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Money and Your Brain讀後感2---預期最快樂
Your Money and Your Brain最終章討論”Happiness”,快樂。
投資不就是為了快樂嗎?
可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當你在投資之前,預期標的買進後會獲利的興奮,其實比實際獲利,還要快樂。
那種期待,那種夢想就要成真的感覺,才是真正令人腎上腺素飆高的根源。但一當獲利實現後,卻有一種,”不過如此”的感覺。
不只是在對金錢的期待有這種情形,我們對於生活中幾乎所有事物,都有相同的心境轉變。
假如我可以買下這一幢獨棟豪宅就好了。
假如她願意嫁我就好了。
假如我可以擁有這台跑車就好了。
假如我可以揹這個名牌包就好了。
你會發現,生活中各種想要的東西,當你在期待,在追求時,那才是真正令人興奮的時刻。
等到你真的達成了。
你可能會發現:
豪宅有個惡鄰。
老婆有個你很難忍受的生活習慣。
跑車刮到一下,彷彿是自己的心臟表面被割到。
名牌包,走在路上好像很常見。不稀罕啊~
實際永遠不如預期。
但我們卻一直在追尋這些好東西。我們以為擁有之後的失落,在於我們擁有的東西還不夠好。下一個,將治癒好我們的心靈空缺。
於是,想望下一棟房子、下一台車、下一個包,甚至是下一個小三。
這樣的生活,說得上快樂嗎?
你只不過是一隻踩在輪狀跑步機上的老鼠,只要起步,就永遠沒有終點。
這個跑步機的根本成因,就在於人類心理。痛苦和快樂,其實都是在想像階段感覺最為強烈。實際經歷時,往往強度會減弱許多。
金融市場可能的下跌,讓許多投資人不斷在等待痛苦來臨的情緒中煎熬,常常坐不住,稍有風吹草動,就亟於出場,尋求解脫。
(這正是停損、停利這兩個”操作方法”那麼受歡迎的原因。它們都會讓人離開市場,離開恐懼的煎熬,符合人類心理。
很有趣的是,許多暢議停損停利的人,都標榜理性,有紀律。但實情恐怕是順從自己的恐懼,是情緒的奴隸。)
人生中,期望與實際的落差,驅使我們在物質方面永不滿足,很難快樂。
如何矯正?
調整重點。
不要投資物品,要投資經驗。
買一個東西帶來的快樂,常不如跟家人一塊旅行。
經驗,在回憶中,會愈陳愈香。當初旅行中的不順利,日後回顧時,會漸漸淡忘,留下最精粹美麗的記憶。
這才是會讓你快樂的東西。
作者將人的活動活動分為三個類別:Having, Doing, Being。
擁有、從事,成為。
擁有,是快樂回報最低的作為,卻被很多人當成追求快樂的唯一法門。
做了什麼事,和你是怎樣的一個人,那才是真正令人快樂與滿足的活動。
與家人共享美好時光,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聽起來像老生常談,但的確是人生中貨真價實的快樂泉源。
投資金錢之外,更要好好的投資人生中的每分每刻,獲取有意義、有快樂的人生軌跡。
這才是真正的投資回報。
後記:這本書的中文版是"投資進化論:揭開投腦不理性的真相"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Your Money and Your Brain讀後感1---情緒驅動的投資決策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讀後感5---財富才是你的主人
投資,不該是生活的重心(What You Should Focus On)
“How to Think About Money”讀後感1---為什麼快樂這麼難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4 comments:
個人覺得有關您在理財方面見解的文章,不輸指數基金的介紹,是不是可以考慮將文章集結後出書。
感謝您的鼓勵~
之前看過一本有關「怎麼花錢」的書,
也強調「買經驗」比「買物品」長期看來更有效益。
謝謝分享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