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2016致股東信讀後感1—小成長的大威力
2016二月發表的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其中除了對波克夏營運的檢討之外,比較引人注目的,當屬對於生產力成長的討論。
這個段落一開始巴菲特就說道,又到了選舉年,不可避免的,所有候選人又不斷反覆述說著這個國家的問題(而且,剛好都只有該位候選人可以解決問題)。讓人以為,下一代正面臨更差的未來。
他說,人們都抱怨經濟實質成長率”只有”2%,實在太低了。巴菲特於是做個簡單的計算。每年2%代表什麼?
以美國每年0.8%的人口成長率計算,2%的整體經濟成長,代表人均GDP(Per Capita GDP),每年約1.2%的成長。
每年1.2%,在25年間,就會帶來34.4%的累積成長。以美國目前人均GDP 56,000計算,34.4%代表19,000的人均GDP成長。對一個四口之家,這代表76,000美金的增加。
這是一個世代之內就可以達成的進步。巴菲特認為,美國的孩童正面臨光明的未來。
而且就算是目前的狀況,巴菲特以自己的鄰居舉例,他們的生活水準已經高過洛克斐勒了。就算洛克斐勒有再多的財富,在他生活的1839到1937年,他買不到現在一般人所享有的交通,娛樂與醫療服務。這就是時代的進步。
儘管整個餅將變的更大,但如何分配將是一個持續的問題。如何在工作者與退休者中分配(這對應到台灣就是年金改革的議題)。如何在健康者與失能者間分配(這在台灣就是長照制度的問題),如何在資方與勞工間分布(這就是公司法與勞動基準法的問題)。國會將是戰場,而金錢和選票就是武器。
巴菲特雖是談論著美國的現象,對應到台灣也相當寫實。許多議題和法案,核心就是利益如何分配的問題。
假如沒有金錢的人們,還不拿起選票這個武器來用,那麼在有錢又有選票的人們前面,那就是手無寸鐵的待宰羔羊了。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巴菲特2016致股東信讀後感2—生產力提升的善與惡
巴菲特2015致股東信讀後感1(Buffett’s Letter to Shareholders)—波克夏的雙重本質
巴菲特2015致股東信讀後感2(Buffett’s Letter to Shareholders)—巴菲特的投資失誤
巴菲特2015致股東信讀後感3(Buffett’s Letter to Shareholders)—真假巴菲特
巴菲特2017致股東信讀後感1(Buffett’s Letter to Shareholders) —巴菲特與避險基金的賭局
巴菲特2018致股東信讀後感1(Buffett’s Letter to Shareholders)—成功股市投資的共通原則
巴菲特2019致股東信讀後感1(Buffett’s Letter to Shareholders)—持有股票,不要操作股票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1 comments:
記得看過一句話,
你不管政治,政治會管你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