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五種財富》(The Five Types of Wealth)讀後感2—達到富有的關鍵

(想要瞭解退休階段如何以總報酬帶來退休所需的現金流。而且生活費可跟上通膨,維持生活水準。單靠配息來支應生活費會有怎樣的風險。同時瞭解遇到負面狀況要做出怎樣的調整。歡迎參加”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想深入掌握債券,瞭解央行利率政策與債市殖利率的關係、投資組合中該使用那種債券為宜,去冒信用風險與利率風險是否值得,如何看懂債券報價,進行比價,歡迎參加《全新》債券啟示錄)

(想瞭解如何以資產配置的方式,針對個人投資目標與風險忍受度,建構與執行資產累積階段的投資組合,長期參與市場。不僅可達成財務目標,也不會帶來自己所無法接受的短期嚴重下跌,歡迎參加”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想對美國ETF有系統性的瞭解,瞭解其運作原理、投資策略,與挑選ETF時比較的重點,買賣應注意事項,學會自行查詢英文網站的重要相關資訊,歡迎參加ETF關鍵報告)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人生的五種財富將金錢財富放在最後,但我認為這是五種財富中需要第一個處理的。問題不是我們對於金錢關注不夠,而是太過關注,投入太多資源,嚴重排擠其它四種財富。

講到金錢財富,一開始作者就講”足夠”。

馬克.吐溫曾說過:

“It isn’t what a man has that constitutes wealth. No – it is to be satisfied with what one has; that is wealth”

“不是一個人擁有的東西構成財富。而是一個人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那才是財富。”

這句話的核心意義就是,富有是一種心態,一種知道自己已經擁有足夠的物質與金錢的情境。

有錢不是擁有特定數量的錢或資產。將重點放在這上面,最大的危險就是永遠覺得不夠,一直想著再多一點會更好。

要把追求財富的投入,蓋上蓋子,設定上限。你才會有資源與時間,去追求人生的其它四種財富。

富有其實是一個等式。左邊是你擁有的資產,右邊是你的期待。

太多人在追求金錢時,把重點全放在左邊。但其實,右邊,你的期望,是一個同等重要,也需要被管理的面向。

核心重點在於,如何讓自己的期望不要無止盡的膨脹。

作者建議的方法是想像一個”足夠的生活”(Enough Life)。由幾個實際面向組成:

你住在那裡
你擁有什麼
你跟最親近的家人在做什麼
你專注在什麼事物
你有多少的財務緩衝

住在那裡,擁有什麼,這是物質財富上的目標。這些想像,讓我們的期望固定下來。十年、二十年之後,你達到這個目標,你就知道已經達到多年前的期待。

設定一個生活場景,而不是只看金錢數字。只看數字,很容易走上”愈多愈好”之路,會變成無法停止的追尋。

而” 你專注在什麼事物”,則是一個核心問題。

工作仍是你的生活重心嗎?

假如工作仍占據生活的大部分,理由是需要更多的錢。那恐怕你還沒達到足夠的境界。

但假如你做這份工作,是因為從中得到的滿足與成就。錢,你已經夠多了。再從工作中得到的錢,只是附帶的。那你比較像是已經達到”夠了”的境界。

或者,你專注的根本不是工作,而是你真正喜歡的事物,會或不會帶來金錢收入也不重要。那是已經擺脫金錢的束縛。

”足夠的生活”與自己現況的差別,就是我們管理自身財務,需要達到的目標。

這不是一本專門的個人理財書籍,但內容已經掌握到重點面向。個人財務就三個重點:

收入
支出
投資

這三方面,分別要注意那些面向。如何擴大收入,管理支出,合宜投資,都有專章討論。

人生的五種財富的好處之一,就是不會只講大方向,實際如何執行也有完整論述。這讓它成為一本實用的書籍。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人生的五種財富》(The Five Types of Wealth)綠角推薦序—金錢之外,你更該注意的人生財富

《人生的五種財富》(The Five Types of Wealth)讀後感1—除了金錢,你必需顧及的其它四種財富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aving for Retirement”讀後感1---沒有耐心、沒有財富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