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專業,正是適才適所的產業?(A Profession That Needs No-Profession)
上週,“靠邀”讀後感的臉書讀者回應中,有一則留言讓我很有感觸,寫成這篇文章。
在看到” 沒有專業,正是適才適所”這個標題,覺得荒謬之前。我們先看一下一組假想場景。
有一天,有家醫院在進行新進醫師甄選:
口試醫師問新人:
“請問腸胃潰瘍一天出血量達人體總血量2%,會不會造成貧血?”
新人:
“不會。只要人夠強壯,這2%的每日出血量很容易可以補起來啊!”
口試醫師又問:
“請問你認為是否可以在麻疹流行時離開疫區、小兒麻痺流行時遠離疫區,就可以避開這些疾病?所以都不用注射疫苗?”
新人:
“對啊。就離開疫區就好了。這樣也不用跟對疫苗有疑慮的家長解釋半天了。”
會談結束後,口試醫師互看一眼,心想:
“這個人醫學系有畢業嗎?”
我們再看另一個場景。
有一天,一家基金公司(或基金行銷業者)在進行新人甄選:
口試委員:
“請問每年2%的基金內扣費用是否根本不需在意呢?對於約翰柏格窮其一生不斷強調費用對投資成果的重要性,還有1%的成本會造成終點價值嚴重減損的事實,你覺得如何?”
新人:
“對啊,投資何必在意這一兩趴的小錢呢。績效好才重要啊。還有,你說的那個約翰柏格是誰啊?”
口試委員:
“請問你是否覺得你可以在醫療產業大漲前,就建議客戶投資醫療產業。在能源產業大漲前,就建議客戶投資能源產業?持續的為客戶帶來好成績嗎?儘管金融史上從來沒有人可以成功辦到。”
新人:”
“對啊,這就是我進入這個行業,要努力為客戶達成的事。”
口試委員:
“請問你是否知道,某特定市場,整體主動投資人在扣除費用成本後一定會落後指數化投資人?你還要推行主動投資工具嗎?而且就算有主動型基金勝過市場,也無法事先看出嗎?”
新人:
“這對我不是問題,我一定可以從事主動投資勝過市場,或是事先替客戶挑出未來勝過大盤的基金。”
會談結束後,口試委員互看一眼,心中想:
“這個人雖然缺乏基本投資知識,而且不知天高地厚。但他錯誤的想法與知識,與毫無自覺的態度,用來銷售高費用主動型基金會是非常好的媒介。我們要錄取他。”
當大多行業,缺乏專業是一種失格。在金融業,有時候沒有專業卻是一種合格,大大加分。
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你以為上述場景是假想的笑話嗎?
我們回頭看那則讓我很有感觸的留言:
很謝謝這位朋友以從業人員的身份,寫出這樣一則令人醒思的留言。
這段文字如實反應台灣基金業界的生態,就是不斷賣,一直賣。
客戶已經有投資的,請他”停利”,再換成其它標的。或採用某種”母子基金”投資法,把某支基金生出來的錢,再投入其它標的。
還沒投資的客戶,就不斷用各種當下新聞熱門主題,請他追逐熱門基金(或說是買在高點)。
基金內扣費用成本太高?不是問題。
基金其實是在追逐當下熱門主題?不是問題。
基金之間換來換去,就是一直累積手續費成本?不是問題。
這些都不是問題。因為都是花投資人的錢。而投資人花的錢,就是業者的收入。
你有專業,有道德的話,你做的下去嗎?這就是為什麼留言者說留在業內是一種折磨。
沒有道德沒有專業的人,在這種環境會如魚得水,適才適所。
金融業者不僅以這種沒有專業沒有道德的方式”服務”投資人,在網路發達的年代,他們也利用這個管道宣傳他們的理念。
你很容易就可以在網路上,在臉書上,看到某些台灣金融從業人員,以一種反智與缺乏基本金融知識的方式在宣傳錯誤投資觀念(譬如:費用不重要,可以事先選到勝過大盤的基金,可以事先預知未來那個產業或資產類別表現好)。
以嘲笑的態度,面對正確財經知識。態度輕浮,譁眾取寵,只講一些還看不出問題所在的投資人想聽的東西。
這些人,很可能就是經過這樣一個”甄選流程”,進入金融業的。這種人,是金融服務的負數。
一個產業要經歷怎樣的發展,才會變成沒專業才是剛好需要的專業?
(金融業還是有一些盡忠職守的從業人員,可見Other People’s Money讀後感2---良心銀行與黑心銀行)
當服務你的人,很可能是沒有專業的人,你該如何自處?
你以為花錢買的是專業是服務,其實他們只想從你身上賺更多的錢? 將你的資產轉移給他,才是他的專業。
身處這樣的金融”服務”環境,身為投資人的我們,必需自行學習與累積財經知識、小心處理業者與我們的利益衝突。
這已經不是可以選擇要或不要的問題。這是現代人必做的人生功課之一。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成為金融產品銷售員前,你該想過的事(What You Do May Keep Haunting You)
專業的責任(Definition of Professionalism)
層出不窮的理專盜用客戶資產弊案的系統性問題(Wealth Management or Embezzlement)
台灣的高收債亂象(High Yield Is Not Guarantee for High Return)
賣你基金的人,真的懂基金嗎?(The Unprofessional Sales Representatives)
對弱勢者的不當金融銷售(Taking Advantage of the Disabled)
投資不是遊戲(Investing is NOT just a Game)
專業、黑心,傻傻分不清楚(Can You Tell White from Black?)
投資專業,讓投資人更輕鬆還是更疲憊?(Professionals Help Each Other)
你還在努力省錢來投資理財嗎?(Pound Foolish)讀後感3—惟有打敗市場才叫理財專業的謬論
Labels: 投資概念
1 comments:
這就是目前許多財經媒體的運作方法啊~
事後看,總有人看對
那些沒看對的,就忽略就好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