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盜、英雄與革命者之路”(Life and Death in the Andes)讀後感3---生死之間的拉美傳奇
這本書的中文書名“大盜、英雄與革命者之路”與英文書名”Life and Death in the Andes”,都取得非常好,頗有深意。
書中提到兩位革命者。
首先是秘魯共產黨組織”光明之路”創建與領導者古茲曼(Abimael Guzman)。他是一位博學的學者。原是大學哲學教授,專長馬克思思想。
古茲曼特別的地方在於,他不只知道這些理論,他是真正的信從者。在1960年代的某個時間點,他覺得,自己不能只在課堂上教授這些思想,他要實踐共產主義。
他學習中國毛澤東從鄉村包圍城市的戰法,在秘魯鄉間發起游擊戰。
他又看到切·格瓦拉在玻利維亞游擊戰失敗的情形,深知游擊戰一定要先取得當地農民的認同與支持,才有可能持續下去。
所以他與追隨者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宣傳與說服期,直到1980才開始發動革命。
這個厚實的基礎工作讓秘魯政府非常頭痛。安地斯山區成為衝突不斷的戰區,通往首都的高壓電線路被破壞,造成時常的停電。連在首都,都有光明之路的暗殺隊在活動。
一開始政府軍警就跟著這一連串的衝突與暴力事件後面,發生一件事就處理一件事。
當時秘魯政府對光明之路的掌握很差。不知道是誰在背後掌控,不知道他們的組織架構。
這一切直到警官班奈迪克托加入之後,才有所改變。他與組員不逮捕光明之路的成員。而是追蹤他們,一路往上追溯,慢慢勾勒出他們的組織結構。
班奈迪克托發現,光明之路的所有組織,都有一個影子組織。一個單位被殲滅,影子單位就會補上來。全部都有,除了最高的中央委員會。
中央委員會沒有備案。也就是說,假如秘魯政府可以抓到光明之路的領導者,就可以重挫這個組織。等同把它直接砍頭,再也站不起來。
而且,線報逐漸指出,光明之路領導者,不是在山區領導革命,古茲曼就在首都利馬。
追蹤小組先是懷疑一對中上階層夫妻就是光明之路成員。這對夫妻,先生是建築師,太太是芭蕾舞者。每天先生走路上班,學生到家裡跟太太學舞。看起來非常正常。
但就在某次停電,監查小組發現房子樓上的窗子透出很像古茲曼的人形倒影。而某次芭蕾舞者出門丟棄的小紙條,就是古茲曼所患的那種皮膚病治療所需藥物的購買收據。他們愈來愈確定。
最後的埋伏,警員持槍衝入大門,搜索房間,直接抓到秘魯共產黨主席。當時緊張的氣氛躍然紙上。
就這樣,古茲曼被戲劇性的逮捕。之後還有秘魯官方的預計”處理”方法,與作者親自到獄中探訪那位提供古茲曼居身之所的芭蕾舞者的故事,都相當引人入勝。
另外一位拉美知名革命者,就是切·格瓦拉。
他很上相。那張頭戴貝雷帽,滿臉鬚鬍的照片,成為拉美共產主義的代表畫面,或甚至是一種理想主義的象徵。到今天,仍可以在各種T shirt或城市塗鴉上看到。
切·格瓦拉自己帶領了一個小隊到玻利維亞發動共產游擊革命。切·格瓦拉相信”火星塞”理論。他認為自己的游擊小隊,就是一個火星,將可引發當地的共產革命浪潮。
但預想錯誤。當地農民已經是自有耕地的地主,他們把切·格瓦拉一行當成是古巴來的滋擾團體。
書中詳細描述這位傳奇人物的末路,如何在溪谷被政府軍包圍。被俘之後,如何被監禁與槍決。
而這個溪谷與切·格瓦拉死後屍體停放的地方,成為各國朝聖者與觀光客追尋的景點。
切·格瓦拉死後,一個傳奇由此誕生。
除了革命者之外,也有大盜與英雄的故事。
宣稱自己發現馬丘比丘的美國人,Hiram Bingham是英雄嗎?畢竟是他帶領世人看見這個無可比擬的遺跡。
那他刻意忽略是秘魯農民帶他前往,以及當地早有人居住的事實,要如何解釋?
他在秘魯政府未同意的狀況下,將馬丘比丘的挖掘文物帶回美國,還有跟”古物商”進口秘魯文物的行為,是英雄還是竊盜?
甚至連已經死去的印加少女,她的生平也在作者歷史小說式的描述下又活了起來。
在高山火山口被發現的冰凍少女木乃伊。她生前是如何被選為獻祭品,她與父母的分離,她在人生的最後一天,如何在祭司的帶領下,爬上高山祭壇,成為安撫山神的祭品。
藉由作者的文字,讀者彷彿就看著他們一行人,辛苦爬上高山小徑的身影。
她的死,她被永恆冷凍的遺體,成為今日人們追憶過往世界的窗口。
生死之間,一個又一個傳奇故事寫上拉丁美洲的歷史扉頁。
這本書相當引人入勝,作者實地考察後寫下了許多拉美故事。讀者不只會受到情節吸引,也不禁會想,這些故事在今天的世界有什麼類似的狀況或應用。
假如說閱讀此書有什麼副作用,那就是會有一遊拉丁美洲的想望吧。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大盜、英雄與革命者之路” (Life and Death in the Andes)讀後感1---鉛還是銀
“大盜、英雄與革命者之路” (Life and Death in the Andes)讀後感2---沒想到就看不到
A Splendid Exchange讀後感---偉大的航海冒險
槍炮、病菌與鋼鐵讀後感---洲際發展差異的成因
高陽”慈禧全傳”讀後感
Labels: 非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