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ating Where The Puck Was"讀後心得1---早到,不然就耐心等
Skating Where The Puck Was是William Bernstein近年寫作出版的”Investing for Adults”小冊系列中的第二本。
Investing for Adults有很深的含意。Bernstein先生的意思是,假如你是位投資方面的成人,你應該早就不相信選股能力、擇時進出這些Fairy tale。所以這系列的書就完全不寫這些給投資兒童看的題材。這是本給大人看的投資書。
William Bernstein是我很喜愛的一位財經作家。他的論點與敘述非常清晰,有憑有據,破除常見的投資迷思。我在2011曾寫過閱讀小里程碑---讀完William Bernstein全部著作。當時我看完他寫的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or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 The Investor’s Manifesto、The Birth of Plenty以及A Splendid Exchange 。這五本都是值得一看的佳作。全部看完之後,覺得蠻高興的,所以寫了這樣一篇文章。
後來證實,對一位多產的作家,我寫這種”看完他全部著作”的文章,根本沒有必要。我也很慶幸伯恩斯坦先生還有繼續出書寫作,讓我可以看到他更多深入的觀點。現在他著作的總數已經有九本書。我還有三本沒看。
回到這本書的主題。這本書講的是各資產類別相關性升高的問題。
在資產配置的世界中,最好用的是高預期報酬,且與其它資產相關性低的資產類別。
如何投入這種資產類別?
書中以耶魯大學校務基金投資長David Swensen的經驗為例。耶魯在Swensen帶領下,採取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投資組合。大量採取非傳統的資產類別,像Private equity, Private real estates等,帶來相當卓越的績效。
但是當Swensen先生將這些經驗寫成書,在2000發行的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 書中詳細討論後,耶魯模式變成標準模式。許多大學紛紛倣效。原先特立獨行的投資方式,變成大眾化的投資模式。
接下來就是績效滑落的局面。後進者無法取得早期進入者那麼好的績效。連開創者,耶魯的校務基金,也無法再取得像過去那麼亮眼的表現。在2007到2012五年期間,績效落後標準的股債比60/40投資組合報酬。
所以很直接的,想要取得這類資產良好特性的一個方法,就是Be early。早到。
在別人都還不知道有這種投機機會時,先行投入。就或許就是”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書名的第一個字,Pioneering的重點所在。
但Be early很難。這些資產類別在這時候根本不會有什麼共同基金或ETF讓你在電腦上點幾下就能買進。或者甚至沒有集中交易所,是流動性很差的資產,只在該資產所在的國家買賣。這就是Be early的代價。也只有當你發現自己嘗試買進的資產類別居然那麼難以觸及,居然要花那麼大的心力,你才有可能是個先驅者。
當這些資產類別變成你在電腦上點兩下就可以買進的標的時,那已經太晚了。
所以Be early很難,有沒有其它方法呢?
有的,作者提到,你可以Be patient。有耐心。
各種資產類別似乎有一種宿命式的輪迴。早期,投資人很難投入它們。先行者克服很大的困難才得以買進,也享受到高報酬與低相關的好處。
然後這種資產類別的優異特性,開始出現在財經界學術期刊中。接著出現在大眾化財經媒體。報章雜誌敦促你儘早把握這些投資機會,就像請你僅早開始使用Windows作業系統一樣。大家早就都在用了。
後進者逐漸將這種資產類別變成一種常見的投資。甚至做成一般投資人也可簡單買進的標的,譬如共同基金或ETF。這時這種資產類別的報酬下降,相關性提升。
報酬下降,因為有太多人想分一杯羹,所以大家的羹只能都變得很小杯。相關性提升,因為這些後進者中,有許多根本不是意志堅定的投資者。他們常常沒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買這個標的,他們買進的理由,往往只是過去績效亮麗。所以他們就跟著買。(這跟很多基金投資人的”投資”模式很像。或應說是”下注”模式?)
這種單純只被過去績效吸引的買進者,一旦出現負面消息或報酬不佳時,就會急著出場。特別在席捲全場的金融危機中,這些人往往會直接按下全面中止鍵。出清手上全部的風險資產。這些人的這種動作,就是你看到下跌時,風險資產全都一起子下跌的主要原因。高相關由此而來。
但在這些人出場後,假如你能Be patient,留在場內。這個資產類別的優異特性,也就是較高的報酬與較低的相關性,會回復一些。你就能獲取這些好處。
但Be patient雖說比Be early簡單,但絕非容易。想想看,假如是一個10年表現不佳的資產類別,跟一個近五年,每年年化報酬高達20%的資產類別,何者當中,會有較多意志堅定的投資者?
是前者。
但在一個表現不佳的資產類別中待10年,談何容易。
一般投資人幾乎不太可能具備Be early的條件。沒那個資源、沒那個時間、也沒那麼好運。
但資產配置,卻是人人可做。它是一個可以讓一般投資人貫徹執行,最有機會達到Be patient條件的投資方式。
追逐一波又一波的熱門投資潮流,以為自己總能參與上漲躲過下跌,這種投資行為就像在沙灘上伸手試著攬住拍上岸的海水。海浪襲來,讓人頓覺自己抓住了這波。但當潮水退去,才發現自己仍是兩手空空。
待續…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Skating Where The Puck Was"讀後心得2---實例
The Ages of the Investor讀後心得1—新的Life-Cycle Investing概念
Deep Risk讀後心得1---兩種風險
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or(智慧型資產配置)再讀後感---投資的重點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投資金律)再讀後感續3—從內功到招式
The Birth of Plenty讀後感---經濟發展的四個條件
“If You Can”讀後感---投資指南針
Rational Expectations讀後感1---你是那類投資人
綠角參加2012第11次柏格頭聚會2---實際接觸(Greenhorn at Bogleheads Reunion 11---Connections Made)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1 comments:
也有的投资理念认为“坚决止损”。何时止损,何时耐心持有,是个纠结的问题。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