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薪者與低薪者十年來差距的變化(Growth of Salary in Taiwan)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行政院主計處的薪情平台的網站,可以查到從民國101年(2012)到民國112年(2023),每一個年度的全年總薪資分布。

譬如下圖是2012的全年總薪資分布。

全年薪資60萬,在當時超過70%的受薪者。

下圖則是2023年的狀況:

一樣60萬的收入,12年過後,會變成只超過60%的受薪者。

這樣看來,台灣的薪資是成長的,那到底成長多少呢?

十分位

2012
全年總薪資 ()

2023
全年總薪資 ()

D1

23.2

31.6

D2

27.6

36.8

D3

32.6

41.3

D4

38.3

46.5

D5

44.2

52.5

D6

50.9

60.1

D7

60.1

72.0

D8

73.3

91.7

D9

101.0

127.9

上表整理了2012與2023全年薪資所得的D1到D9。看來,從低到高,各種薪資層級,全都提升了。譬如D1從23,2萬提高到31.6萬。D9從101萬提高到127.9萬。

但是這十幾年間有通膨,扣除通膨之後,薪資仍有成長嗎?

從2012年底到2023年底這11年,台灣累積有13.7%的通膨。

也就是2023年底的113.7元,才有相當於11年前,也就是2012年底當時100元的購買力。

所以必需將2023的薪資所得,換算成2012的錢,才能看出薪資所得的實質的變化。換算後如下表:

十分位

2012
全年總薪資 ()

2023
全年總薪資 ()

實質成長率

D1

23.2

27.8

19.8%

D2

27.6

32.4

17.2%

D3

32.6

36.3

11.4%

D4

38.3

40.9

6.7%

D5

44.2

46.2

4.4%

D6

50.9

52.8

3.8%

D7

60.1

63.3

5.3%

D8

73.3

80.6

10.0%

D9

101.0

112.5

11.3%

(單位皆為萬台幣,都是2012的錢)

這個表格透露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

首先可以看到,這11年來,薪資成長幅度最高的,是薪資較低的那30%族群。

D1成長19.8%。D2成長17.2%。D3成長11.4%。這是表格中三個最高的實質成長率。

(再複習一下,D1指的是全部統計者中,有10%的人,薪資低於這個數字。D2則是全部統計者中,有20%的人,薪資低於這個數字)

這可能是因為低薪資所得者會被認為較需要照顧。所以政府持續的不斷提高最低薪資。從2012年一月1日的18780元,到2023年一月1日的26400。名目成長40.6%。扣除通膨後,實質成長23.6%。

第二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第四與第五高的成長率發生在D9與D8,分別是11.3%與10.0%。

這可能是高薪資所得的工作者不斷的提高能力,探索職涯可能,往上探尋更高的薪資。或者所處的產業剛好遇到景氣榮景,造成薪資明顯提高。

全年總薪資最沒成長性的,就是中間收入族群。D4到D7這十一年來的年薪成長都不到7%。最低的成長發生在D6,只有成長3.8%。

這或許可算是一種個人的”中等收入陷阱”。薪資落在中間的族群,反而成長性最低。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D1雖然成長率最高,達19.8%。但其一開始也只有23.2萬,所以成長後的數字是27.8萬。

D9雖然成長率沒那麼高,是11.3%。但一開始是101萬,所以成長之後來到112.5萬。

在2012,D1落後D9,77.8萬。到了2023,D1落後D9,84.7萬。

台灣貧富差距的真相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到,以家庭資產淨值來看,台灣貧富差距是擴大的。

以薪資所得來看,台灣也是高所得與低所得者差距金額擴大。

在台灣薪資收入相對較低的人,或是身處淨資產較少的家庭,與高薪者與高資產家庭相比,這十幾年來會覺得落差愈來愈大。

搭配上社群媒體的興起,讓人很容易可以看到其他人似乎有著比自己好很多的物質生活。

這種落差感,有時會令人心生不平,覺得別人憑什麼。或是讓人想要奮力一搏,認為別人行,我當然也行。

收入與財富差距帶來的心境與行為,會成為台灣社會愈來愈明顯的脈動。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你的薪資與其他台灣受薪者相比,是高或低呢?(Salary Ladder in Taiwan)

攀爬台灣財富階梯需要多高的資產報酬率?(Required Rate of Return to Climb Wealth Ladder in Taiwan)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