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升息,所以要撤離債券?(The Threat of Rising Interest Rates is Overblown)

在目前低殖利率的環境中,很明顯,殖利率再下降的空間有限,但向上成長的空間相當開闊。許多債券投資人在擔心升息的預期心理之下,認為完全出清債券,才是明智之舉。

針對這個問題, Vanguard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名為 ”Risk of Loss: Should investors shift from bonds because of the prospect of rising rates?”

本文整理該研究的主要論點。

第一個問題是,殖利率上升,到底會造成多嚴重的傷害?

這篇文章寫於2010。在2010七月一日,巴克萊美國整體債券指數(Barclays Capital U.S. Aggregate Bond Index)的殖利率是2.9%。

假如突然來個4%的利率上漲,讓殖利率升到6.9%,會造成什麼影響?
(文中特別註明,美國歷史上只分別在1980與1981發生過兩次殖利率在短時間內上升4%的情形。以百分比計算,從2.9%到6.9%是近140%的殖利率變化。美國歷史上則從未發生過幅度那麼大的變化)

殖利率上升後,會帶來-18.4%的資本損失。但殖利率也提高到6.9%。用6.9%的配息來彌補,在三年過後,當初-18%的損失就已經完全彌補回來了。(請搭配研究原文中的Fig 1,就會很明白。)

而且這是只做一次債市投資之後,遇到嚴重升息的狀況。假如這位投資人還有持續再投入新的資金。他在升息之後投入債券的錢都能享有更高的殖利率,他將可以更快彌補起利率上升造成的損失。

這段的重點在於,殖利率上升引起的傷害,沒有許多投資人想像中那麼嚴重。

下一個重點,則是股票與債券的熊市是完全不同的場景。依定義,下跌超過20%在股票市場叫做熊市。這是股市投資人在一輩子的投資過程中,很可能至少會碰到一次以上的場景。

美國整體債券市場則從未在十二個月的期間內,下跌超過20%。

美國債市表現最差的一年,是到1980三月31日為止的12個月,下跌9.2%。

美國股市表現最差的一年,是到1932六月30日為止的12個月,下跌67.6%。

高評等債券與股票是不同的資產類別,不太可能出現像股市一樣的重挫。

文章接著模擬,100%股票、100%債券,與股債與60:40這三個投資組合,在殖利率升高的年度,與之後的一年,表現如何。結果可以看到,股債分散的投資組合都有不錯的表現。在升息的年度雖有損失(幅度很小),但在接下來的年度,就有不錯的成長可以完全彌補前一年的損失。

接著將經驗延申到美國以外的九個國家。股債分散的投資組合再一次有了不錯的表現。

結論就是,投資人不必像畏懼股票熊市一樣,那麼害怕債券熊市。債券熊沒有那麼可怕。(但假如你投資的債券全部都是高收益債或新興市場債,那就另當別論)

債券熊還有可愛的一點,就是它會用高殖利率彌補你。就是你是整體資金,單筆投入,日後仍可回復。假如你是持續投入債券市場,那麼你將更快回復。

最後,不要因為預期升息的心理,就放棄原先設計好的股債配置,完全出清債券。未必會帶來較佳結果。

下一篇將討論,許多人將預期債市未來殖利率走勢,想得太過簡單。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升息時債券一定會虧損嗎?

面臨升息,棄債選現金,有什麼不對? (What’s Wrong with Cash?)

債券殖利率的難以預測(Interest Rate is Hard to Predict)

More straight talk on investing讀後感3---面對升息的債券投資策略

投資,需要對央行預計升息,縮減QE等訊息做出反應嗎? (Something that Everyone Knows Isn't Worth Knowing)

iShares 3-7 Year Treasury Bond ETF分析介紹(IEI,2017年版)

2016各資產類別表現回顧---債市篇

2013上半年各類債券表現回顧

什麼是殖利率曲線(What is Yield Curve?)

面對殖利率上升,單支債券與債券基金的異同(Bonds vs. Bond Funds in A Rising Yield Environment)

5 comments:

匿名 提到...

Dear 綠角你好:

在文中你提及"(但假如你投資的債券全部都是高收益債或新興市場債,那就另當別論),是指此債券與股市同步的關係嗎?另該兩種債券真的不適合投資嗎?還是只能搭配使用呢?謝謝

司馬不器 提到...

說得好!

債劵8折下殺,殖利率又提高,怎麼可以錯過

至於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
舉杯,安心上路!!

中元普渡餅乾、飲料下殺,是進貨的好時機
有打折不好嗎 XD

暗天使 提到...

簡單來說,如果是“長期”投資高信評債券,永不需要去擔心利率上的風險囉

綠角 提到...

版友Spark提到:

如果投資人做好資產配置(例如股債平衡),那麼對債券熊市應該不用過度擔心。

但目前台灣人對固定收益產品(尤其是風險程度較高的高收益債券)的熱愛可能已經超過了警戒線。根據公會資料,國人持有1.6兆多的固定收益型境外基金,其中超過50%是高收益(而且應該集中在某一檔),股票指數型只佔了4.8億左右。與目前ETF與指數型工具蓬勃翻展的世界趨勢背道而馳。

我本身是基金公司出身的,但我很認同指數型與ETF的低傭投資方式,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加入我們的行列。

Unknown 提到...

想詢問的是
這裡指的是個別債券,還是債券ETF/基金呢?
個別債券
債券發行時每期還的利率應該是事先訂的。所以才會有長期債券容易受通膨或利率影響的隱憂

但若是如iShare的中短期公債基金/ETF
當降息時,新發售的債券會調整配息比例,價格也會由市場決定
如此才有抗通膨,殖利率上升的效果?

不知這樣的理解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