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e Investing Made Simpler讀後感1----策略與結果


本書作者是Larry Swedore。我看過他寫的The Quest for Alpha The Only Guide to a Winning Investment Strategy You’ll Ever Need The Only Guide to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You’ll Ever Need 以及Investment Mistakes Even Smart Investors Make 。他是一位多產的財經作家。

這本書每一個章節講一個投資概念。許多是引人深思的主題。譬如作者提到,不要將策略與結果混淆。這是很多人在投資時犯的錯誤。

我們先看個較能跳脫這個錯誤的情境,譬如尋求人身保險。你正值壯年,是家中唯一經濟來源。合理作法,你應尋求壽險的保障,以確保家人在你意外過世時,仍能得到經濟支持。

假如日後你得享天年,你沒有得到壽險理賠(假設當初是使用定期壽險)。那麼這些壽險支出都白花了嗎?早知道應該都不投保?

不,你知道這樣想不對。假如事情不是那麼順利,出現了另一種結果,壽險就會提供很好的保障。

這個例子中,你可以將策略與結果分得很清楚。你不會說,最後沒理賠,所以投保是錯誤的決定。

但到了投資世界,很多人的腦子就一團混亂,開始完全用結果來評論策略。

有些投資策略,我們之所以採行,是因為從一開始,在基本邏輯上,它就是一個正確的策略。

它可能會帶來”非最佳”的結果。就像花了保費支出,沒拿到理賠一樣。但我們不會因為這樣的結果,就放棄這個投資方法。 (其實花了保費沒得到任何理賠根本不算什麼不好的結果。保了險,就想要理賠回本。這是許多保戶成為保險冤大頭的第一步。)

譬如我們使用指數化投資工具。不是因為它會帶來最好的結果,而是因為它會如實的帶來市場報酬。(不是市場報酬的100%,會扣除掉一些些成本)

過了五年、十年之後,可能有人會說,你看看,你們這些指數化投資人拿到怎樣的成績,某支主動型基金勝過你們啊!!(關於這種自以為聰明的事後評論,可見後照鏡最聰明一文)

他沒說的是,有另外一千支主動型基金績效落後指數化投資工具。沒有人可以事先知道那支基金會有最佳表現。使用指數化投資工具是一個Prudent choice。它雖不會讓你選到那一兩個最佳表現經理人,但也讓你避開成百上千績效難看的經理人所帶來的災難。

使用指數化投資是從一開始就是邏輯正確的投資策略。就算日後回顧,有主動經理人勝過它,也不代表這是指數化投資的失敗。就像沒有在40歲過世拿到壽險理賠,絕非保險策略的失敗。

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資產配置。為什麼買了股票又要買債券?為什麼兩種資產都要持有?

因為這些不同類別的資產,在不同經濟環境下會有不同的表現,可以穩固整體投資組合的表現。

經濟暢旺、前景看好,股市部位可以成為你的資產成長發動機。股市動盪、通縮出現,債券可以穩住陣腳。

因為我們很難事先猜測未來會是那種場景。所以我們兩者都投資。

假如你持有股債組成的投資組合,結果未來表現是股票大勝債券,你要責怪自己把40%的資產放入債券,沒有100%全部投入股票嗎? 大可不必。你這是拿事後無所不知的自己,評論當時面對未知的自己。

這是一個正確策略。儘管結果不是最好。

誰知道會不會遇到2008金融海嘯後的狀況。當時回顧過去十年,反而債券才是有成長的資產類別。股市成為失落的十年。難道這時候,你又要抱怨自己沒有100%投入債券了嗎?

投資時,我們應選用一個一開始就正確的策略,不論結果怎樣,在邏輯上都是正確的策略。因為它從最根本就是正確的,你才有執行的信心與勇氣。

相較之下,許多號稱不斷根據結果修正投資策略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努力認真。但事實上,他們混淆了策略與結果,死命的以為有種策略,可以達到最佳結果。

在長年不斷修改投資策略的過程中,他們像是隨波逐流的一只落葉,被結果牽著鼻子走,永遠在準備上一場戰爭。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荒謬的績效至上(The Single-Minded Focus on Performance)

不笨的方法(In-Sample and Out-of-Sample Test)

3 comments:

Rib 提到...

其實很多人對保險也有"保費白繳了"的抱怨啊,現在各家公司幾乎都有到期還本的保單拼了命在電話促銷。

金融業幾乎不會想教育客戶來改善客戶的財務處境,反而是利用客戶的心理弱點來落井下石。

這個現象好像也和過度重視短期現象,忽略長期趨勢的心理偏差有關。少看盤才能賺錢也是減少觸發心理偏差,避免短期結果混淆長期策略的道理吧。

最近在看大腦煉金術這本書,看了1/3的感覺是作者對現象剖析很清楚,但我不知道他的建議有多少效果。因為那些建議仍然要透過大腦來運作,而心理偏差發生的時候,很有可能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忘記或忽略之前讀到的知識。

感覺起來綠角大已經能隨時保持清醒,運用知識的力量來避免心理偏差造成的錯誤。我到現在為止每次遇到新事件或新產品都還要從頭走一遍"暫停-沉澱-遠觀"的過程,來盡量避免犯錯。強迫自己不可以立刻做決定,放個ㄧ個禮拜再來看,然後這段時間要在把基本原則溫習一下, 例如固定來這裡爬文之類的,以喚醒理性力量,才能盡量避免犯錯。

這或許是因為每個人的心理特質投資經驗的差異,所以需要對自己特別有效的切入點,才能更好地發揮知識的力量。綠角大從各種不同角度剖析錯誤決策的各種面向,或許能幫助各種不同想法的朋友,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心法。

Unknown 提到...

感覺好像是'結果論 VS 過程論'

由於短視近利和嗜賺Quick and easy money的文化性格,很遺憾台灣人都是結果論,譬如說醫療糾紛(版主的專業)就是了,之前看了洪浩雲醫師的FB和醫界出的書,深感台灣人就是太結果論,以致於注定在各行業的發展都是有限的

綠角 提到...

謝謝各位朋友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