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保險

保險的重點,是針對自己無法承擔的財務風險進行處理。譬如你正處在三四十歲的青壯年時期,家裡有小孩要養、有房貸要付,你是家中主力經濟來源。萬一你意外過世,會帶給家人無法承擔的經濟後果,這時你就需要保險。

相關概念,請參考:
生命的價值---談死亡保險的用途(The Value of Life)

而不是看一次門診花個幾百塊,或是做個小手術幾千塊的支出,就想要”有人幫你出錢”,所以保醫療險;或是想要”分紅”,所以買分紅保單。假如你存有這種想法,建議你再思考一下”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句話的意思。

保單收費結構的基本原理,請參考:
一個人類學家在原始部落的故事---談保費計算原理(Determination of Net Premium)

不要再去買儲蓄險、投資型保單、等各種花樣繁多、但卻保障功能低下的保險。國內保戶整體來說,保障都是不夠的。國內保險業者做了那麼多努力,繳出什麼樣的成績單,請見:
生命的價值---談死亡保險的用途續3(The Value of Life)

想要看一下投資型保單是怎樣的吃錢怪獸,請見:
變額年金險費用解析—我的批評(Analysis of Variable Annuity Fees and Charges---The Untold Truth.)

變額年金險費用解析—通則(Analysis of Variable Annuity Fees and Charges)

我一直覺得很誇張的一點就是,保險業者針對剛出社會每月只能存下3000元或是幾千塊錢的年輕人推銷投資型保單。這些投資朋友,假如上餐館吃一客2000的牛排,那就是很大的消費了。沒有人會鼓勵他們這樣花錢。但他們卻被推銷,透過金融業收費最高的投資管道之一來進行投資。

金融業者教導這些投資朋友要節撙開銷,不要在吃食娛樂方面花費過多。但卻請他們花費大筆成本,透過效率不彰的投資管道投資。我不知道這是什麼邏輯。

買保險,要把它當做成本支出,不要想拿錢回來,更不要想賺。一有後面兩種想法,就會變成讓別人賺的肥羊。保險書籍,我推薦劉鳳和先生寫的平民保險王一書。可參考我的讀後心得系列文章:
平民保險王讀後感---從利率談起

開車造成的意外賠償,也可能帶來難以承擔的財務責任。相關論述,我推薦劉鳳和先生寫的汽車事故.保險.理賠.維修.訴訟處理。也可以參考我的讀後心得:
“汽車事故.保險.理賠.維修.訴訟處理”讀後心得---正確的汽車保險概念

假如想自己動手查自己手上的保單或是考慮中的保單細節,可以到保險事業發展中心查詢。詳細方法,請見:
如何查詢保單內容—以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資料庫為例

(引用文章總數:8)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投資觀念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基金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美國券商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基本金融知識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參考書籍與資料

22 comments:

匿名 提到...

另外一點,保險業者不只推銷投資型保單,也會推銷〝終身型保單〞,不講通貨膨脹、彈性不佳等問題,這也是很大問題。希望版主也能針對終身型保單提出批評。

jinu 提到...

保險的問題在於風險分攤的觀念. 但在華人的農業社會中,以大家族互助來分攤風險,因此只有儲蓄觀念,但無保險(風險分攤)觀念.因此台北市大安區30坪的舊公寓,3000萬有人要買,租金3萬卻沒人要租,因此過去10年房價漲了一倍多,但租金卻下跌.房價/房租=1000(月)=83.3(年),有誰可以住一個老房子83年?
保險的本質就是風險分攤,不是強迫儲蓄/投資理財.只要比較同樣保額的保費,就可以很清楚.儲蓄是自己的錢存給自己用,因此保費很高;保險是風險分攤,因此保費很低,以20-30歲年輕人為例,後者通常在前者十分之一以下.

綠角 提到...

謝謝各位的分享

看一下我"保險"分類下的文章
會知道我對終身險的看法吧~

Unknown 提到...

綠角您好,這陣子花了時間閱讀您關於保險、投資、IRR等相關文章,真是相見恨晚...><...。我自己買過增額終身壽險(市面上可能俗稱儲蓄險吧,目前付了幾年,還處在解約時需付出高額解約金階段><),回頭檢視這些保單,算了IRR,真的,說保障->很低,說IRR->很低,什麼都想要的結果就是什麼都落空。看了您的文章,我認清了--讓保險歸保險,真的想投資就指數化。想請教,如果我想解約,把資金做更好的利用,去投入指數化+買適合自己保障足夠的保險,您建議我馬上解約嗎(即使會賠錢付出高額解約金)?還是等解約金為零的那個年度再解約呢?感謝回覆!

綠角 提到...

