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費用組成細部分析(Detailed Composition of Fund Expenses)

有在注意基金內扣費用的投資朋友,大抵知道目前大多基金(與ETF)的內扣費用表示方式會像是下面這樣:

經理費(或稱管理費)    1.5%
其它開支                   0.8%
內扣總開銷                2.3%

很多投資人會以為基金經理費就是唯一的內扣開銷。其實不是。還要加上其它各種支出,才算是完整的內扣費用比率。

通常知道要查基金內扣費用比率的投資人,是比較瞭解基金的人。

美國投資界近來有些意見,認為這仍是一個太模糊的表示法。

為什麼?

譬如很多人可能以為基金經理費1.5%,所以基金公司就是拿1.5%的錢,去做投資研究。

這麼想就太天真了。

1.5%的經理費中,可能只有0.5%拿來做投資研究。其它的錢,可以用來維持公司行政成本、廣告開支,行銷通路回扣等等。

譬如下表是第一銀行銷售施羅德金磚四國基金的經理費分成:


(請不要被表中的”基金公司支付”字樣蒙蔽。經理費是投資人付出的錢,這個費用絕對不是基金公司幫你出。更詳細的討論,請見基金通路酬佣揭露)

也就是說,你付出的高額經理費,大多不是不是獎勵投資研究,而是獎勵基金行銷。

請問基金行銷跟你的投資成績有關嗎?

可能有關,而且是負相關。

第一,愈願意付出高額酬佣給行銷通路的基金,就會愈受到行銷通路的青睞。他們大力推銷的,往往就是這類基金。而這些基金要用什麼東西來鼓吹呢?

幾乎沒有例外,它們都用”過去績效”來行銷。

被推銷的投資人,往往買在高點。
(佳例: 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在投資人大虧特虧時,定期定額這個原本不錯的投資方法,這時就會被請出來。”就是要下跌時持續扣款”、”總有一天等到正報酬”,用這樣的說詞掩飾當初自己讓投資人買到錯誤產業、錯誤區塊的”投資建議”。

拜託一下。定期定額不是買錯基金的回魂丹好嘛。定期買進策略比較適用的,本來就是大範圍廣分散的基金或ETF。)

第二,基金行銷愈成功,愈多投資人買進,將造成基金資產擴大。而基金的資產膨脹,對投資成績也有負面影響。

基金行銷的成功,常是投資人的失敗。

而你,我親愛的投資朋友,正用大筆金錢資助行銷,資助自己的失敗。
(買基金付手續費資助一次,持有基金時持續性的內扣費用,再資助一次。)

你以為基金公司真的是以投資為專業?

其實業界早就已經有些總裁是由行銷專長的人來擔任。他們的專長,是賣基金、搜集投資人資產,不是研究投資世界。

現代社會,已經有太多沒有實際,只是很會行銷包裝的東西在市面上流動。你買的基金,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設身處地的想,很難想像一個投資專業人才,在一個由市場行銷專才擔任總裁的資產”管理”公司工作的感覺。這個事業,到底應該由誰做主?)

只要基金的經理費,就是呆呆寫”經理費”這三個字,沒有明白陳述有多少錢用於行銷,投資人永遠是容易被蒙蔽的一方。

所以美國有些評論人士建議,經理費(Management fee)這項,應拆成更細的分項。譬如:

投資研究費用
行政費用
投資人服務費用
行銷費用

投資研究費用,那就是真的花在研究證券與金融市場的錢。

行政費,就是譬如辦公室租金,一般行政支出等。

投資人服務費則是編製、印刷與寄送年度報告、公開說明書,召開受益人大會、資產保管費等支出。

行銷費用,則是付給行銷通路、廣告公司的支出。

唯有這樣的細部分類,投資人才能真正知道這家基金公司是怎樣在做事。

譬如有支基金1.5%的管理費是像下面這樣,由這四項支出組成:

投資研究費用          0.2%
行政費用                0.2%
投資人服務費用       0.1%
行銷費用               1.0%

你就知道,它是一個將五倍於投資研究費用的金額,用來獎賞行銷業務的資產”管理”公司。喔,不對。它的名稱應是資產”搜集”公司。
(資產管理公司與資產搜集公司的分別,可以參考JF中國基金的缺點續這篇文章最後的解釋)

或是另一支基金,1.5%的管理費是像下面這樣:

投資研究費用          0.2%
行政費用                0.8%
投資人服務費用       0.1%
行銷費用                0.4%

你就知道,這家公司在行政方面花了太多成本。可能是聘了太多冗員,偏好於大都會的高級地段租用華麗的辦公室、有著過高的人事開銷等。這是一家基本支出控制不好的公司。

除了細部分項外,也可以同時列出各分項費用的業界平均值。這樣投資人一看,很明白就會知道這家公司到底在各費用支出方面,是花太多還是很節約。

每次看到美國這些討論,就覺得台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些年下來,我看到的最大進步,就是基金通路酬佣揭露的規定。不過說實在的,這些頁面,往往被各行銷業者藏在很深部的連結之中。真的能查到,有意願去查的投資人又有幾位呢?

把經理費細項支出別開來,對台灣知道費用重要性的投資人來說,可能還是個太遠的夢。但台灣金融主管單位,至少可以先要求,所有台灣的基金,都要在所有的網頁與銷售文件上,明白列出”總開銷”,而不是只列出” 經理費”。

這個簡單而明白的要求,為什麼遲遲無法辦到,我一直覺得相當納悶。

投資人會希望這個資訊公開出來。基金公司大多不會希望這個資訊公開。

而政府主管單位,到底傾聽的是民意,還是金融財團?

看來在很多事情上,政府有很一致的態度。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基金稅,你交了嗎?(The Taxing Burden of Expense Ratios)

台灣人超愛境外基金,但基金愛台灣人嗎?

誠意不夠的基金公司(Two Things We Seldom See)

基金公司是否值得您信賴(Trustworthy or not?)

如何將別人的資產轉到自己名下(License to Steal)

5 comments:

Alex 提到...

這個行政院,立法院,都是為保險業、基金業、銀行業、建設公司服務。這就是為什麼利益都跑到少數人手上去

追擊者 提到...

PIMCO基金市場份額流失嚴重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9396

綠角 提到...

Bill Gross離開後
這次總回報債券基金的確是真的流失了相當份量的資產

Rib 提到...

我倒覺得「真正的投資專家」應該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侷限,所以,和幫自己「蒐羅別人資產」的行銷人員分享利潤是當然的,而且他們還拿得比較多,因為行銷人員才是是真正在幫基金公司賺錢的,有他們努力給投資人貼心服務和大灌迷湯,基金公司才有機會拿到管理費。所以,那個費用結構確實是很清楚的透露了共同基金的真相。

綠角 提到...

Rib的分析真是一針見血~

真的以投資為核心事業的資產管理公司
才值得投資人託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