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的基礎(The Foundations of Asset Allocation)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採行資產配置這個投資做法,立足於三個重要的理由。

第一,讓自身財富具有成長性。

絕大多數人的工作所得是以現金支付。時間到了,就看到這個月的薪資匯入銀行帳戶。

現金,短期穩定,馬上可用,是大多人最熟悉也最常使用的金融資產。也是大多人最一開始關於”財富”的體驗。

但是,不能停止於此。假如日積月累,你不斷的將自身工作所得,都一直以銀行帳戶內的現金持有的話,會有非常嚴重的機會成本。

首先,你會對通膨沒有抵抗力。一年3%的通膨,你戶頭中本來的一百萬,到了下一年,會剩下約97萬的購買力。你就交了約三萬的”通膨稅”。

那戶頭有一千萬的人要交多少通膨稅呢?

再來,你會放棄資產成長的機會。

譬如你有一千萬,你可以選擇放在銀行,你也可以做風險投資,譬如投入股市。

假如某年股市上漲,單年報酬10%,這一千萬就可以為你帶來一百萬的獲利。遠遠高過銀行帳戶的利息。

資產配置的最基本出發點,就是不要完全以現金持有資產,你要將自己的財富分散給不同的資產類別。有的在股市,有的在債券,有的在房地產上面。這些風險資產的短期表現不像現金那麼穩定,但長期下來有機會帶來勝過通膨的實質成長。

這就是資產配置的首要理由,要持續的持有不同的資產。

執行資產配置的第二個重要理由,在於相信,短期金融市場的難以預測。

有人會以”完美”為目的來進行投資。

譬如他投資股市,他希望自己參與到大多上漲,同時躲過大多下跌。他要參與到好的部分,躲掉壞的部分。

實際經驗可以證明,這是太美的夢想

風險資產的意思就是,持有的期間,你會同時體會到它的報酬與風險。

風險譬如像2008,一家接一家大型金融機構倒閉,跌到失去希望,跌到大家都說要離開市場。譬如像2020二、三月,疫情全球散布,各種負面消息滿天飛。大家都說,股市這次要完蛋了。

報酬譬如像2013,美國股市一年漲33%。或是像台灣股市,2021一年漲27%。一年之內,投入的資產成長三分之一。那種讓你會後悔當初怎麼不多買一點的可觀報酬。

在你持有的期間,你會有前者,也會經歷後者。你不能只拿好處。

資產配置會設定一個符合個人目標與風險忍受度的固定比率,然後就按此執行,堅持下去。

這不是不懂變通的表現。而是體會,想去機動調整,試圖創造更大的好處,減少負面場景,往往是適得其反。

資產配置的第三個理由,在於投資組合整體更好的報酬與風險特性。

這是資產配置最違背直覺,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部分。

重點就是,兩個資產加在一起,可以達到比使用單一資產,更高的報酬或更低的波動。

譬如股債搭配,有機會達到勝過100%股票的報酬率,或是達成比100%債券更低的波動風險。
(這在”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程有完整的說明與範例)

這個作用的基礎在於兩個資產之間的低或負相關性。但這個概念也形成一個資產配置的陷阱,就是追求完美的負相關。

譬如有人問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不用正向ETF搭配反向ETF來做資產配置,這樣不就是完美的負相關嗎?”

可是,這樣變成正負相抵,沒有報酬耶。

做資產配置的首要理由是本文一開始提到的,資產成長。

不是完美負相關,然後資產沒有成長。你不是為了相關性做投資,你是為了資產成長做投資。

所以我們會選本身具有長期成長可能的資產,譬如股票、債券。然後利用這兩者之間的低或負相關性,達到一個更好的投資組合整體效果。

不少人對於股債出現正相關覺得相當驚奇。

可是仔細想想,股債可以在長達二三十年的期間,長期向上。兩個都會長期向上的資產,之間出現正相關,其實完全合理。

只是對於同步上漲的正相關,大多人會欣然接受。對於同步下跌,許多人就同聲譴責。

其實並非一定要負相關才會有用。假如某一年,股票跌20%,債券跌5%。雖然是同跌,但兩者加總,還是會明顯緩合股市的下跌損失。

而這正是2022年的情形。

總結來說,採用資產配置有三大出發點,資產成長、短期市場表現難以預期、更好的投資組合特性。

假如一位投資人認同這三個出發點,那麼採行資產配置會是直接與明顯的選擇。

這也是一個理解市場現實與投資原理之後的明智選擇。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各債券類別2022上半年表現總整理---資產配置真的失去效用了嗎?(What If Bond and Stock Move in Tandem)

資產配置投資組合在2020市場大幅波動中的實際效果(Asset Allocation in Turbulent Markets)

“資金少不需要資產配置”,背後的根本心態 (The Reason Behind a 100%-Equity Portfolio)

“不做再平衡,績效比較好”,事實或迷思?(Rebalance to Keep Risk at Check)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