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涉險
海外券商這個投資管道,由於投資人必需親力親為,很多相關的投資風險,投資人都將親身發掘與體驗。而很多考慮海外券商這個投資管道的人,往往就是因為這些風險而裹足不前。
譬如,投資人對把錢匯到美國有疑慮。其實,台灣投資人買盧森堡註冊基金,錢一樣是匯到國外去。
透過海外券商進行投資時,投資人親自匯款,他知道自己的錢是匯到那家銀行。買海外基金的投資人,反而大多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錢被匯到海外那家保管銀行。
買海外基金的投資人,因為有個國內銷售單位的門面幫你打理,所以會讓人覺得有個出事可以找的窗口。而事實上,這些幫國內投資人買賣基金的,只是銷售單位,他們不負責海外基金的運作與保管。外國的基金管理單位出問題時,他們也只能被動因應。在08年金融海嘯之際,有幾支在台灣發售的海外基金暫停所有贖回動作。開放贖回後,帳面上已是重大虧損。在台灣有銷售管道,有金管會核准,不是不會出事的免死金牌。
再來,有人對於直接跟美國或其它國家的券商打交道有疑慮。甚至有種說法,叫做透過國內券商進行複委託,風險較小。出事時,可以有國內券商幫你處理。
這個說法很有趣。我們打個比方。譬如你覺得親自跟美國券商開戶有點風險,所以你決定拜託你哥哥,叫他去跟美國券商開戶,然後你的錢交給他,透過他來使用美國券商。
請問,這樣風險會比較小嗎?
這種以為透過複委託,就沒有與海外券商交手的風險的想法,與前段所述,以為透過國內金融機構買海外基金,錢匯到海外的風險就比較低的想法非常類似,就是以為看不到,風險就不存在。
複委託,決不會讓使用海外券商的風險更小。它倒是會讓投資人對風險更沒有感覺。不知道複委託在國外部分是使用那家券商,那家保管銀行。這種不聞不問,可以叫做風險比較小嗎?
而且,就像你要擔心老哥會不會捲款潛逃,投資人透過國內的券商再去委託海外券商,中間多一個金融機構,其實是風險加倍。(更不用說目前國內券商都還沒辦法替投資人處理美國投資退稅事宜。假如你資金大到使用複委託有經濟效益,那麼這筆損失的退稅款,一定是個應該在意的數字。)
很多投資人減低風險的方式是,減少自己感覺得到的風險。他們認為,當自己感覺不到時,風險就小了。果真如此?
我們這些海外券商使用者,討論SIPC、FINRA註冊等保護機制與查明驗證的方式,這種求證過程其實同樣適用於使用海外基金投資。海外基金投資人應該看看你的錢是海外那家保管單位在處理,基金管理公司和資金保管銀行是不是同一個集團(最好不是),這家基金公司是否真的是註冊有案的合法業者?要做的功課其實不少,只是投資人認為金管會看過,銀行在賣,於是就安心的相信了。
很多人覺得開一個海外券商戶頭,要考慮很多東西,真是太煩人了。其實是,其它投資管道,投資人往往想得太少,太懶惰了
海外券商投資人,就像會看看自己到底踏在什麼路上的行路人。我們會翻過路面,看看到底這是怎樣的一條路。這個過程,會讓我們親身體驗到走這條路的可能風險。很多走其它所謂比較安心的路的人,他們可能不知道自己每天走過的康莊大道,其實路面只厚五公分,下方是懸空100公尺的深谷懸崖。他們很開心的走在上面,看不到風險,所以就很安全。
有的事情,愈去研究會愈發現它的可信賴之處。有的事情,愈去發掘,你會愈發現它不如表面看起來的牢靠。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我的選擇,我的背叛
為什麼要開海外券商交易戶
每月3000元的感嘆
美國證券投資人保護公司(Securities Investor Protection Corporation, SIPC)
小額投資人的海外券商之路---續
Labels: 海外券商投資
16 comments:
看來出書不能只出一本了, 下次出版的書可否考慮分為兩種版本, 一種是新增版第二種是第一本的增訂版. 呵呵.
對了, 跟出版社簽約時一定要注意或是註明, 約一定只適用於繁體版, 要是出版社計畫出簡體版或是其他語言的版本, 版稅另外再談. 這樣對你比較有保障, 即使是其他語言的版本, 國際版稅通常都有6-8%.
假如來不及的話, 那以後出的新書再重談吧.
我一個朋友有切身之痛, 他出的書好賣到出版社在未通知他的情況之下出了韓文版, 而他的版稅只有繁體版的第一刷版稅, 而且還是欺負新手價. 要多注意啊, 他的出版社也是某個集團下的出版社.
