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與現實---What Fund Investors Really Need to Know讀後感

之前在基金報酬率的新概念—投資者報酬率(Investor Return)這篇文章中,我用很純粹的數學計算,介紹投資者報酬率的概念。可能很多讀者看到這些計算後,就直接把這篇歸類於”綠角難懂文章系列”之中,略過不看。

最近我看到美國知名財經記者Jason Zweig,在2002年為Money雜誌寫的一篇名叫What Fund Investors Really Need to Know 的文章。一樣是介紹投資者報酬率的概念。

但這篇文章寫成於2002年,美國網路科技泡沫破裂後的熊市。文中參雜了許多實際基金的例子與作者的討論,形成非常有故事性與可讀性的一篇文章,在此推薦給各位讀者,希望讓更多人瞭解這個概念。

作者不是獨力完成這篇文章。他和Money雜誌請了三位研究者,包括一位學界和兩位業界人士,使用Lipper基金資料庫的資料,研究美國6900支股票型基金,在1998、1999、2000和2001這四個年度的表現。

重點在於,基金報告中的Total return和考慮投資人金錢進出的Shareholder’s return(也就是晨星的Investor return,或可說是Dollar-weighted return)的差別。

研究發現,全部這些基金在這四年的平均年化報酬率是5.7%,但投資這些基金的人,實際拿到的報酬率是1%。

為什麼有4.7%的差異?

答案就在於,投資人的行為。買高賣低的行為,讓投資人連基金的報酬率都拿不到。

這是整體的狀況。這其中有些基金的Total return和Shareholder’s return是天差地遠,一正一負。

譬如作者舉Firsthand科技價值基金(Firsthand Technology Value)為例。從1998年初到2001年底這四年間,該基金的年化報酬是16%。相當漂亮的數字,即便經歷空頭,基金報酬仍是正的。

但該基金的Shareholder’s return,也就是實際參與該基金的投資人的報酬率,是-31.6%。這四年間,這支基金讓投資人賠掉19億美金。

沒有錯!一支四年年化報酬16%的基金,它的投資人經歷的是等同於每年-31.6%的暴跌重挫,它的投資人總共賠掉19億美金。

因為這支基金在98、99年開始暴漲之前,沒幾個投資人、沒多少資產。在狂漲之後,吸引了一大票以為財富就在眼前的投資人,可惜等著他們的,是雲霄飛車最驚心動魄的下滑段。

因為沒有幾個人,是在上漲前,錢就投入基金裡面等著,經歷大漲狂跌之後,到2001年底,不進不出、紋風不動。因為有太多人,在上漲後,錢趕忙投入基金,經歷狂跌之後,再停損撤出,再一次完成了祖先遺傳給我們的行為模式。

這篇文章之中還有一個Kinetic Internet基金的例子,詳細描述基金報酬率與基金總資產的關係。你會看到,在基金表現很好的時候,資產其實很小,享受到的投資人不多。大多資產,都是在好表現之後才加入,等著他們的,是很不有趣的結果。

基金的Total return的資料,是基金公司與大多基金資料統整網站所展現的資料。這種數字給了投資人太多的期待。

很多投資人看到某某基金,過去五年年化報酬率12%,覺得這是很好的標地,他可曾想過,實際投資該基金的投資人,可能是在虧錢。特別是那種會狂漲暴跌的單一產業和單一國家基金,就是這種基金,會以超好的表現,吸引投資人來參與它超爛的未來。

今天,我們就看到很多例子。單一新興國家基金、單一產業基金,它們光榮的過去,參與的人不多,它們現在的悲慘,很多人都有一份。

很多人看到那些漂亮的基金報酬數字,就以為那支基金成千上萬的投資人,賺了那麼多,自己真是輸太多了。為了迎頭趕上,不要落於人後,於是趕忙參加這場盛宴。結果到了現場,發現是花大錢吃菜尾。對

於這些總報酬數字,投資人應要知道,它只是代表基金持有的證券價值變化的狀況,它不代表投資人在該基金實際拿到的報酬率。對於多數基金來說,它的投資者報酬率是低於基金總報酬率的。

以整體的觀點來看,投入某市場全部基金的平均報酬率,幾乎一定會遜於指數。而投資人參與這些基金所拿到的Shareholder’s return,又幾乎一定會輸給基金的總報酬。

在這”層層剝削”之下,幾乎可以確保,投資對大多數人來說,會是一個結果不怎麼有趣的遊戲。你看到那些可以拿出來講的成績,要不就是少數,要不就是路人也可以當投資專家,上報導的大多頭年代。

學會觀看投資者報酬率,就代表你知道去關注投資人實際拿到的報酬是多少。對現實的瞭解,會讓你有更務實的期待。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雙面基金(Time-weighted Return vs. Dollar-weighted Return)

意想不到的報酬率

什麼是買高賣低?

行為經濟學能否打敗市場?(Is Behavioral Finance the Holy Grail?)

The Little Book of Safe Money讀後感---從安全做起

富國強民的投資之道,觀看2007年台灣境外基金投資資料有感(Avoid Timing and Selection Penalty)

為什麼要再平衡----人類的心理偏差(Expectancy of Investors)

基金報酬率的新概念—投資者報酬率(Investor Return)

內部投資報酬率概念(Internal Rate of Return)

10 comments:

Brian 提到...

我覺得這其實代表指數投資是不是也有適時進出的時機,或著只說出場時機就好呢?
那就是當股市極度過熱的時候,其實也代表了相對適當的出場時機
當然不一定要全數出場,但是適度減碼會是相對較好的選擇

匿名 提到...

您好,我是新人,初看綠角之文章,如果非財金專業人士,真的是很難懂,不過我會努力,希望綠角能持續提供好文章,謝謝.

匿名 提到...

綠角大大有否關於節稅的心得分享

trifire 提到...

>有適時進出的時機,或著只說出場時機就好呢?

有效的配置資產,定期rebalance 就是這樣的機制啊。

綠角 提到...

我只能再次贊同Trifire所說的了

匿名朋友
真不好意思
寫了那麼多"難看"的文章
多瞭解一些
自己就更強一些
一起加油吧

老大哥
目前這方面討論較少
還請見諒

匿名 提到...

07年6月定期買進富達新興"JF東協"霸菱全球"期待她幫你鑽一點小錢"現實就是給你各負50% 唉˙˙˙綠角大寫ㄉ太好ㄌ"太晚發現你ㄉ網站"不用功"嗚˙˙˙請教綠大!我該停損走人還是繼續凹下去呢?拜託大大指引!感恩!

綠角 提到...

說實在的
我沒辦法給你什麼指引
我不認識你
也不知道你投資的目標
這個問題
恐怕還要麻煩你自己好好想一想

Unknown 提到...

不好意思,請問Total Return to Investors(TRI)是什麼呢?要怎麼計算呢?
還有Market value(MV)是怎麼計算呢?因為在外國雜誌看到,不知道這要怎麼算,希望可以幫忙解惑一下,謝謝!!

綠角 提到...

不好意思
沒有前後文
實在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Unknown 提到...

英文是這樣解釋的:MV is obtained by multiplying the number of common shares outstanding by the price per common share.
TRI include both price appreciation and dividend yield to an investor in the company's stock.
但是透過上面的文字還是不知道要怎麼計算MV和TRI,可以幫我解釋一下怎麼計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