保險是一種條約
簽下去
費用結構就確定了
儲蓄險中的B股收費結構
確定了你提早解約 就是賠那麼多解約金
不解約 就是慢慢分很多年付那麼多解約金
都是虧
只是時間長或短而已

Bora Bora 提到...

我也是個買了儲蓄險的笨蛋, 剛開始工作時, 對保險基金等都不像現在這麼了解, 所以就買了20年期的儲蓄險.
現在算一算連定存都比不上, (而我的agent卻還是睜眼說瞎話說還有4%啊, 不要解約啦) 其實不管是解約金或是保障都不到4%, 連2.5%都沒有, 誰知道她是怎麼算的. 而且買這麼長期間的儲蓄險, 哪天保險公司倒了, 或是併了, 到時候就不知道保不保險了.
引用別人的資料, 壽險保單25個月的繼續率70%, 以後每年4.5%的失效率, 能持有滿期的終身險25-28%.
保險公司倒了, 安定基金, 解約金給付, 只給每位被保險人請求金額的20%, 最高100萬.
我已經繳滿10年了, 可是現在解約, 連本金都不夠, 我還是狠下心決定解約, 因為我怕保險公司倒了, 最多也就100萬.
理財規劃是每個人自己的事, 要不要解約或是減額繳清都是自己要決定的, 想好想清楚再做決定就好.

Unknown 提到...

感謝綠角的回覆與Bora的分享!
看了綠角的B股收費結構文章,心中的OOXX已經無法用筆墨形容了...真的想對當初的自己說BS!(或者也該對賣我的人說)

我還是要先冷靜一下...

所以綠角的意思是說,晚點解約賠那麼多,早點解約也是賠一樣多,那我可不可以這樣想:
(1)既然賠一樣多,那乾脆早點解約,然後讓拿回來的一點錢要嘛去買適合自己保障足夠的險,或者早點投入指數化投資,畢竟時間就是金錢。

(2)或者說,晚幾年解約(也是被拿走跟(1)一樣的高額費用了),至少自己可以拿回多一點,再去投入指數化投資(不過損失提早幾年投入指數化投資的機會,因為時間就是金錢),這樣長期看下去,兩者會有差別嗎?

謝謝綠角

綠角 提到...

很感謝Bora Bora詳盡的親身經驗分享

綠角 提到...

John
損失在簽約完的那一刻就已經確定了

假如確定不要這個險種
就即早解約吧~

希望日後能有愈來愈多人
是認清這個保險的性質才買
不是買了之後才發現不對
真會令人受傷啊~

klhsieh 提到...

謝謝你

綠角 提到...

不客氣~

Unknown 提到...

我買了中國人壽儲蓄險,繳了15年,第二十年領回36W,領到105歲。

上個月領到第一筆費用$36W

雖然當初繳的很辛苦,中間還遇過失業問題,但是如果當初放棄,今天就不會有這筆錢改善生活

綠角 提到...

這種保險很有趣的地方在於
保戶要確保自己在這段期間,都不會出事,都持續有工作收入繳費
才能享受到"最後的成果"

這不禁讓人懷疑
這是保戶在保障保險公司
還是保險公司在保護你?

Unknown 提到...

樓上unknown先生應該是在早期利率高檔時買的保單,現在來看這些保單條件相對優渥,但保險公司為了給付這些早期的高利保單,現在大賣低利保單,並把保戶的錢大量投入海外投資換取較高的預期報酬,相對讓保險公司的財務面臨較大的風險,若保險公司無法財務健全屹立不搖,這樣的儲蓄險是不是可以安然地領個幾十年,還要打個問號呢!

綠角 提到...

沒錯

金融海嘯時,保險公司還要政府疏困
拿時候的保戶,會覺得保險公司都自身難保了
如何保障保戶呢?

Titi 提到...

請問因壽險保障不夠,買變額萬能壽險來拉高壽險保障可行嗎?

Pro 提到...

千萬不要 建議純的定期壽險就好

阿寬 提到...

誠心建議
把文章裡面的連結都看一看
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如綠角大所述
不要把保險跟投資綁在一起
兩個面向不同

要把其中一邊理解完整都非常不容易了
更遑論把兩個綁在一起處理...

你能有台灣的保險公司精明?

綠角 提到...

謝謝

很多人以為可以從保險公司身上賺錢
然後不知道自己虧在哪裡
有這種想法
很有機會成為保險公司的"優質客戶"

綠角 提到...

感謝分享~

匿名 提到...

這是五年前的留言了,現在的36W, 相比五年前購買力下降了許多。這是買儲蓄險的另一個大家應該考慮的因素。

綠角 提到...

感謝分享
多年之後才拿回的錢
的確要考慮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