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全委保單與保險全委帳戶,你該知道的事1—幾乎註定的績效低落
過去投資型保單連結的投資標的往往是基金,高收費的境外基金。
基金本身的高費用,再加上保單本身的成本與付給銷售人員的佣金,造成這類保單對資產累積相當不利。
值得留意的是,近年台灣保險業界開始出現與流行的’類全委保單”。
這種投資型保單,不是直接把基金作為讓保戶選擇的投資標的。而是把”全權委託帳戶”作為投資選項。
譬如我們以國泰人壽發行的”真月月有利變額壽險”作為例子。其連結的投資選項如下表:
(2020九月資料)
畫藍線的地方則可看到,這三個全權委託帳戶名稱分別是聯博全球成長收益型、摩根多重趨勢收益組合、施羅德多元資產成長增值型。
全權委託帳戶的意思是說,放在這個帳戶的錢,就由該資產管理公司全權負責投資運用。保險公司與資產管理公司之間,是全權委託關係。
投資人買進這種保單,等於是委託保險公司,再全權委託資產管理公司。所以稱”類全委保單”。不是投資人直接委託資產管理公司,是透過保險公司委託資產管理公司。類似於全權委託,所以叫"類全委"。
而且譬如像這張保單,投資選項就只有用於停泊現金的貨幣型基金跟全委帳戶。就這兩種。沒有其他選項。如下圖:
這些全委帳戶是怎樣的狀況呢?
譬如”摩根多重趨勢收益組合”這個全委帳戶,在保險公司網頁可以查到以下資料:
從”投資標的”一欄可以看到,這個帳戶不是替投資人去買股票與債券,是去買其他境外基金ETF。(其實是以境外基金為主)
帳戶經理費是1.7%。也就說,保戶透過這個全委帳戶投資,不僅會被收取帳戶本身1.7%的經理費,還要交基金的內扣費用。是雙重的高收費。
而且請注意,這個帳戶收取1.7%的費用率,替投資人管理一個股債搭配的投資組合。如下圖:
這是一個全球股債分配的投資組合。股票部位就分成美國、歐洲、亞太與新興市場。債券分成政府債、新興市場債、高收債與企業債。整體股債比是64:36。
一般境外基金界的”高收費慣例”,是股票型基金經理費1.5%,債券型基金0.75%。(這是經理費而已喔,內扣總開銷到達2-3%以上者,所在多有。) 這個全委帳戶,不論是六成的股票部位,或是近四成的債券部位,全部向投資人收取1.7%的超高費用。
而且這個帳戶還不用分析公司財務或政府信用,來挑選股票與債券。它就是替你選現成的基金組成投資組合。
這樣一個青年旅館等級的陽春服務,資產管理公司收取五星飯店等級的收費。有多少資金在享受這樣”高級的服務”呢?
從圖中的”帳戶規模”可以看到,是5.65億美金,近150億台幣。這些錢的主人在付出這樣的高費用後,日後出國恐怕必須拮据的在一、兩星飯店中做選擇,而賣出這些產品與經營這個帳戶的從業人員,因為豐厚的收入,則可以入住五星飯店。
這會不會太諷刺了?有甚麼必要這樣大方出讓自己的資產讓別人享受呢?
自己的資產,該為自己服務啊!
這個帳戶主要投資的基金如下表:
可以看到除了第三大持股是一隻低成本的標普500 ETF之外,其他都是境外基金。而且沒有意外,摩根的帳戶投資的就是摩根的基金。
但這種”肥水不落外人田”的運作方式,等同這個帳戶的管理者就說:
”OK,我需要幾個標的,分別投資美國股市、歐洲股市、日本股市、全球高收債、與全球政府債。我們公司針對這些市場分別有發行哪些基金,名單給我,我就是選這些標的。”
請問,這還需要選嗎?就是那幾支基金啊。這樣的”服務”,跟你收每年1.7%。
1.7%是帳戶本身的收費。它投資的基金當然還有收費,如下表:
標的名稱 |
比重 (a) |
內扣總開銷 (b) |
加權總開銷(a*b) |
|
1 |
摩根美國智選基金A股 |
16.99% |
1.68% |
0.29% |
2 |
摩根環球企業債券基金I股 |
14.24% |
0.51% |
0.07% |
3 |
iShares Core S&P 500 ETF |
11.31% |
0.03% |
0.00% |
4 |
摩根美國全方位股票基金A股 |
11.02% |
1.69% |
0.19% |
5 |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I股 |
10.33% |
0.56% |
0.06% |
6 |
摩根亞太股票基金I股 |
6.76% |
0.96% |
0.06% |
7 |
摩根環球政府債券基金A股 |
5.55% |
0.60% |
0.03% |
8 |
摩根歐洲基金A股 |
4.58% |
1.28% |
0.06% |
9 |
摩根歐洲智選基金I股 |
3.76% |
0.66% |
0.02% |
10 |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I股 |
2.79% |
0.96% |
0.03% |
前十大標的個別比重加起來達整個投資組合87%。加權總開銷,是0.81%。
這個帳戶由於本身算是個法人,所以有些基金買的是內扣費用比較便宜的法人級別。但一年0.81%的成本,仍是很高的收費。要投入這些市場,透過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可以達到的費用等級是表格中的紅色數字,那種每年千分之幾或甚至萬分之幾的費用率。