居然可以第一個回覆.
綠角兄的文章真的很有意思,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及獲益.
哇!怎麼馬上就有人搶得先機了.對了,也要感謝為我推薦.Thank you very much!
我的身邊有不少朋友是透過複委託來交易海外股票。
他們一致認為透過國內券商的好處是,填文件表格時,是中文…
發生問題時有中國人可以幫你忙。
但都不知道海外券商也有中文服務。
跟他們說了有第一理財的中文服務時,常常都會問我,那間會不會倒呀!?…
真怪…金融海嘯中,不知道有哪間公司不會倒,都有可能發生,不過發生時,就需要自己去處理了。
所以他們所謂的風險,是建立在自己語言能力熟不熟的份上,而不是專注於有什麼可以保障自己的地方。
謝謝匿名先生的提醒
看來知道很多出版業的事啊
謝謝ch9065的支持
和小瑞的經驗談
我自己一開始也是去開複委託帳戶,但隨著海外券商提出越來越多的優惠方案,我也開始使用海外券商了。
複委託帳戶的優點有:使用國內銀行外幣帳戶做交割,省去匯款成本。(但是交易成本提高了)
自從firstrade開始補貼匯款費用之後,這個優勢就不見了。除了"感覺"起來較令人安心之外,複委託帳戶已經想不出任何優點了。
相反地海外券商的優點就多了,
1.可以買到免佣基金。
2.有提供定期定額計畫。
3.配息自動再投資。
4.可申請退稅。(甚至自動退稅)
5.較低的交易成本。
感謝SJ的親身經驗分享
很有條理
我們可以來研究海外券商的風險,(只是研究),我個人覺得海外券商是相當安全的)
例如:
1戰爭了,那我們帳戶裏的錢會變得如何,跑到美國可以領出來嗎
2券商倒了,併購了,那我們的權益會不會受損
3券商不是証券保管者,所以証券是安全的?
安成
真的遇險了...
我上星期四從台灣匯款到第一理財,
但是到現在都還沒有看到款項入帳..
說真的,很緊張~~5000美金
對我是筆不算小的金額
現在還在追款項流向哪裡~~
早上和北京的客服作過簡單的通話。
問題可能是出在,銀行把我的
holder name和 holder number
加在戶名後面
但是應該放在匯款附言裡...
放在這邊給之後要匯款的人做個參考...
老實說這樣會讓我對往海外匯款多了一層擔心
不過,現在我只希望我的錢能回的來ˊ ˋ
不要還沒投資就先賠了...
小瓦
剛開始進行國際匯款時
我也曾像你這樣擔心過
後來我發現
這是一種因為不瞭解而產生的恐懼
假如可以開門立業的銀行
有可能把國際匯款搞到不見
你知道這代表什麼嗎?
國際貿易要怎麼做?
這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
錢在國際銀行間
如何往來 如何清算
都是有共同作業準則的
你的錢沒到美國的銀行
他們沒收
就一定還在某銀行的手上
不會不見的
用大陸的銀行境外匯款很麻煩速度又慢, 不如用台灣的銀行匯, 你人身在大陸的話, 下次回來去銀行辦理網路銀行功能和設定預約轉帳帳戶, 另外購置讀卡機, 這樣就能在大陸透過網路從台灣的銀行匯到大陸了.
筆誤..匯款到美國. 因為看到你的留言提到北京的客服人員才猜想你是用大陸的銀行匯款到美國, firstrade的ctalk有幾篇大陸匯款的問題, 有空去看看, 大陸境外匯款很麻煩.
謝謝匿名先生的分享
感謝綠角大的回應...
經過這兩天的追蹤~~
發現錢是卡在中轉行...
好像真的如同我前面說的~~
因為銀行把我的
holder name和 holder number
加在戶名後面
導致帳戶不對~~
無法匯款...
銀行很好心的幫我先扣在中轉行
沒有直接退匯..
打電話請我去更改為正確的帳戶
這樣可以省下重匯的手續費...
希望我的經驗可以給之後要匯款的人一些借鏡~~
要設定網路銀行轉帳的人
務必要請銀行員不要把你的
holder name和 holder number
打再戶名上~~
真的要寫在匯款附言上...
(其實我有和銀行員提過~~
但可能對方也不是很有經驗,
加上我再使用網銀的時候
也沒有額外再注意...
所以再辦理的時候
要特別注意銀行員有沒有弄錯~~)
『戶名只可以是 Ridge Clearing』
不然對方好像是無法將款項匯進去的!!
感謝小瓦詳盡的分享
我不懂 為什麼銀行行員連要加甚麼訊息是要寫在附言這件事都不懂?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