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照鏡大師(Rear Mirror Master)
有時候,會看到許多”精闢無比”的投資見解。譬如:
何必對台股做指數化投資,就全部買台積電就好了啊。
何必做什麼股債配置,就全部買QQQ,績效大好啊。
何必在意投資成本,你看買XX基金,績效就勝過大盤啊。
這就是”後照鏡大師”所發表的”高見”。
他們用已知的事實,來告訴大家,當初怎麼做就會有比較好的成果。
這都是假的。因為,當初,沒人說的準。
問題應該換成這樣:
你現在如何選單一台股,確保它未來10年績效會勝過大盤?
你現在如何選定某個國家的某個資產類別,確保它未來會勝過全球分散投資?
你現在如何選一支高費用主動基金,未來十年績效勝過大盤?
現在就講,你認為要用什麼個股、產業、基金來面對未來。
難度看起來瞬間提高許多。而許多過去的紀錄,讓我們看到未來有多難猜測。
1979,BusinessWeek發表The Death of Equity(股票之死)一文,說這個資產已經不再值得投資了。之後就是八零與九零年代的美國股市大多頭。
1990年代,投資美國科技類股就是王道。之後迎來了2000-2002網路科技泡沫破滅。
2008金融海嘯之前,投資界普遍認為,買新興市場,原物料就對了。事後成果悲慘無比。
以為照過去做就好的後照鏡大師,最後往往證明只是跳樑小丑。
面對未來,我們要小心從事。
不知道那支股票會是大贏家,那支會變壁紙,所以我們做全市場指數化投資。
無法確定未來是股票還是債券表現比較好,也擔心股票就算有高報酬也可能在過程中產生投資人心理難以承擔的負向波動,所以我們做股債搭配。
不要被這些後照鏡大師看似太有道理的話語所蒙蔽。實際上,這些人對於投資的未來毫無所知,只會用已經知道的事實,去貶低應對風險的正確方法(指數化投資與資產配置)。
投資要為未知的未來做準備,而不是看著後照鏡自以為已經掌握一切。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疫情那麼嚴重,本來就是要出清股票啊—你淪為後見之明的俘虜了嗎(Don’t Fall Prey to Hindsight Bias)
回憶與經驗塑造你的投資模式(Investment Stratigies Shaped by Recent Market Performances)
很像聰明的愚蠢(Don’t Second Guess Yourself)
“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的反智運用(Irrational Attitudes toward Financial History)
不笨的方法(In-Sample and Out-of-Sample Test)
常見的投資謬思—後照鏡最聰明(Rear Mirror, Rear Mirror, Who Is the Smartest Investor in the World?)
0050波段操作策略的根本盲點(Everything is So Easy with 20-20 Hindsight)
Labels: 投資概念
4 comments:
大家只看著大師開跑車名車就跟了,管他是看後照鏡還是精美的倒車顯示器...
認同,風險比機會重要
Sai
謝謝
只看到光鮮亮麗的表面就要追隨
還蠻危險的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