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Vigilant Investor讀後感1---別以為自己對金融詐騙完全免疫


The Vigilant Investor作者Pat Huddleston曾任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負責金融犯罪防治。日後也自行成立律師事務所,專門幫助在詐騙案中遭受損失的投資人。

本書的主題,就是教一般投資人,如何辨識並遠離金融詐騙。

書的一開始是一個生動的實例。作者跟一位七十歲剛被詐騙,失去一輩子累積的財富的老先生談完後,關上事務所的門。

想想看這樣的處境:

已經七十歲,被騙失去幾十年來累積的財富,還有未來的日子要過。

金融詐騙是一個可怕的歸零按鈕。不管你在這之前,工作多努力,多瞭解投資原理,也耐心度過市場波動賺取到報酬,遇上詐騙,可以讓你的資產全數歸零(或遭到重大損失)。

執法單位與律師,或許可以幫你申張正義。把壞蛋抓起來,讓他服刑。但可悲的是,你的財富通常是不會再回來了。要不就是成為龐氏騙局中,交給晚進投資人的”收益”,不然就是成為詐欺犯奢華生活的燃料。他們會無恥且大方享用你辛苦賺來的錢。

金融詐騙,後果非常嚴重。這個主題很值得花費時間與精力去瞭解,避免成為下一位受害者。但相較於市面上普及的投資書籍,很少有書目專門討論這個議題。或許這正代表一般大眾對這個問題的輕忽程度。

人們為什麼低估這個問題?

想想看,當你看到新聞中的金融詐騙報導,你會怎麼想?

第一,你很可能會想,這不會是我。

人天生有一種”自行遠離”重大災難的心理。你看到新聞報導提到有人車禍重傷嚴重腦出血不省人事、有人火警受傷、或是有人被騙走大筆財富,我們往往都自動想:

”這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這種想法對於讓一個人活在現代社會有所幫助,不然在車禍後果可以那麼嚴重的狀況下,為什麼每個人早上還願意開車或搭車出門上班與接送小孩。

但問題是,壞事的確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覺得有發生的可能,才會去防備,才能降低它發生的可能。

覺得都無關自身,覺得用想的,壞事就不會發生。那不妙,這是對壞事沒有防備的心態。

另外一個看到這種報導的想法是:”這個被騙的人,一定是容易受騙,對報酬太貪心了,所以才會落入陷阱。”

是那個人有問題。

我不貪心,不容易上當,所以不會遇到金融詐騙。

作者以實際經驗告訴讀者,他看過太多在自己的專業卓然有成的人,很多本應是精明幹練的人,一樣掉入詐騙的陷阱。

金融詐騙不是針對某些特別貪心或容易掉入陷阱的人,它是針對每一個人。它利用的是每個人都有的共通人性心理。你,也可能受騙。

譬如你聽到同事跟你說某個投資顧問在銷售一年固定配息10%的投資方案,你會如何求證?

你可能想看看顧問本人。發現他衣著得體,辦公室整齊漂亮,畢業於知名大學金融相關科系,也是證券業登記有案人員(但可能是你無法辨別的假文件)。除了你的同事之外,也有幾百名客戶,已經拿到好幾個月的配息支票了。

投資策略講的是外匯操作。這你自己不懂,但這個投資顧問自己總該懂吧。

這會有什麼不對嗎?

一開始就不對。

你會發現,這整套想法等於是從最開始就假設這個方案是真的,然後找線索證明它是真的。

面對詐騙,投資人往往沒有站在正確的起點,那就是假設它是假的,然後找線索證明它到底是不是假的。

一個人走到城市的破舊角落時,會收緊口袋,知道有失去錢財的風險。但在許多漂亮豪華的金融辦公室,很多人卻是放下戒心。完全不知道後者對自身財富的劫掠,比起前者可是凶狠許多。

體會到自己也可能被騙,是防範金融詐騙的起點。

以為自己一輩子都不會被騙,自己太聰明了。

詐騙者最喜歡這種想法了。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Vigilant Investor讀後感2---詐騙者的百種樣貌

The Vigilant Investor讀後感3---合法詐騙

The Vigilant Investor讀後感4---誠實的負面作用

The Vigilant Investor讀後感5---變額年金的重大缺點

“How to Smell a Rat”讀後感1—防範金融詐欺的第一黃金原則

金融詐騙的三種樣貌(Different Kinds of Financial Frauds)

馬多夫詐欺案的後續發展(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lated to Madoff’s Ponzi Scheme)

不要因自傲讓自己淪為財務弱勢族群(Arrogance is Detrimental to Your Wealth)

3 comments:

徐詣隆 提到...

受用無窮

綠角 提到...

感謝鼓勵~

曾美麗 提到...

好觀點~受用無窮
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