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熱門的不同症狀(Different Ways to Chase Performance)

下表整理全球股市的四大區塊ETF,VTI(美國)、VGK(歐洲)、VPL(亞太)、VWO(新興市場),從2007年初,到2015年底,九年定期投資的成果。



地區

美國

歐洲

亞太

新興

範例ETF

VTI

VGK

VPL

VWO

粗總報酬

59%

8.64%

10.72%

-12.93%

內部報酬率(年化)

9.91%

1.78%

2.19%

-3.01%


四地區定期投資,九年來的報酬差異很大。美國最好,年化報酬幾乎是10%。新興市場最差,年化報酬是-3%。歐洲和亞太成熟市場則是中段班的成績。

這個結果也顯示了,過去九年,假如一個投資人全球投資布局錯過美國,那麼他會錯過這段期間的重要報酬。假如他的投資組合偏重新興市場投資,那麼他的成果會非常難看。

時間回到2007年初,金融海嘯尚未來襲的年度。投資人當時看到的過去績效如下:


 

2004

2005

2006

新興市場

26.1%

32.1%

29.4%

美國股市

12.5%

6.0%

15.5%

美國股市這種十趴上下的報酬,根本比不上新興市場每年二三十趴的報酬。

誰要投資美國啊? 美國有當時有雙赤字美元趨弱等問題。

投資當然要選最具有成長性的新興市場啊。

這就是2006, 2007的氣氛。

那時很多投資人的看法是,投資要選對區域。他們當時選的地區是新興市場。當精確的選擇成為精確的錯誤時,就會精準的參與表現最差地區的慘重損失。

相較之下,當時對各地區表現沒有特別看法的投資人,假如用資產配置的方式,平均投資全球四大地區。這樣一位投資人,他會拿到正報酬。他有三個地區是正報酬,只有一個地區是負報酬。

當然,全球分散也無法保證賺錢。但這個做法至少可以讓投資人免除”壓錯寶”的風險。

近年來,美股投資較為盛行。除了像綠角一樣,利用美國當地投資工具進行指數化投資與全球化資產配置的朋友之外,似乎開始出現一群專門買美股的投資人。

我們看到很多原先專門討論台股個股投資的人,開始把興趣轉向美國個股投資。

似乎在某地區市場的成績變好之後,對該地區投資的興趣就會同步揚升。

“美國可選的好公司更多”,”美國不斷創新”、”企業價值被低估”。他們的理由很多。

就像2007的新興市場,在過去良好績效的佐證下,這都是很有說服力的說法。

在金融海嘯前熱門的新興市場基金,在美國多頭數年後,對美股投資的熱衷,這是相同病症的不同表現。這個病,就是追逐過去熱門。

相對的,以資產配置的方法布局全球的投資人,除了在一開始,避免了全部壓寶新興市場的錯誤之外,在某一地區有相對較好的表現之後,再平衡會要求回歸預設比率。這時往往是要出脫一些部位。這正是資產配置的防禦效果。防止投資人將愈來愈大的部位放在過去績效火熱的市場。

一樣是透過美國管道投資,有人是不自覺的受到過去報酬的引誘,有人是利用美國當地工具做穩健的資產配置。

你,是那一種投資人呢?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資產配置者的沉默(The Silence of Asset Allocator)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漫步華爾街)2016年版讀後感2—自以為掌握趨勢的隨波逐流

Own the World讀後感1—只投資自己國家股市,有什麼不對?

投資熱門基金的不良後果—以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為例(Poor Return Following Good Past Performance)

美國券商,通往天堂還是地獄之門?(Door to Heaven or Door to Hell)

綠角的投資理念2—資產配置(Greenhorn’s Investment Principles—Asset Allocation)

以美國ETF進行資產配置的實際成績(Asset Allocation with ETFs)

2 comments:

小朱 提到...

"當精確的選擇成為精確的錯誤時,就會精準的參與表現最差地區的慘重損失"
做任何事都不要以為自己是天選之人,看到綠角大大的文章才有投資的方向:預劃在年底前(2020)用1年的時間將資產配置架構完成,暫定是股/債/房市(REIT)比5/4/1,ETF的配置,跟綠角大大相比,現在的我才是真正的“greenhorn”,期許自己在投資之路上可以跟綠角大大一樣博學。

綠角 提到...

小朱
謝謝您的分享與鼓勵
很高興這些內容可以對您有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