”

這也是為爭辨而爭辨的典型。

睡在垃圾堆裡也是有可能撿到鈔票與寶物的好處。但問題是,你已經有窗明几淨,冷暖空調的臥室的時候,為什麼要去選”有一點好處”的垃圾堆。

有一點好處,就是可行的選項嗎?

那沒有什麼選項是不行的。

這個說法在台灣投資界有一種變形,叫做:”東西沒有好壞,只有合不合適。”照這種邏輯,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賣給投資人的。一切去區分優劣的努力,也都是不必要的。

認為爛選項因為有”一點”好處,所以也該接受的。往往就是推銷這個爛選項,可以從中得到好處的人。

不要跟他”討論”。他不會因為”討論”而改變。因為其言論的目的是要推銷爛選項,而不是跟你共同追求較好的選項與更貼近事實的論述。

另外一個該退出的討論,警訊就是對方開始說:”難道我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嗎?”

其實,這個說法的背後就是,他認為自己這個說法一定是對的。他不想改,也不會改。

他不是要進行討論,他是希望你認同他的想法。

而作者提到,雖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其實根本不是表面看起來那樣。每個人的大多想法,不是自己得到的,是外界環境灌輸的。

譬如”現金流=配息”,”現金流是財富自由之路”,其最原始的”發祥地”,可能就是富爸爸系列書籍。

很多人受到影響,覺得符合直覺,就採用了。變成”自己的想法”。完全不知道背後的大問題。

然後有了這個無法更改的”自己的想法”之後,這個牢固不變的想法,反而是個枷鎖,不是他探索與發覺這個世界的利器。

進步其實是很個人的事情。固執己見無法思考的人,更恐怕是與進步絕緣。

避免自己成為這樣的人,也不要以為自己可以說服每個人。該退出的”討論”,請頭也不回的馬上離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1—如何避免時間恐慌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2—如何被自己的夢想綁架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3—如何阻礙自身進步

《格局》讀後感2—不同的投資權威,何種值得信賴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