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isdom of Crowds讀後感2—群眾才能扶持成功產業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在新創產業剛發展之際,常會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況。作者以1900年的汽車產業為例。當時有三種引擎選項:蒸氣、電力與汽油。三種都有人做。電動車不是現代的發明,當時愛迪生就做出了電動車。

“整個美國將布滿充電站!”這句預言,有人在1899年說過。

當時跑最快的是蒸汽動力車,跑到每小時127英哩的速度。

最後是汽油引擎勝出。因為電動車跑不夠遠,蒸氣車要花時間加熱啟動。

當時汽車看起來要像什麼樣子,也沒有定論,有各式各樣的外貌。

最後業者之間互相兼併或是失敗者出場,存活業者數目逐漸縮小。最後福特在大量生產方面取得決定性優勢,於是這個問題有了答案。汽車看起來像什麼樣子?像T型車的樣子。

所有新產業都走過類似的模式,包括鐵路、收音機、個人電腦與網路。

這是一個先散放出去,再逐漸收納的過程。

作者用了一個絕佳比喻,跟蜜蜂很像。一群蜜蜂在蜂巢中,他們不知道那裡有花。牠們怎麼做?先發散出去,每一個方向都派一隻前導蜂出去。找到蜜的前導蜂會回來跳舞,這個舞的形態會告知同伴該處花蜜的存量。可採到大量花蜜的地點,蜂巢會派出較多的蜜蜂前往。量少的,就投入較少資源。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資源利用方式。

人類新產業的發展也是相同的模式。怎樣做一台汽車最好?沒人知道。開放給大家做。然後誰決定那個好?消費大眾決定。大眾花錢買進認同的產品,讓這些業者壯大。大家不喜歡,覺得不好用的東西,就不買,讓這些公司消失或被合併。我們就得到了最順手好用的東西。

這樣的產業發展過程講起來很理所當然。但有些基本條件。第一就是一開始要有多樣化的發展,讓大家可以選的多種選項。多方嘗試,才會知道那個好,那個壞。

多樣發展的要求,則是要有不同的資金來源。有的業者資金來源是銀行,有的是有錢人直接投資,有的則是一群小股東集資。多樣化的資本來源,才會有各種形態的發展。因為類似的族群,會有類似的想法。

第二個要求是,在選擇產品好壞時,也是由一群廣泛分散的群眾,大家來決定。而不是一個專家組成的評選委員會,告訴大眾什麼最好。

這樣一個系統的有用之處,在於它會產生很多選項,認出輸家,然後把它們終結。

這些輸家很重要,假如沒試過電動、蒸氣,怎知汽油引擎最好。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個系統中,失敗是必需被接受的。而不是說,特定生產方式”一定”要成功。

一個開放的,願意多方嘗試、接受失敗的社會心態,有助於新創產業找到最佳運作模式。

所以這裡就導出一個重點,政府不能選出贏家。就像蜂窩中的女王,也不知道那裡有蜜。

假如這個女王要裝懂,她假裝知道那裡有蜜,於是只派蜜蜂前往北北西,和東南東兩個方位。這群蜜蜂,恐怕常挨餓,甚至造成自身族群縮小。

由於對於專家領導的天生依賴,仍有很多人相信,要靠”政府扶持”才能有新創產業,才能走出困境。

不,群眾才能扶持新產業。

想想看,你拿一年收入的多少百分比繳稅? 15%、20%?

不管是什麼稅率,你留在自己手上的錢比繳給政府的錢多。群眾手上留有的資本,比政府資金的規模大上數倍,更有威力。

有新創念頭的創業者,應直接尋求群眾的支持,而不是政府的支持。

政府也無法正確預知,那種產業,那種做法最好,群眾才知道。

為什麼美國常是這些新產業的發生地。主要理由就在於它有個像蜂巢的運作模式。

自由的資本市場,提供多樣化的資本給各式的創業者。願意多嘗試,接受失敗的社會心態。願意讓失敗者快快消失的環境。這些背景條件才是產業發產的溫床。

讓政府拿出錢來,砸在特定產業,這不是成功的處方。

政府應花心力培養背景條件,而不是想著要扶植什麼產業。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Wisdom of Crowds讀後感1—群眾智慧的展現

The Wisdom of Crowds讀後感3—指數化投資就是利用群體智慧

The Wisdom of Crowds讀後感4—科學家的競爭與合作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8---礦產為國家所有,真的比較好嗎?

“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讀後感—向上爬的必要

制度推動改革?制度阻礙改革?

Capitalism and Freedom讀後感1---不可分的經濟自由與政治自由

Free to Choose讀後感---價格的作用

3 comments:

Yukie 提到...

我們曾經有過一個第四台業者百花齊放的日子,那時的第四台有許多頻道可以看,這家的不喜歡,下次簽約時換一家第四台,所以節目豐富度很高。

後來立委們制定法規,『為避免惡性競爭,每個地區最多祇能有兩家第四台』。演變的結果是最大家的將其他家吃來,然後開一家子公司當該地區的第二家。所以名義上每區有兩家第四台,但實際上祇有一台,沒有競爭的結果就是節目的品質大幅滑落。

再看一下,原來提案的立委就是第四台的老闆。

政府很多『扶持』、『保護』都祇是保護特定利益人士的手段,要靠政府壯大一個產業太難了。而且聽到政府要壯大某個產業就想是不是又有官商勾結的情事發生了。

Sunrise 提到...

"政府應該花心力培養背景條件,而不是想著要扶植什麼產業。"
綠角這句話說得太好了!!
這也是需要我們這些"群眾",大家共同來宣揚這樣的理念才會成功!

綠角 提到...

謝謝各位朋友的鼓勵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