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4—難解三角債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主要參戰國,都面臨困難的財政問題。
德國,戰敗者,面臨英國、法國、美國的賠償請求。
英國和法國,為了戰爭,大量舉債,欠美國大筆金額。
美國就置身事外,等著輕鬆收錢嗎? 也非如此。
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歐洲盟國整體欠美國120億美金。英國約欠50億,法國欠40億。
對於英國與法國來說,它們很自然的,把預計將來自德國的賠款跟欠美國的錢勾連起來。它們的態度是,”假如美國可以要求少一點的還款,那麼英法對德國賠款的要求,就可以輕一點。”
美國對英法的這種態度非常感冒。美國人堅持,債務是一種國家間的契約,是需要履行的。而對德國的賠款要求,是一種懲罰。這根本是兩回事。
知名經濟學家凱因斯的提議可以看出這點。(他是英國人)。
他提議,德國賠款50億美金,由德國發行長期債券給歐洲戰勝國來償還。而歐洲國家直接將這些債券用於歸還欠美國的戰爭債務。
這個提議直接被美國代表團否決,因為美國人根本不是從這個角度看。
歐洲同盟國認為,戰爭在自己的土地上打,自家子弟大量傷亡,美國”道德上”、”有義務”減輕對歐洲的債務要求。美國堅持還債的態度,在當時歐洲引起普遍的負面觀感。
衝突在1922達到高點。英國當時的外交部長,Arthur Balfour擬了一份文件,後世稱為The Balfour Note,直接寫下,”美國要求英國還多少錢,英國就要求多少賠款。不會更多。”
美國不甘示弱。國會成立World War Foreign Debt Commission,並明定要求至少90%的還款。意思就是,外國欠美國的每一百萬,美國要求至少90萬的還款。
1922年底,由英國財政部長與英國央行總裁等人組成的代表團出發前往美國,討論債務問題。
英國人希望還六成。美國代表團表示誠意,開出比國會下限更低的條件,要求還八成。最後英國人同意了。
凱因斯在這個事情上曾建議英國政府不要急著跟美國達成協議。後來看起來是一個正確的判斷。1926跟美國達成協議的法國,只還四成,義大利只還24%。
這些債務問題最嚴重的後果,在於英國與法國無法放鬆對德國賠款的嚴厲要求。
無法負擔的賠款,超級通膨,重挫德國中產階級,形成極端思想的溫床。希特勒掌權後,又開始了另一個戰爭與迫害的悲慘故事。
人為財死。
本應為我們服務的金錢,太多時候其實奴役著我們。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1—金本位的榮光與弱點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2—美國央行的成立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3—私人央行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5—重返金本位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6—重新定義央行任務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7—法郎匯率戰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2 comments:
綠角大哥你好,買了"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劵商"一書,也開通史考特証劵的帳戶,書中Part6:美股交易規則,我更是拜讀數次,書中的融資帳戶-放空規則,很詳細教我如何計算保證金,今日我某放空的部位,史考特証劵以融資減少,
庫存不足,要將當初借我賣空的部位收回,即使我帳戶的現金部位非常充足,這種情況書中沒有提及,我不知該如何應對
懇請教綠角大哥,原來美國劵商不管現金是否充足,只要當初借給史考特証劵部位的擁有者要收回,史考特証劵就會強平
賣空者的的部位,該如何是好
還請直接詢問券商客服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