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基金2017年績效回顧1(Analysis of Taiwan Equity Funds Performance in 2017)—反向ETF形成的黑洞

本文回顧台股基金與台股指數化投資工具(包括基金與ETF)在2017的表現。首先,我們先看台灣股市在2017的表現:

指數
2017報酬率
加權股價指數
15.01%
加權股價報酬指數
19.52%
台灣50指數
14.37%
台灣50報酬指數
18.83%

在2017這年,有計入股息的加權股價指數,比加權股價指數多了4.51%的報酬。有計入股息的台灣50報酬指數,比台灣50指數多了4.46%的報酬。

假如你看到有人宣稱自己的投資成果勝過沒計入股息的加權股價指數,或是財經新聞跟基金業者宣稱基金勝過加權股價指數,這代表他們都選擇一個較弱的比較對手。

有計入股息的總報酬指數,才是投資這個市場的成績衡量基準。

加權股價報酬指數19.52%的報酬率,勝過台灣50報酬指數,這代表在2017這一年,台灣股市的中小型類股表現勝過大型股。在大型股表現相對較弱的年代,針對大型股的指數化投資工具表現會相對不佳。(詳細討論,請見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Dunn’s Law)

追蹤台灣50指數的ETF(譬如0050),就是大型股ETF。我們可以推測,2017這年,0050在台股基金中的排名會有向後移的傾向。

2017績效排名前十的台股基金如下表(不論類別):

基金
2017報酬率%
復華數位經濟
51.26
復華中小精選
46.73
華南永昌永昌
45.39
群益長安
44.88
華頓台灣
43.87
日盛上選
43.05
瀚亞菁華
42.88
聯邦精選科技
42.48
國泰臺灣加權指數單日正向2
41.37
瀚亞外銷
41.18

前十名基金表現相當不錯。在大盤報酬19.52%的年度,這些前十名基金都有單年40%以上的報酬。不過這些前十名基金,沒有任何一支在2016是前十名的基金。

在2016排名前十名的台股基金,在2017的排名如下表:


基金
2016排名
2017排名
元大台灣50單日正向2
1
19
安聯台灣科技
2
12
富邦台灣科技ETF
3
83
元大台灣卓越50
4
119
富邦台灣釆吉50
5
113
元大台灣ETF傘型之電子科技基金
6
97
台新主流基金
7
67
元大摩臺
8
121
台新中國通
9
22
富邦台灣摩根
10
123

2016排名前十名的基金,到了2017沒有任何一支留在前十名。即使是ETF也不例外。在2016排名前十名的幾支ETF,包括元大台灣卓越50、富邦台灣釆吉50、元大摩臺、富邦台灣摩根這四支ETF,在2017分別是第113到123的排名。

這個輪動反應的是大型股跟小型股的相對強弱。2016是大型股勝過小型股,所以以大型股為主的ETF,表現較好,排名往前。2017是小型股勝過大型股,對於以大型股為主的ETF不利,於是這些ETF的排名往後退。

利用大型股ETF來投入市場,本來就會有這樣的現象。

另外,2017排名最後十名的名單也值得一看。如下表:

基金
2017報酬率%
保德信第一
10.45
合庫台灣
10.01
保德信新世紀
9.53
元大多福
7.71
德銀遠東DWS台灣旗艦
6.79
凱基台灣精五門
5.81
新光創新科技
5.10
富邦臺灣加權單日反向一倍
-17.83
國泰臺灣加權指數單日反向1
-17.96
元大台灣50單日反向1
-17.96

這是2017表現最差的10支台股基金跟ETF。這個表格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我們從倒數第十名,也就是”保德信第一”逐行往下看。績效從10%、9%、7%一路下滑。

然後在”新光創新科技基金”與”富邦臺灣加權單日反向一倍ETF”之間產生了一個很大的落差,報酬率從5%,突然往下跳到-17%。一下往下掉22%。

槓桿與反向ETF發行後,該國基金排名表會產生一個很特別的現象。

假如沒有反向ETF的存在,像新光創新科技基金一年5.1%的報酬,落後大盤14%,大概可說是”主動投資的極限”。就是說,就算是選股再差,運氣再不好,一年落後大盤14%,大概就到谷底了。