也就說帳戶管理費1.7%,加上它所投入的基金每年0.81%的費用,一年就可以吃掉2.5%的資產總價值。
假如這個投資組合,一年的整體自然現金配息率也就剛好是2.5%的話。一年2.5%的費用率,會把配息全部吃光。投資人等於為這個所得,交出100%的”稅率”。不過不是政府課稅,是基金公司”課稅”。
假如政府收40%、50%的所得稅,就會讓人民受不了了。金融業者可以對配息所得收取高達100%的”稅率”,還有上百億的資金毫無所覺得投入其中。
複雜收費模式成的理解困難與業者的努力掩飾,不能不說是”效果宏大”。
這個高額收費也沒有意外的,對績效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到2020八月31日為止,這個帳戶的五年累積總報酬是31.97%。(含撥回報酬率)
簡單投資全球股市的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VT,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10.22%,累積總報酬62.67%。中期美國公債ETF,IEI,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3.27%,累積總報酬17.45%。
簡單的以股債比60:40計算,總報酬約是44.6%。遠遠勝過這個管理帳戶31.97%的報酬。(註)
而且VT+IEI的投資組合還在兩個地方讓步。第一個是債券部位全部是高評等公債,完全不用像該帳戶還去承擔高收債與新興市場債的信用風險。第二個就是股債比是60:40。這個摩根帳戶的股債比是64:36。
摩根全權委託帳戶,高風險資產比重較高,低風險資產部位也去冒更多的風險,聘請了一位全權帳戶經理人,還有十幾個專業基金經理人,努力了五年的成果是:
”更高的風險與更低的報酬。”
這種做法似乎是一個慣例。譬如我們看國泰人壽委託聯博的全球成長收益帳戶。如下圖:
也是帳戶管理費就收1.7%。然後有高達44億美金的資產,也就是1200億台幣在”享用”這個服務。
前十大投資標的也多是自家公司的高費用境外基金。只有三支是費用較低的ETF,但這三隻ETF的比重加起來也不過是11%。
聯博帳戶三年累積總報酬是10.28%。
全球股市ETF,VT,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8.74%,累積總報酬28.58%。高評等美國公債ETF,IEI,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4.24%,累積總報酬13.27%。
簡單固定股債比60:40計算,總報酬約是22%。遠遠勝過聯博帳戶10%的報酬。其實光是全部投資美國公債,13%的累積報酬就贏過這個帳戶了。
然後聯博的說明單張上還寫著這樣的”帳戶特色”
第二點:動態資產配置,獨家資產配置策略,因應市場變化,靈活調整。
獨家?靈活?
完全不是獨家,一點也不靈活的固定股債比60:40,就贏你了耶。
表面話講得漂亮,實際成果難看。似乎是主動資產管理界一種很難避免的尷尬。
透過這類帳戶投資,投資人幾乎可以確保自己將付出更高的費用,然後拿到更差的成果。
問題在於,那到底為什麼這些東西還可以大賣特賣,有那麼多保戶買進?
註:一個股債比60:40的投資組合,真實的五年累積報酬,不是股票部位的累積報酬*0.6加上債券部位累積報酬*0.4來計算。這只是一個約略估計的方法。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類全委保單與保險全委帳戶,你該知道的事2—拿自己的錢做配息,不是獲利
存股概念保單,你該知道的事(Discretionary Investment Policies with High Expenses)
目標到期債券保單,你該知道的真相(Insurance Policies Linked with Defined-Maturity Bond Funds)
多方失誤的保險公司---南山人壽業務代刷信用卡與ETF交易案
變額年金險費用解析—實例1(Analysis of Variable Annuity Fees and Charges)
還本型保險真的有保本嗎?(“Return of Premium Doesn’t Mean “Return of Buying Power”)
Labels: 保險
7 comments:
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感謝分享
以追求公司獲利的觀點來看是正確行為
但傷害客戶的作法,恐怕難以長遠啊~
兩個分開的確是比較好的做法
看到這個資金規模,只能說普遍台灣民眾的理財知識還是很落後,才會落入業務員精美的話術陷阱中!
真的是很多資金落入這個高費用陷阱中~
問題是~很多業務員也不懂~亂推銷~能推銷成功就好
的確
成交至上
對業績好
但對客戶和業務
真的好嗎?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