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er, Wiser, Happier讀後感2---不要想做對賺大錢,而是要避免重大失誤
但事情不是一直如此平順。書中提到他在90年代的經歷。
到了1997,這位經理人已是投資界的成名人物。十幾年來表現相當好,表現最差的年度是1990年-1.3%的損失。
到了1997,他覺得美國科技類股已經太貴了。他覺得不合理。
當時大多經理人假如對某產業有所懷疑,會減輕持股。他不一樣。他是完全不持有科技類股。
下場很慘。在科技類股連續上漲,每年賺二、三十趴時,他的績效嚴重落後。
投資人懷疑他。同事嘲笑他。上司想把他開除。
在基金業,下跌時基金跟著一起跌,還不會遭到如此責難。但市場大漲時,你沒有跟著漲上去,那是罪大惡極。
Eveillard說:”落後一年,投資人不安。落後兩年,投資人生氣。落後三年,投資人離開。”
投資人也的確離開了。他管理的基金資產總值少掉七成。
大家說他不行了。基金董事會認為:”你怎麼會看不到大家很簡單就能看到的,就是要買科技類股啊。”公司上司說:”他已經有點老了”。
連他都開始自我懷疑,想說:”是不是我真的已經喪失看出投資機會的能力?市場是不是已經變得跟之前完全不同?”
後來母公司在1999十月把基金業務售出。然後市場在2000年開始下跌,網路科技泡沫破滅。
他的基金開始連續三年遠勝過市場的成績。掌聲與鼓勵蜂擁而至。Eveillard得到2001年度晨星國際基金經理人獎。2003得到晨星終身成就獎。
投資人就跟市場一樣說變就變。特點,只根據最近的過去來評論。
市場上漲時,許多投資人就說投資全部買股票就好,要借錢投資,要買兩倍或甚至三倍單日正向基金。市場大跌時,就說現金為王。
像去年,TQQQ這個標的很常被提到。它是單日三倍NASDAQ 100指數ETF。在2019、20,21分別有133.9%、109.9%與82.3%的報酬。
不少人似乎覺得,投資美國何必買VTI這種全市場工具。美國上漲是科技類股帶來的,就集中科技類股加上三倍,才會有高獲利。
然後今年到目前為止,TQQQ虧損35.6%。那些鼓吹TQQQ的人,又再次像冬雪到了夏天一樣,消失不見了。沒有人推薦,也似乎沒有人從中遭受嚴重虧損。
(這跟我在本月稍早的文章"台股基金2021年績效回顧1(Analysis of Taiwan Equity Funds Performance in 2021)—大型股指數化投資工具也可能明顯落後市場",提到的現象完全相同。2021年初許多人推薦台股只要買台積電就好。然後2021全年,台積電表現落後大盤。現在就沒人在講。很多信誓旦旦的投資專家,恐怕只是後照鏡大師。)
假如這位經理人屈服於當下的評論,大家說科技類股好,就跟著買進。那他不會有今天的名聲。
同樣的,做為一個投資人,假如你就遵從這些網路上的眾人建議。你恐怕很難有個成功的投資過程。
投資不是一個追求短期勝出的過程,而是一個追尋長期生存的遊戲。
投資的重點不是現在要買什麼才對,而是要避免重大投資錯誤。
不是透過贏而贏,而是利用不輸而贏。
不是想投資什麼,而是該避免什麼。
Eveillard的繼任者也維持相同的投資哲學。他把全球市場當成一整塊大理石原料,他自己是雕刻家,要雕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他要去掉的,就是會為投資組合帶來弱點與脆弱性的部位。
藉由去除來做出投資組合。而不是藉由買進來做出投資組合。
他借用生物學的概念,99%曾存在的物種後來都消失了。股市也是一樣。大多曾經存在的公司,後來都會淡出或消失。
所以他會優先保留在變動的環境中相對具有抵抗能力的公司。書中列出了一些公司範例。
其實有個更簡單的選擇,那就是整個市場。單一公司來來去去,股票有漲有跌。但整個市場是持續存在的。
全球市場也是會漲會跌,但它不太會”滅種”(除非外星人入侵)。在變動中,投資全市場,就是一個可以避免個人財富隨著單一公司嚴重減值或是整個消滅的選擇,一個把重點放在存活下去的選擇。
投資不需要一直想著做什麼才對。而是要避免重大錯誤。
投資該避免重大錯誤。譬如押單一公司結果買到地雷股、自以為可以預測市場然後在下跌中毫無防備,借錢投資遇到Margin call沒錢可補,被強制賣出實現損失。
基本上,不要犯下這些致命的錯誤,讓自己的投資可以一直持續下去,你就是走在一條可能帶來豐碩成果的投資路上。
全球分散的全市場指數化投資,就是一個可以避免重大失誤的穩健投資策略。
後記:本書的中譯版是:《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投資大師奉行的致富金律》
電子書連結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Richer, Wiser, Happier讀後感1---投資哲學,人生態度
Richer, Wiser, Happier讀後感3---有品質的投資與人生
Richer, Wiser, Happier讀後感4---習慣的力量
Winning the Loser’s Game讀後感---投資的重點在不要輸,而不是如何贏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讀後感---防禦投資的兩個層面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