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5—重返金本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仍認為應重返金本位。

對於英國來說,這是有著深刻歷史意義的事情。

1797,法國革命戰爭第四年,因為謠傳法軍已經登陸威爾斯地區,造成擠兌。英國央行被迫放棄金本位,印行鈔票支應。

戰後,英國逐漸降低紙鈔供應量,到1821重回金本位,這件事情,被認為是奠定英鎊地位的里程碑,帶領英國日後走向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因為這證明了,英國央行是一個”言而有信”的貨幣管理者,它會堅持它所發行的貨幣價值,對所有將儲蓄與投資寄託於英鎊的人負責。也因此,一次戰後的英國央行總裁還是認為,必需回到金本位。

但大有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前,1913。英國國內有50億的貨幣發行量,同時有8億的黃金存量。意思是,每一塊錢,背後有0.16塊的黃金支撐。

到了1920,第一次大戰戰後,英國貨幣發行量達到120億,黃金存量約略與戰前相同。也就是,每一塊錢,背後只剩0.07塊的黃金。

要回到戰前的金本位,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把大量發行貨幣的過程整個逆轉,開始回收貨幣,減低貨幣流通量。這個方法叫Deflation。

另一個方法就是承認這個貨幣已經發行太多了,也不要再逆轉這個過程了。就承認目前的一英鎊的貨幣只值更少的黃金。這是Devaluation。

兩個方法都讓人痛苦。大量回收貨幣會造成信用緊縮,利率升高,經濟停滯與大量失業。

承認貨幣貶值,代表央行沒有信用,從投資者與債權人身上騙錢。

Deflation之路,工作者、企業與借款者承擔後果。Devaluation則是儲蓄者與債權人付出代價。

兩者間的選擇就是戰後各國的貨幣政策重點。美國與英國選擇了Deflation。法國與德國,則是Devaluation。

美國在一戰期間黃金存量大增,在1920持有價值近40億美金的黃金。理論上重返金本位對美國是最簡單的。

德國在戰時發行過多的貨幣,Deflation已經是不可能的選項。德國在戰後繼續發行過多的貨幣,沉浸在Devaluation之中。

英國算是真正面臨Deflation vs. Devaluation兩難的國家。當時的英國央行總裁Norman決定維持英鎊的價位,選擇Deflation。利率衝高到7%,經濟衰退,兩百萬人失業。

到了1922年底,英國央行成功的將物價壓低50%。但代價是,未來20年,英國失業人數從未小於100萬。原先英國的領先產業,棉花、煤礦、造船,設備沒有現代化,落後競爭對手。

這個例子讓人思考,是否為了要維持貨幣的價值,而要人們犧牲生活。到底是貨幣為人服務,還是人為貨幣服務呢?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1—金本位的榮光與弱點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2—美國央行的成立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3—私人央行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4—難解三角債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6—重新定義央行任務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7—法郎匯率戰

2 comments:

Rib 提到...

其實對於這段歷史和貨幣,我的理解都很淺薄,但還是想提出一點討論。

把這故事放進整體歷史框架內來看,英國央行選擇Deflation,有沒有歷史成功經驗的影響呢? 兩次結果不同,更大的背景是,前次英國崛起,而這次美國崛起。那麼究竟是貨幣政策影響了國家發展,還是貨幣政策終究只是國家發展的其中一環而已,影響有其侷限?

模仿綠角大的結論,或許也可以說成,貨幣政策到底應該是作為影響經濟的工具,還是應該配合經濟的變遷調整貨幣政策?

2016-9-29新聞曾說說:央行總裁彭淮南表示,他不敢說台灣貨幣政策已到極限,但已非常非常寬鬆、也夠寬鬆了,央行竭盡所能協助經濟成長,只是台灣要突破經濟困境,走出低成長陷阱,他建議從外需及內需著手...大抵也就是這麼回事。

綠角 提到...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