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金與ETF投資界目前概況(Current Status of Asset Management in Taiwan)
(想瞭解如何以資產配置的方式,針對個人投資目標與風險忍受度,建構與執行資產累積階段的投資組合,長期參與市場。不僅可達成財務目標,也不會帶來自己所無法接受的短期嚴重下跌,歡迎參加”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想對美國ETF有系統性的瞭解,瞭解其運作原理、投資策略,與挑選ETF時比較的重點,買賣應注意事項,學會自行查詢英文網站的重要相關資訊,歡迎參加ETF關鍵報告)
(想要瞭解退休階段如何以總報酬帶來退休所需的現金流。而且生活費可跟上通膨,維持生活水準。單靠配息來支應生活費會有怎樣的風險。同時瞭解遇到負面狀況要做出怎樣的調整。歡迎參加”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想深入掌握債券,瞭解央行利率政策與債市殖利率的關係、投資組合中該使用那種債券為宜,去冒信用風險與利率風險是否值得,如何看懂債券報價,進行比價,歡迎參加《全新》債券啟示錄)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投信投顧公會每月發表與更新的”產業狀況圖表”,可以讓投資人對台灣資產管理業界當前狀況有不錯的掌握。本文分析一些其中的關鍵數字與圖表:
首先可以看到這張圖,這是台灣投資人持有的境外基金總值與境內基金規模的變化:
兩者在2007約落在同一個點,都是兩兆多台幣的資產價值。2008金融海嘯這年,國人持有的境外基金總價值出現大幅度的下降,變成境內基金規模勝過境外基金。但下一年(2009),境外基金資產規模又勝出。
境外基金資產價值一直領先到2019。境內基金從2018開始出現明顯的資產規模爬升(圖中可見藍線陡然爬升),到2019境內基金規模勝過境外基金之後,就一直領先到現在。
2025八月底,境內基金規模10.2兆台幣,比國人持有的境外基金總值高出約5.7兆台幣。
境內基金資產在2018出現的大幅成長,正是ETF帶動的。可見下圖:
圖中藍色長條代表ETF整體規模,綠色的線則代表ETF資產占整體基金的比重。
可以看到2018的藍色長條高度是2017的兩倍以上。2019又是2018的兩倍以上。到2025八月底,ETF整體規模6.7兆台幣。整體基金規模是10.3兆。ETF占比是65%。
也就是說,台灣資產管理業界近年來的發展狀況是境內基金勝過境外。境內的部分,則是ETF勝過基金。正是國內業者發行的ETF讓境內基金總規模勝過境外基金。
這個風潮的改變,我有親身體會。過去談論投資標的,境外基金是很重要的主題。當時我的讀者跟許許多多台灣投資人,就是投資境外基金。那時候我還寫一篇” 綠角基金評論”統整我的境外基金分析文章。
現在投資人的討論則以ETF為主。境外基金相對比較少人在談了。
6.7兆台幣的ETF可以分為台股、債券與海外三大區塊。資產規模分別是,台股ETF,3.3兆台幣。債券ETF,2.9兆台幣。海外ETF,0.5兆台幣。
很多關於台灣當地ETF的討論都集中在股市標的,但其實債券ETF也有很高的占比。
接下來這張圖則顯示了在台灣股市,ETF超車基金的情形。
橘色線條是台股ETF規模,藍色則是台股基金。可以看到2019之前,都是台股基金規模大於台股ETF。但在2019出現交叉,台股ETF規模一飛衝天,拉出非常明顯的差距。到了2025八月,台股ETF資產總值3.3兆台幣,台股基金則是6500億台幣。台股ETF規模已經是台股基金的五倍。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局面是ETF的興起,不是指數化投資的勝出。
在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到,台灣規模前十大ETF中,刻意追求高股息的標的就有五支,指數化投資只有兩支標的。這五支高股息ETF的資產總值幾乎是那兩支指數化投資ETF資產價值的兩倍。
ETF一般來說會有比基金還要低的收費。更多資產透過ETF來投資,很有可能會得到內扣費用成本較低的優勢。
但假如用ETF做為短線進出工具,造成落後市場的成果。或是買進特定策略(像高股息)ETF,單年落後同期市場報酬幾十趴,或長期下來上百趴的報酬率落後,這些報酬的損失,恐怕會遠遠超過ETF帶來的費用節約的好處。
用ETF做指數化投資,是很好的選擇。
以為自己可以用ETF成功短線操作,或以為高股息ETF可以帶來長期穩健的現金流,懷有這些難以實現的期待,難免遇到失望的結果。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面對當前台灣ETF態勢,投資人需留意的地方(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s Warning about ETFs)
台灣ETF銷售亂象(Sales Quota of ETFs and Mutual Funds in Taiwan)
ETF成功的理由(Why ETF Works)
對ETF態度的轉變(Attitudes towards ETFs)
台灣ETF業者近年新標的發展方向(Niche Funds or Solution Funds?)
當高股息ETF,股息不再高的時候(High Dividend Yield ETFs Fail to Deliver)
日常生活支出由高股息ETF支應的幸福(The Happiness Brought by High Dividend Yield ETFs)
Labels: ETF討論分析-台灣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