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投資謬思---核心衛星之分(The “Core and Explore” Strategy)

核心與衛星投資法,英文叫Core and Explore。它出現在90年代的美國投資界。它的概念是這樣的,將整個投資組合分成Core和Explore兩個部位。Core至少佔80%,Explore則是20%以下。Core使用低成本、免佣的指數化投資管道,將資產的大部份釘住美國大型股。Explore則選用主動型基金,投資在一般認為在效率較低的市場區塊,譬如小型股或是國際股市。Core的部位避免了投資組合遜於市場的可能,而Explore則可以增進投資組合的報酬。(“市場”對於美國人來說,就是美國股市。)

看起來相當有道理,其實內容充滿矛盾。

首先,指數化投資不是在效率市場才有效,在效率沒那麼高的區塊,一樣有效。因為指數化投資有兩支利牙,一是市場效率,一是超低成本。市場愈沒效率的地方,交易成本愈高。也就是說,就算有人為可以利用的低效率點,高成本會讓經理人拮取這個成果後所剩無幾,甚至倒貼。當市場效率的利牙鬆動時,低成本就會顯的更為銳利,結果就是,指數化投資一樣有效。

另外,假如Explore的部位可以有超乎市場的報酬,那麼為什麼不全都選用這些基金就好了,何不就用Explore取代Core。不能這樣做,或是不敢這樣做的最主要原因只有一個,就是Explore部位不一定會有更多的報酬。你可能探索到一間寶庫,也可能摸進一間泡泡裝飾的套房。因為你不知道前面是什麼,所以只能放少部份進去。這是種賭賭看的心態。

在資產配置的計畫當中,本來就可以全部都是核心。在資產配置初步中所用的例子,便是如此。全部的標的,都有其負責的投資區域與作用,它們全都是核心的組成份子。沒有任何給什麼前景看好的產業或區塊的空間。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核心與衛星是一個廣告推行用詞,不是投資策略。拿廣告詞當投資策略奉行,是非常可笑的事。

它為什麼是個廣告用詞?它出現在90年代,指數化投資迅速崛起的年代。在經歷了20年的實驗,再搭上90年代美國大型成長股超群的表現,指數化投資開始受到廣泛的注意。為了抵抗這個”風潮”,主動型基金業者推出核心與衛星的概念,希冀在以指數化投資為核心概念的投資人身上,仍有些存在的空間。

這個概念到了台灣,嚴重變形。首先,台灣根本買不到Core。當初在美國,所謂的核心是一個低成本免佣的指數型基金(或ETF)。請問,台灣買得到嗎?除了近年才推出的台灣50 等台股ETF,讓台灣股市終於有了可以低成本指數化投資管道之外,台灣投資人在本地要去那裡買國際市場的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

所以Core到了台灣改以高成本有佣主動基金取代。這些核心基金唯一剩下的,還算對的概念,是廣泛分散。譬如一般推薦台灣基金投資人持有的核心基金多是全球股票或是平衡型基金。只剩這點是對的。被動投資、低成本與免佣的概念完全消失了。為什麼消失?假如投資人信這套,那代銷機構與基金業者就少賺了嘛。

Explore到了台灣,維持如故。鼓勵投資人用衛星的概念買一些熱門的標地,什麼單一新興市場、單一產業等等,充滿投機性質的基金。為什麼衛星概念得以保存,因為這樣基金公司和代銷業者才能推陳出新,賣給你一支又一支的熱門基金。不管投資人賺賠,他們都賺到了行銷費用與經理費。

所謂核心衛星,其實是行銷用語,不是健全的投資策略。

別人說什麼,你是否就要相信什麼?是否一個愈多人倡行的概念,就會愈有說服力?當我們購買隨身物件都要注重個人品味與風格時,在投資方面,卻只會當個和大家一樣的人,和別人穿著一樣的觀念制服。盲目的相信人云亦云的概念,而不會動用自己的想法,太多人有的只是物質上的個人風格,沒有思考上的個人主義。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指數化投資與效率市場

常見的投資謬思總目錄

說故事的人(The Storyteller)

13 comments:

Unknown 提到...

很棒!就是需要這種正確的理論,所以強烈推薦大家不要被商人洗腦了。也感謝綠角大提供很棒的資訊。

綠角 提到...

謝謝acc的支持

匿名 提到...

綠角先生
可否麻煩確認一下,,因為,我打去寶來問0050的最大風險~~
服務人員都說,即使,寶來發生危機,對0050都是沒有影響的~~
是這樣嘛~~

綠角 提到...

小欣
從你一系列的問題
可以感覺到你的不安

我說的話會比寶來的工作人員有公信力嗎?

就像一個人
沒坐過雲霄飛車
他問遊樂場工作人員
答案是"安啦"
他問坐過的人
回答是"沒什麼啦"

可是 這些說法都只能參考
因為最後是他自己要去坐
不是別人要去坐

與其問別人
不如說
答案就在你自己心裡

老話一句
沒必要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
你的錢
你要自己決定

匿名 提到...

綠角先生
我想您誤會了~~錢,當然是我自己決定,,但我的意思是,我要知道最大的風險在哪裡~今天,即使,歸零都不見了,我也要事先知道,風險~
因為,口說無憑~我只是在請教你所知道的專業~因為,我不了解,答案,怎麼會在我心裡~我知道基金可以藉由信託保護~但在,券商買的,是否有受到保護,我找不到相關的法令~才給予請教~

綠角 提到...

我的專業不在財經方面
我也不知道什麼對你才是最大的風險

匿名 提到...

小欣,

券商只是個仲介人,你買的ETF就跟台積電股票一樣,都存在集保公司,是很安全的。存款放在大銀行小銀行會有影響;但買股票在大券商或是小券商其實是沒差的!!

綠角 提到...

感謝匿名先生的說明

匿名 提到...

謝謝綠角跟匿名先生
但你們都誤會我的意思了~~
我當然知道集保,,,
對我,最大的風險是歸零~什麼都沒有了
我買台積電,我可不敢放20年長期投資,,
但ETF我敢放一輩子不一樣的,因為,ETF是基金,沒有,個別公司的假帳或產業風險~可以,讓我即使套牢,也可以安穩的睡覺~
因為,0050是寶來發行的,我當然,要知道,寶來有財務問題或倒閉,會不會影響到我的0050不見了,或者,,0050面臨清算的風險~我當然,要了解我可以承受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匿名 提到...

小欣:這樣子問,還不如去查查一些基金的基本概念,包括基金的結構和運作方式。(既然要買基金總該去了解一下吧)舉例而言,基金的錢是放在投信公司自己的收支帳戶嗎?還是另外有一個帳戶?什麼叫「清算」?基金清算會給投資人帶來什麼結果呢?

如果不能真正了解這些的話,就算寶來、綠角大或其他版友跟你說沒問題或有危險。你也無法真正了解風險到底有多大。

在我看來,0050最大的風險就是台灣經濟垮了,50大企業股票慘跌甚至變壁紙。

綠角 提到...

感謝ffaarr兄的說明

trifire 提到...

>ETF是基金,沒有個別公司的假帳或產業風險

不太同意這樣的說法,你買的是基金,但是基金是股票所構成的。個別公司的假帳或產業風險當然就造成基金的風險,只是因為持股分散,所以風險比單一的持股要低。

0050也曾持有過雅新,一直到他停止交易為止的。

綠角 提到...

感謝Trifire兄的說明
的確
ETF也無法對做假的公司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