但反向ETF可能直接製造出一個更可怕的谷底,在上漲近20%的年度,直接帶來負十幾趴報酬。

也就是說,比起選股錯誤可能帶來更可怕後果的投資行為,是擇時進出。在上漲的市場中,利用反向ETF,想要”做空”市場,結果是帶來虧損。這是嚴重的後果。

但這可能也是主動經理人的”救贖”。也就是說,這些名次倒數的主動型基金,可以不用擔心自己是最後一名,或倒數第二,這種難堪的排名。三支反向ETF直接把最後三名直接包辦了。

績效再爛,也爛不過反向ETF。

但這個事情也有另外一面。另一面就是,在台股下跌的年度,反向ETF可能帶來正報酬。在下跌的市場中,主動型基金假如能少虧就算擊敗市場了。但反向ETF可能會直接帶來正報酬,讓主動型基金全部望塵莫及。(註)

而這個事情對基金經理人的心理也可能會產生某種衝擊。想想看,假如你是後十名列表中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你會怎麼想?

你努力了半天,拿到遠遠落後市場的報酬,受投資人責難,在公司內部也不太好受。你要承擔這些績效數字的後果。

但那些反向ETF呢? 他們的經理人似乎沒有責任啊! 這個ETF的名字就明白告訴投資人,這是”反向”的東西。投資人是自己認為市場會下跌,才去買這些反向ETF。負報酬的責任,在投資人自己身上。

努力了半天,拿到落後市場的報酬,然後被投資人責難。
或是,直接提供反向與槓桿ETF,讓投資人利用自己的判斷與直覺來選標的。盈虧自負。

何者心理負擔比較小?

而且,怎樣賺的錢比較多?

元大台灣50單日反向1倍有718億的資產,每年1%的經理費。讓投資人自己去賭,然後收7億的管理費,這不是很好嗎?

我認為這對資產管理業界是一種負面的心理壓力。他們等於同時受到兩種ETF的擠壓。第一種ETF就是單純追蹤市場指數的ETF,它們的長期績效會證明主動經理人長期很難勝過市場。另一種ETF則是反向與槓桿ETF,它們會讓主動型基金業者發現,與其選股失敗被投資人責難,不如發行槓反工具,讓投資人自己去賭。

雖然我比較贊同用指數化投資工具參與市場,但希望國內的主動經理人與資產管理業者可以挺過這些槓反ETF所帶來的壓力,不要一味跟著發行這種短線擇時工具。因為這些東西,長久下來,恐怕很難帶給投資人實際的好處。


註:反向ETF,在全年下跌的市場中,不一定會帶來正報酬。在全年負報酬的市場,反向ETF也有可能會帶來負報酬。(相關討論可見:放空ETF與反向ETF的差異)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元大台灣50反1將執行反向分割,投資人該知道的事(Reverse Split of 00632R)

台股基金2018年績效回顧1(Analysis of Taiwan Equity Funds Performance in 2018)—順風跑得快,還是真的跑得快?

台股基金2017年績效回顧2(Analysis of Taiwan Equity Funds Performance in 2017)—在上漲的市場中賠錢

台股基金2017年績效回顧3(Analysis of Taiwan Equity Funds Performance in 2017)—中小型股類表現較好

台股基金2016年績效回顧(Analysis of Taiwan Equity Funds Performance in 2016)

台股基金2015年績效回顧(Analysis of Taiwan Equity Funds Performance in 2015)

台股基金2014年績效回顧(Analysis of Taiwan Equity Funds Performance in 2014)

台股基金2013年績效回顧(Analysis of Taiwan Equity Funds Performance in 2013)

台股基金2012年績效回顧(Analysis of Taiwan Equity Funds Performance in 2012)

台股基金2011年績效回顧

台股基金2010年績效回顧

台股基金2009年績效回顧

3 comments:

Alex 提到...

綠角

您的論述真是到位啊,非常感謝也祝福您。

我個人認為目前基金公司有兩種類型

1.有良心的,即創造優質服務,再跟客戶收取報酬。這種人在基金公司服務的朋友,在一段時間後會主動離職。
2.唯利是圖的人,會繼續幹下去。他們會創造很多話語來逃避,例如本基金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

至於基金公司股東及金管會,他們是天龍八部星宿派徒孫徒徒孫....。

台灣尚未有vanguard的業者。

非常感謝綠角也祝福您及與綠角同行的朋友們。





綠角 提到...

謝謝Alex的分享~

綠角 提到...

的確不少人是把投資當娛樂
從中得到賭博般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