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3—如何阻礙自身進步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一個人要獲取知識,有幾條途徑。
第一個是自己。譬如自身的體驗跟試誤。
第二個是他人。譬如你觀察到身邊朋友去嘗試的成果。或者透過閱讀,你可以知道不同時間,不同地方的人,他們的體驗與觀察。
第三則是自己正確的思考方式。這也是作者最強調的途徑。
一個人的見識與經驗是有限的,所以從第一步進到第二步,懂得透過閱讀從他人經驗學習,已經是一個非常大幅度的跨出。
但真正的擴展,來自第三步,正確的思考。
因為,整體人類的經驗也是有限的。
作者提到演化論。不少人忽略其重要意義。這不僅是一個生物學上的突破,它也是一個從人類全體經驗無法得到的知識。
所有人類的經驗是無法看到生物演化的,但達爾文卻得到了這個知識。
那來的?
正確的思考方式想出來的。
也就是這個世界上不僅存在與個人經驗相左的知識。還存在所有人類經驗都無法取得的知識。
正確的思考是讓人游向這片無邊無際知識大海的小舟。
這時你就可以體會,為何作者說:”學習過程的最大障礙是經驗主義”。
以為自己的經驗就是全部,自己的經驗就是真理。或是看到身邊幾個人的經驗,以為就是知識。放棄進一步思考帶來更正確觀點、更深入認識的可能。
這在投資世界很常見。
譬如有人常用自身短短幾年的投資經驗,就說”勝過大盤很容易”。僅管這幾年是大多頭年度,是某些特定產業、特定股票大漲的時候。只要買到這些類股,好像很容易就能勝過大盤。或者看到身邊或網路上幾個人呈現超越市場很多的報酬,就以為勝過指數很簡單。
但懂得正確思考的人,會突破個人與他人經驗的限制。
假如一個市場只有兩支股票,A跟B。A的總市值是8萬,B的總市值是2萬。這個市場的總市值是10萬,由A跟B,以80:20的比率組成。
這個市場也只有兩位投資人,甲跟乙。
假如甲持有價值4萬的A股票、價值1萬的B股票。乙也持有價值4萬的A股票、價值1萬的B股票。這兩人的A股票跟B股票的比率跟市場一樣,是80:20。那麼他們兩人的報酬都會跟市場一樣。
但假如甲持有5萬的A股票。乙持有3萬的A股票與2萬的B股票。他們兩人的報酬可能會很不一樣。
假如某一年,A股票漲50%,B股票只漲10%。
那麼整個市場的報酬會是50%*0.8+10%*0.2=42%。
甲的報酬是50%,勝過市場。乙的報酬是34%,落後市場。
甲的投資組合全部是A股票,偏重表現好的A股票,所以有比較好的績效。
而由於所有市場上的股票都必需被某人持有。(這句話很像很基本,但其實不少人未能確切體會這代表什麼)
也就是說,只要有人的投資組合偏重表現好的股票,那就有人的投資組合中表現好的股票比率偏低。換句話說,就是表現差的股票比率偏高。
譬如像剛才的例子,當甲偏重持有A股票時,乙的投資組合就會偏低持有A股票,造成表現落後。
你看到有人有多大幅度勝出,就一定有人有對應的多大幅度的落後。
大家都贏市場或是大多人可勝過市場,是一個透過正確思考就可否證的說法。
正確的邏輯與思考,可以讓人突破經驗的限制,得到更加真確的理解。
但經驗主義者往往不知道自己的侷限,還常說:”那都是理論,都是推導,我是注重實務的人”。
落入下層而不自知,切斷進步的路而沒自覺,實為人生大悲。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常見的投資謬思—爛股票沒人要(Who the Hell are Holding the Dogs of the Stock Markets)
草莽出英雄(Investment Return without Verification)
聽說與實證(Hearsay or Evidence)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1—如何避免時間恐慌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2—如何被自己的夢想綁架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4—該退出的討論
The Black Swan讀後感----擴展未知的視野(The Unknown Unknown)
Labels: 非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