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薪資與其他台灣受薪者相比,是高或低呢?(Salary Ladder in Taiwan)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對於想知道自己的全年薪資所得,在台灣受薪者中落在什麼位階的人,行政院主計處有一個名為薪情平台的網站,可以很快得到答案。

下圖就是一個範例。

輸入全年總薪資60萬,與”全體受僱員工”相比,年度選”112”年。再點”確認送出”。

在呈現答案之前,網站會說明全年總薪資包括經常性薪資(含本薪、每月津貼等)及非經常性薪資(像年終獎金、年節獎金、績效獎金及加班費等)。但不包括投資所得。也不包括雇主提撥的保險費與退休金。

統計對象則是工業及服務業僱用之領薪員工。但不包括農林漁牧業、政府機關、小學以上公私立學校、宗教等行業僱用之員工。

結果如下圖。

垂直軸代表該收入等級的人數占比。水平軸從左到右代表愈來愈高的薪資所得。剛才輸入薪資60萬,就剛好落在很貼近D6的位置。上圖D1到D9代表的數字如下表:

十分位

全年總薪資 ()

D1

31.6

D2

36.8

D3

41.3

D4

46.5

D5

52.5

D6

60.1

D7

72.0

D8

91.7

D9

127.9


表中D1,31.6萬的意思是,所有統計的受僱者,有10%,在2023年的全年總薪資在31.6萬以下。

D2,36.8萬則代表,有20%的受僱者,全年總薪資在36.8萬以下。

D5是52.5萬,就是有一半的受僱者,全年總薪資低於這個數字。D5就是中位數。

D6是60.1萬。所以剛才的例子,全年總薪資60萬,可以說大概超過60%的受僱者,落後40%的受僱者。

最後的D9,127.9萬則代表,假如你在2023的全年總薪資超過127.9萬,那麼你在受薪者當中,已經是前10%的族群。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年薪資達127.9萬以上,是受薪者當中的前10%,不是所有台灣有收入的人的前10%。

有些人不是受僱者,他可能是夜市裡面鹽酥雞攤位的老闆。每天晚上門庭若市,通常要排隊才買得到。

有些人沒在工作,但有一個黃金店面在出租。每月幾十萬台幣的租金入帳。

或者這個人有在工作,他也是上述統計中的一員,但他已經五十幾歲了。幾十年的工作累積了頗有份量的金融資產。市場好的時候,每年的投資收入可以跟工作所得一樣或更高。

非受薪者加進來,跟有在工作但有其它收入的人,把其它收入加進來。會造成高所得者變更多。

所以要談特定收入在全台灣有收入的人中的相對排行,要比主計處網站的數字再更保守一點估算。

另外這個網頁還可以讓使用者選擇跟不同年齡範圍的受薪者進行比較。

台灣不同年齡區間的受僱者,其全年總薪資的中位數與D9整理如下表:

 

全年總薪資 ()

年齡區間

中位數

D9

不到25

37.6

59.1

25-29

50.0

96.1

30-39

55.7

121.3

40-49

59.4

143.7

50-64

55.8

148.3

65歲以上

42.4

112.2


這個表可以看到幾個有意思的現象。

首先,年齡愈高,所得愈高。退休後,再開始下降。

譬如全年總薪資中位數,不到25歲是37.6萬,到25-29歲之間,提高為50.0萬,到40-49歲到達高點59.4萬,然後開始下降。

D9,就是超過這個數字,就是該年齡層全年總薪資前10%的族群。從不到25歲的59.1萬,到25-29歲之間,提高為96.1萬,到50-64歲到達高點148.3萬,然後開始下降。

再來,中位數薪資與D9薪資,隨年齡漸增,兩者差距愈大。

不到25歲的受僱者,全年總薪資中位數是37.6萬,D9則是59.1萬。差距21.5萬。

40-49歲的受僱者,全年總薪資中位數是59.4萬,D9則是143.7萬。差距84.3萬。

這個趨勢也可以從圖中看出。

下圖是不到25歲的受僱者,全年總薪資的分布。
可以看到D1到D8就很緊密的排列在50萬的左方。很多年輕人收入都不高。收入高跟收入低的人,差距不大。

下圖則40到49歲的受僱者,全年總薪資的分布。
可以看到,整個分布向右擴展開來。高所得的人變多了。D1到D8的散布變的很廣。

也就是說,在年輕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不用非常在意在這個年齡層,你的薪資是高或低。在這個階段,高收入者也不會高出太多。

更重要的地方在於,這份工作是否能讓你學到東西,培養能力,讓你在日後的人生旅途,爬到高薪資所得的位階。40歲之後的高薪資,才會拉開令人很有感的差距。

另外可以看到,高薪資所得者的高峰年齡較晚。D9的高峰是50-64歲。D5,的高峰在40-49歲就達到了。D1的高峰也是在40-49歲。

這代表,假如要達到更高的薪資所得,能做的久是一個關鍵。

這通常不會是一個高度要求體力的職業,因為幾十年下來,人的體力會逐漸衰退。體力活比較不容易做很久。

這很可能是比較需要動腦的行業,譬如管理職或是高度專門技術。只要大腦還行,能掌握這些Know-How,就可以一直做下去,還有持續精進的可能。

不要在一開始進入職場就選當下高薪,但很難學到東西,日後成長有限的工作。

想想幾十年後的狀況。選擇一個假如你想要的話,可以做到五十歲以上的工作。

受薪者假如想要為自己帶來高所得,不能只顧當下,也需要看長看遠。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台灣高薪者與低薪者十年來差距的變化(Growth of Salary in Taiwan)

在台灣,教育對薪資收入,到底有沒有用(Education Level and Salary in Taiwan)

台灣財富梯級現況—你位在那一階呢?(Wealth Ladder in Taiwan)

“3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讀後感---尋求工作保障,不如追求能力保障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讀後感1---薪水陷阱

“大人學破局思考”讀後感---職場與人生,你該掌握的重點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