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賺錢有很多方法?其實,賠錢也有很多方法(All Roads Lead to Rome vs. Many Ways to Lose Money)
在晨星的基金分類中,有一個類別是”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s)。這類基金不做單純的股、債市投資,而是投資一些非常規資產類別或是使用一些避險基金在使用的策略。
另類投資基金在2008金融海嘯之後大行其道,業者宣稱它們可以在股市下跌時,保護投資人的資產。實際成果如何呢?
近期我看到晨星的統計。表現最差的五種另類投資基金,績效如何呢?
表現最差的是空頭基金(Bear market funds),年化報酬-18.9%。
(報酬數字是晨星該類別基金,從2009年初到2018年底,十年期間的年化報酬。)
空頭基金的經理人試圖辨識出股價太高的股票,然後放空它。希望在市場下跌或是持平時,帶來獲利。
這類基金從2009到2014這六年,都是嚴重下跌。十年期間,只有在2018有一點獲利。在大多頭的市場中,帶來年化-18.9%的成果。原始投資1元,十年後會剩下0.12元。
第二差的是能源原物料基金。年化報酬-9.1%。
這個類別主要由持有能源期貨的ETF組成。在金融海嘯之後,通膨和緩的時代,幾乎沒什麼表現。
投資能源類股的單一產業基金表現比較好,年化報酬0.5%。在股市大多頭的十年,投資股市結果卻是年化報酬不到1%。這是嚴重的落後。
第三差的是管理期貨(Managed Futures)。年化報酬-1.6%。
管理期貨基金在2008大獲成功。在全球股市下跌幾十趴時,這類基金得到5%的正報酬。
當時認為其成功的理由在於,不管投資的是那種期貨,只要你能藉由一些精明的操作,掌握上漲,躲過下跌,就能創造獲利。這是經理人創造出來的成果,所以可以跟股市表現脫勾。
這個理由現在聽來會覺得相當荒謬。因為在接下來的十年,在標普500些許上漲的2011、2015,管理期貨基金都是負報酬。美國股市下跌4.4%的2018,管理期貨基金更是明顯負報酬。它們無法避險,卻帶來更大風險,成果是長期負報酬。
第四差的是市場中性基金。
市場中性基金的運作原理是做多看好的股票,同時放空認為未來會下跌的股票。做多與做空的部位等重,就可以達到市場中性的作用。把Beta排除掉,以經理人的Alpha做為獲利引擎。
在2009年初到2018年底這十年當中,這類基金的表現的確相當溫和,就在正負3%之間。但不僅是市場中性,也是報酬中性(Return-neutral),年化報酬0%。
第五差的,多貨幣基金(Multicurrency funds)。
這類基金持有多種非美元貨幣,被美國投資人認為是一種可以避開美元與美股風險的選擇。
它的表現看來很穩定,在這十年中,最大單年損失只比-3%嚴重一些。但最大報酬也一樣”溫和”。帶來十年0%的年化報酬。
這些統計數字有兩個重點。
第一,不要因為一次市場大跌,就認為在大跌中表現特別好的策略,在未來會一樣好。
有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持續保留原本股市投資部位。單純參與日後市場的反彈,就可以勝過這一堆另類策略。
(不過市場沒有保證會在短時間內收復大跌的失土。也可能是好幾年漲不多也虧不多,根本賺不到錢或是低獲利的盤整。這本身就是投資的風險。投資個股,那就風險更大了。個股的下跌,更沒有保證一定會漲回來。)
第二要注意的就是,這些類別中的每一支基金,都是由該領域的專家領頭操盤的。
譬如市場中性基金這個類別,裡面每一支市場中性基金的經理人,都是基金公司挑選出來,在能力與經歷方面,都被認可具有這方面專業能力的”高手”。
很多一般投資人在看待金融市場時,往往有一種浪漫情懷。認為這是一個應許之地,有許多武林宗派,你只要全心投入鑽研其一,就會成為箇中高手。從金融市場獲利。
所以常說,市場有很多賺錢的方法。
但現實是,市場也有很多虧錢的方法。
你看到的晨星這個統計數字,它的意義是這樣的。譬如管理期貨基金,十年年化報酬-1.6%。
也就是,你看到這個宗派裡面的每一位上得了檯面的高手,以他們的能力、投入的心力,十年下來,不僅沒有賺到任何一分錢,還是長期負報酬。
對這種現象,你應該知曉,並感到敬畏。
只有天真的投資人會以為只要研習好一個投資方式,就可以”穩定獲利”,或是”保證長期正報酬”。
投資可怕的地方在於,金融市場本身不僅可能短期嚴重下跌,也可能長期不賺錢。除了市場本身的風險,還有另一層風險。就是人為想出的各種投資方法,譬如管理期貨、市場中性等,也可能長期虧損。
也就是說,你有可能生在一個股市大多頭的年代,但因為長期採用錯誤策略,毀了這一生本來很容易就能得到的投資果實。
大多人知道金融市場本身有風險(其實不少人在沒有真的經歷過之前,也是不知道的),但對於投資策略的風險卻渾然不覺。以為投資策略是一個只要自己去努力研究,就一定會有回報的地方。
投資世界不是奧運競技場。每一個比賽項目的頂尖選手,都將名利雙收。
投資世界比較像殘酷的自然演化,假如你走錯路,就像投胎時選錯物種。就算你是恐龍中的王者,你也很難逃過滅絕的命運。
不要再當一個天真的投資人。
不要看到各種名稱漂亮,要用兩百頁文字才能說明的投資策略時,就覺得那是高手之道。
你選擇一個特別的投資方式去鑽研跟努力,到底是高手之道與輸家之路,有時很難事先知道。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像巴菲特一樣投資的真實績效(Investing Buffett Way)
遲來的判決(The Verdict that Comes Late)
ARKK狂漲暴跌的啟示(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有能力、會思考,就該研究股票嗎?(Active Investors, the Odds are Against You)
過度自信的病癥—偽大師才會說市場容易打敗(The Problem with Overconfidence)
主動投資的大問題—未充份投入(Cash Drag of Active Investors)
持股愈少,績效愈差(Concentration is Bad for Performance)
Labels: 投資概念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