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 Learned About Investing from Darwin”讀後感5---為何你可以不用理會總經數據

(想全盤掌握債券知識,瞭解央行利率政策與債市殖利率的關係、去冒信用風險與利率風險是否值得,與如何看懂債券報價,進行比價,歡迎參加《全新》債券啟示錄)

(想對美國ETF有系統性的瞭解,瞭解其運作原理、投資策略,與挑選ETF時比較的重點,買賣應注意事項,學會自行查詢英文網站的重要相關資訊,歡迎參加ETF關鍵報告)

(想瞭解如何應用資產配置原則,針對個人投資目標與風險忍受度,建構與執行資產累積階段的投資組合,長期參與市場。不僅可達成財務目標,也不會帶來自己所無法接受的短期嚴重下跌,歡迎參加”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想要瞭解退休階段如何以總報酬帶來退休所需的現金流。而且生活費可跟上通膨,維持生活水準。單靠配息來支應生活費會有怎樣的風險。同時瞭解遇到負面狀況要做出怎樣的調整。歡迎參加”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做為一個長期持有股權的投資人,我們最在意的,其實是長期之後公司的股份是否會增值。

股票長期下來為何會增值?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這是一家會賺錢的企業。或更好,是一家會成長的企業。

譬如一開始,某公司每股盈餘1塊,十年之後成長到每股盈餘2塊。假如市場參與者一樣願意付出10元買每塊1錢的盈餘。那公司股價會從每股10元增長到20元。

但股價的短期波動,可以有很多原因。

譬如最近中東產油地區發生戰亂、聯準會宣布低利時代已經過了、歐洲某個國家可能債務違約,或是IMF發布較高的全球成長預期。有很多很多因素。

前者,企業經營成功帶來股價成長,是Ultimate cause。終極原因。

後者,公司股價上下波動的許多理由,是Proximate cause,近期原因。

投資最難的地方之一,就是不要把近期原因當成終極原因。這會讓你在市場無止盡的波動中,迷失方向,進退失據。

近期原因總共有四大分類,作者要解釋的第一個,就是”總體經濟”(Macroeconomic)

第一個例子,1997十月27日,因為當時亞洲金融危機,美國股市一天大跌7%。這似乎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同一天,英國、澳洲、香港股市都明顯下跌。

“哇,金融危機引起的全球股市修正。該離開市場躲一下吧?”很多人會這樣想。

作者用表格列出美國與英國股市,還有當時幾家重要的上市公司,在十月27日當天的跌幅,與之後六個月的表現。結果,美國與英國股市在半年之後,分別有25%跟23%的報酬。

很多經理人對於這些總體經濟數字有一種帕夫洛夫式的制約反應。一看到就業人數增加,買進。聯邦預算赤字遠超過預期,賣出。某地爆發金融危機,賣出。

買買賣賣,整天動個不停。因為這些看起來就是影響股價的確切原因啊。

但問題是,你可以看看市面上那些已經營運二、三十年或更久,目前是當地股票市場重要成份股的公司,想想看,在這幾十年期間,這些公司有沒有經歷過經濟成長與衰退、通膨的升溫與冷卻,目標利率的高漲與下降?

一定全都經歷過。也都順利度過了。

換句話說,一家能長期經營的企業,會對短期經濟波動免疫。短期之內,股價還是會受到影響。但長期下來,這些短期的波動會抵消掉,顯露出一個長期成長,由左下到右上的股價線條。

也就是說,假如你是一個長期持有者,為何要在意這些總經狀況的短期變化?

很多長期投資者說自己在意的是公司的本質與內在價值,但卻整天泡在那些短期經濟數字中。這恐怕是看著近期成因,說自己在意終極原因。

在狗與溜狗的人的比喻中,這些人是一直盯著那條跑來跑去的夠。

接下來作者用經濟預期成長8%,要如何評估輪胎公司是否更值得投資進行範例解說。你會發現非常頭痛,分析不完,無法達成一致結論。這個例子非常有趣。留待給讀者朋友自行閱讀體驗。

作者說:

“I do not know how to translate any economic indicator into the prospects of a specific business.”

所以作者的投資公司沒有任何經濟顧問,也不諮詢金融機構中的經濟學家,團隊會議也不討論經濟指標。

總體經濟指標一個更可怕的問題在於,你不僅很難預測未來。有時,就算你真能預知未來的經濟狀況,對你的投資也是毫無助益。

作者舉例。2019年底,各大金融業者開始展望2020年的市場表現。當時的中位預測認為2020美國股市將上漲2.7%。

你想想看,當時這些業者沒人知道三個月後,會有襲捲全球的疫情,造成經濟活動嚴重衰退。假如真的就有一個人事先知道這,你猜他的市場報酬預期會是多少。-20%還是-40%?

結果呢?

上漲一點?不對。

下跌很多?也不對。

在2020的疫情中,股市大漲。

作者也請讀者想想看,有沒有人在2020三月,疫情負面消息無邊無際之時,正確的預測到了年底,美國股市會反彈上漲25%以上的?

作者找不到任何人。

所以這些關於總體經濟數字的討論,對長期投資幫助非常有限。(作者文字很直白,是認為根本不用管了)

首先,它影響的是短期市場波動。對長期成功的企業來說,只是一個長期向上大趨勢中的小漣漪。

再者,它很難事先預期。根據大家都知道的數字進行投資,不會有特別優勢。

最後,就算你能事先知道短期經濟未來走勢,金融市場的發展也可以跟預期很不一樣。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論述。

一般我們進行資產配置的投資人。就不會在意這些短期的總體經濟狀況。

作者這些文字讓我看到,長期的主動投資人,其實也可以不用在意。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 讀後感---業餘總經大師的幻夢

經濟預測能否幫助投資人躲過股市下跌(Are Economic Forecasts Useful for Investors?)

各種常見指標能否預測股市走向(Predictive Power of Stock Market Indicators)

GDP能否預測股市表現(Does GDP Predict Stock Market Performance?)

“What I Learned About Investing from Darwin”讀後感1---投資人犯下的兩種錯誤

“What I Learned About Investing from Darwin”讀後感2---偉大的投資者是拒絕者

“What I Learned About Investing from Darwin”讀後感3---選股時的關鍵財務數字

“What I Learned About Investing from Darwin”讀後感4---公司的軔性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