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Thrift Savings Plan的省思

Thrift Savings Plan是美國政府提供給聯邦雇員(簡單的說就是公務員)的退休儲蓄計畫,簡寫為TSP。 其中的投資選項,由兩支固定收益基金,三支股票型基金與五支生命週期基金(Life-cycle Funds)所組成。

兩支固定收益基金分別是:
Government 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 (公債基金,簡寫為G Fund)
Fixed Income Index Investment Fund (固定收益基金,簡寫為F Fund)

股票型基金分別是:
Common Stock Index Investment Fund (一般股票型基金,簡寫為C Fund)
Small Capitalization Stock Index Investment Fund (小型股基金,簡寫為S Fund)
International Stock Index Investment Fund (國際股市基金,簡寫為I Fund)

五支生命週期基金分別是:
L2040
L2030
L2020
L2010
L Income

有幾個特點:

第一,選項很少,但很扼要。

免除投資人面對一大堆琳瑯滿目的基金時,腦中不知道要看星星
、選勾勾還是比4433這些看似有用,其實全都是Nonsense的困擾。五個字母,GFCSI,核心架構就是這五個選項。基本的資產類別都有了。五支生命週期基金,則以不同比重投資在GFCSI這五支基金上。

第二,幾乎全都是指數化投資選擇。

掌管TSP運作的是The Federal Retirement Thrift Investment Board。這個委員會成員由美國總統指派。法律要求,該委員會必需以參TSP參與者的利益為首要考量。

這些基金資產都不小: (2008年底資料)


就以C Fund來看好了。假如能用一年1%的內扣開銷,也就是5億美金的費用,請問,你能否請到真正的投資高手來為你效命?假如5億美金的費用花得值得,能為基金增加不止1%的收益,為什麼不花呢?

這就是大多主動型基金的推銷理由,也是大多主動型基金投資人仍存有的幻夢。

簡單的說,花了那麼多錢只會讓經理人賺錢,不會讓投資人更有錢。你花幾億美金,也無法事先買到可以打敗大盤的高手,你也不會知道固定收益的下一個 Bill Gross,股票投資的下一個Warren Buffett是誰。重點是下一個,現在誰很厲害,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因為沒有人能參與過去報酬

所以美國TSP委員做了明智的選擇,提供低費用的指數化投資工具。

這些指數化投資工具的總開銷比是以萬分之幾計,就算是Vanguard 也難以提供個別投資人如此低的費用。這是法人端的收費。

簡單的說,資產管理公司承接TSP的資產管理,是用法人大額資產的費用級距在收費。而TSP是公家單位,沒必要賺投資人的錢,所以將這個費用直接轉給許許多多的公務員小額投資人,造成那麼低的費用。(要賺你的錢的保險公司,將低成本的ETF多收多少費用之後,才轉賣給投資人,相比之下,就很明顯了。投資人跟以賺錢為首要目的的金融機構往來,是與虎謀皮。)

看到美國政府為他們的雇員提供了一個簡單扼要的投資選擇,以超低成本提供指數化投資。我們的政府,做了什麼呢?

立法委員要不要推動法案,在勞退制度中增設一個可用自身部份薪水投入的投資選項,用低費用提供指數化投資工具給台灣投資人?保證這個動作會大幅提升台灣的資產管理水準與競爭強度。也會讓廣大國民,有更大的機會,快樂享受退休生活。而不是每每在報導上看到金融機構主管的高額分紅而瞠目结舌。

為什麼還要讓自己的國民,去面對境外基金公司1.5%經理費的剝削呢(還有沆瀣一氣與變本加厲的國內資產管理業者)?加計其它費用的總開銷,台灣投資人大概比美國的TSP投資人多付出100倍的投資成本。

當台灣投資人”享有”百分之幾內扣費用的基金時,美國人卻有萬分之幾費用的基金可買。而美國人收入還比台灣人高?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美國的退休資產累積基金—以Vanguard LifeStrategy Funds為例

退休金確定給付制與確定提撥制(Defined-Benefit Plan and Defined-Contribution Plan Explained)

資產配置初步—工具的選擇續(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Active vs. Passive Funds)

常見的投資謬思---簡單就是懶惰( