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股票是不賺錢的(Minority in Number, Majority in Return)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最近我看到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財經系的Hendrik Bessembinder教授,在2017發表的一篇名為Do Stocks Outperform Treasury Bills的文章。內容很有意思,可以讓投資人對證券市場的本質有更深入的瞭解。

文章標題是”股票是否贏過公債”。我們通常會覺得,這還用問嗎?當然是股票贏啊。看完這篇文章的重點結論,你很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

這篇文章以美國股市為研究對象。期間是從1926七月到2015十二月,近90年期間。他採用CRSP每月報酬資料庫。這個資料庫包括所有NYSE, AMEX與NASDAQ掛牌的普通股。

這90年期間,CRSP資料庫共登記了25782支美國普通股的報酬資料。有些股票是在1926當時存在,但後來下市。有些股票,是比較近代才出現,到今天仍存在。每支股票在資料庫中有不同的存在期間。

作者研究這兩萬多支股票的Lifetime return,也就是一支股票從它出現在CRSP資料庫中,到下市除名,這段期間的報酬。

其中有58%的股票的Lifetime return落後同期間持有一個月期美國公債的報酬。也就是說只有42%的股票在其存在期間,有勝過公債的報酬。

更有超過50%的股票,整個Lifetime return是負報酬。

這兩萬多支股票,在這90年期間,共帶來32兆美金的財富增長。

其中貢獻最大的是Exxon Mobil,這一家公司就帶來了9398億美金的財富增長。貢獻第二大是Apple,帶來6774億美金。GE跟Microsoft分別是第三跟第四名,帶來5975與5677億的財富增長。

到這裡大家應可以看出端倪了。前四家公司就可以帶來約2.5兆的財富。全部兩萬多支股票全部也才帶來32兆美金的財富增長。

也就是說,整體股市的財富增值,大多是前幾名的公司帶來的。

作者統計顯示,美國股市這90年間,86支表現最好的股票,就帶來整體市場一半的財富增值。86支股票只占這期間出現在市場上的這25782支股票的0.3%。

983支表現最好的股票,就帶來100%的股市財富增長。983支股票,只占25782支股票的3.8%。

也就是說,整個股市的增值就是靠其中約4%的股票帶來的。

那後面96%的股票在做什麼?

後面這96%股票的前38%基本上也是賺錢的,但這些股票賺的錢,被最後那58%股票帶來的財富減損抵消殆盡。

會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在於,假如你拿某個時段的股市報酬來看,譬如你現在查看每一支股票的過去5年報酬,往往會有Positive skew的現象,就是會有一些報酬率超高的股票落在報酬率分布圖中很右邊的位置。

股票最嚴重虧損就是歸零,報酬率-100%,但上漲可以漲很多倍。股票整體市場的報酬,往往就是少數某些股票帶來的。

Hendrik的這篇文章對一般投資人非常重要。因為大多投資人都知道,股票預期報酬勝過低風險資產。但大多投資人也因此直接推論,買個別股票,大多會拿到勝過公債這類低風險資產的報酬。很抱歉,後面這個是錯誤推論。

整體股市會有較好的報酬,那是其中少數幾家公司帶來的。大多個別股票,會讓投資人拿到不如人意、甚至落後公債的報酬。

作者提到,這個現象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大多主動型基金會落後市場。因為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大多會試圖從整體市場中挑出少數的證券,想要擊敗市場。結果就是常常錯過那些為市場帶來大多報酬的少數股票。

報酬是很不平均的分布在個別股票中。

想一想,這其實符合常理。在人類社會中,財富分布也是很不平均的。假如有1000個人,其中有一位是郭台銘先生。你計算這1000個人的平均財富,假如你採樣沒抓到郭先生,你會大幅低估這1000人的平均財富。

投資股市也是一樣。假如你去選少數幾支股票來投資,你只要錯過那些數量極少,但報酬率又異常龐大的股票,你就會落後市場。

而就像每一千人當中,可能只有一位鉅富。每一千支股票,只會有幾支表現突出。你只選其中幾支股票來投資,幾乎註定一定會錯過。

不要錯過這些具有超高報酬股票,我們有個確實做法,那就是灑下天羅地網,把市場上全部股票納入投資組合,就絕不會錯過。

全市場指數化投資工具,讓我們一般投資人,絕不會錯過市場中下一支超高報酬的股票。

以為藉由一些分析,就可以準確抓到未來表現很好的股票,恐怕帶來的往往是令人失望的成果。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持股愈少,績效愈差(Concentration is Bad for Performance)

存股的致命缺點1(The Dismal Outcome of Betting on One Stock)---無法退休的存股投資人

存股的致命缺點2(The Dismal Outcome of Betting on One Stock)---單一股票的脆弱性

自組ETF跟ETF的根本差別(Self-Made ETF is NOT ETF)

“What I Learned About Investing from Darwin”讀後感2---偉大的投資者是拒絕者

The Psychology of Money讀後感3---尾巴的力量

不買個股的理由---談Risk-Adjusted Return

配息跟資本利得,何者比較重要(Dividends or Capital Gain?)

過度自信的病癥—偽大師才會說市場容易打敗(The Problem with Overconfidence)

7 comments:

andy 提到...

可是看完之後我有另外想法,是否應該增加債卷類的投資,哈哈!!

Alex 提到...

謝謝分享,感受良多

綠角 提到...

Andy
股市投資假如是整體市場投資,有抓到這些高報酬的股票
成長性還是比債券市場要高的

綠角 提到...

Alex
不客氣~

Jerry H. LIN 提到...

可是這介紹怎麼感覺好像是應該投資於前4%的公司... :P

綠角 提到...

問題是,無法事先看出來

假如可以事先看出來
保證後96%的公司股票,現在都沒有人要持有了

Hans 提到...

這篇確實很有意思,大部分的人只會關注在分布中極度靠右的outliers,並認為自己能選到那幾支超級股票
這篇讓我想了解一個題目:過去一年成長xx%的股票,未來1~3年成為超級股票(分布中的outlier)的機率。
不曉得有沒有類似的研究可以讓我們從統計角度看到,認為自己能選對股的機率有多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