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 People’s Money讀後感4---是你在利用金融中介,還是金融中介在利用你?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當我們需要某些產品跟服務時,我們常會需要一個”中介者”。

譬如今天你生病了,你不知道要採取那些治療跟吃那些藥,醫師就是一位中介者,他把你導引到正確的用藥與治療。

譬如今天你想要買件衣服,百貨公司也是個中介者。它跟許許多多服飾品牌合作,陳列出許多產品,讓你可以好好的選件衣服。

對於這些中介者,我們有些基本要求。我們會希望他們可以順利快速的交貨,他們可以替我們選出我們會有興趣,會想買的東西。他們也會在我們選擇時,提供資訊與建議。

投資人在針對特定金融工具投入資金時,我們也往往透過一些中介者。譬如銀行的理專,保險的業務。

我們也希望他們會事先選出投資人有興趣的東西,並且提供建議與資訊。

我們對金融中介者的期待,其實就跟對其它產品中介的期待是相同的。

在現實世界,我們看到有些業者中介工作做的很好。譬如Costco,我們大多認為可以在這個大商場,以實惠的價格買到日常必需品。每隔一陣子去Costco逛,成為許多台灣人的消費習慣。我們認同他們挑選出來的產品。

但有些中介者卻似乎一直在做很差的工作。台灣的金融中介恐怕就是。

明明免佣基金已經是主流了。台灣還在全面販售有佣基金。

明明基金市場上,應該是內扣費用,從低到高都有,讓投資人自行選擇。但在台灣,卻是全面統一販售經理費1.5%的股票型基金,經理費0.75%的債券型基金。聯合高價壟斷。

基本上,這些金融中介挑出的是次等的產品,提供偏頗的資訊。這是一個很差的中介服務。

衣服、汽車,牛肉,這些東西在採購時,一定需要實體交貨。

但金融產品不必,它就像電子票券一樣,可以透過網路完成購買。這也形成逃離台灣不良金融投資環境的管道。這也正是我使用的方法。透過美國券商,直接採買美國當地的高品質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

理論上來說,台灣投資人應可以很方便的採行這個方法。但國內業者仍抓住一線生機,那就是利用國人對外國投資管道的陌生與恐懼,用各種想像場景與話術,把外國投資管道形容成到比台灣不安全、不可靠。

其實,你可以想一下,以下這些問題的答案:

你問一位美國人,”你要用台灣帳戶投資,還是美國帳戶投資?”

你問一位德國人,”假如只能開一個帳戶,你要用台灣帳戶,還是美國帳戶投資?”

你問一位日本人, ”假如只能開一個帳戶,你要用台灣帳戶,還是美國帳戶投資?”

你再問一位印尼人, ”假如只能開一個帳戶,你要用台灣帳戶,還是美國帳戶投資?”

你覺得他們會怎樣回答。

太多投資朋友深陷在”最熟悉就是最安全”的心理偏誤中,然後讓台灣金融業者抓住這個弱眼,繼續提供次等服務,收取頭等費用。

金融產品的中介目前已經走向分歧。愈來愈多金融產品就放在架上,讓投資人自選。就像你在超市的飲料櫃前,不會有金車的業務,跟可口可樂的業務,分別站在他們的產品前,要跟你分析優劣。我們就憑自己的喜好與過去經驗進行採買。

在美國當地,免佣基金與基金超市的搭配,就是這樣的運作模式,這免除了中介的存在。投資人就選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後買進。不需建議,何需付費。

有佣基金,仍是靠投資顧問的建議,賣給投資人。

也就是說,免佣基金是被買進的,有佣基金是被賣出的。

我喜歡自行買進,因為這免除了利益衝突。被賣出的東西,往往是對賣出者好,而不是對買進者好。

當一個產品可以有專屬的業務,有”人”,而不是只在產品櫃前放一張彩色印刷的廣告,來告訴你,來說服你時,你一定要馬上警覺,賣這個東西的利益,是高到可以請”專人”來說服你的。

而且,這個利益常是高到,不僅可以請人,還可以讓銷售這個東西的人致富呢。

對於利益衝突的問題,金融業的解答往往是”透明化”。

資訊透明,開誠布公。這真是太好了!

其實,要求透明化,正代表信賴的瓦解。

一個滿意的汽車駕駛,不會需要打開引擎蓋試著瞭解引擎各部位零件的作用原理。一個患者,不會要求醫師提供做出這個臨床決定所根據的教科書或期刊原文。

但我們要求金融業者,要告訴我們這個產品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

為什麼?

正是因為我們對他們已經不是那麼信任了。

中介,是一種常見,而且有時候也相當必要的買賣模式。

但在金融投資的世界,它往往變成一個業者利用投資人的無知,賺取不合理利益的操作手法(提供不好的產品還賺大錢,這是什麼道理)。

小心,不要成為被利用的一方。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Other People’s Money讀後感1---交易就可以賺錢的迷思

Other People’s Money讀後感2---良心銀行與黑心銀行

Other People’s Money讀後感3---是保險還是賭博?

Other People’s Money讀後感5---交易者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的迷思

看到別人玩危險的東西,你的反應是? (The Brutality of the Evil People or the Silence of the Good People)

被全力封殺的小眾(How Low-Cost Indexing is Treated by Active Managers and Salespeople)

2013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心得1---台灣基金投資成本過高

2018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3---美國基金投資成本持續降低,台灣人則必需留在當地繼續支持高費用業者?

2 comments:

大圳 提到...

每次看到那些幫自己收取高昂費用找各種理由的嘴臉就覺得噁心
希望台灣早日引入一些國外的競爭對手,好讓我們的金融業者能有點危機意識

綠角 提到...

的確如此
而且是要夠強大的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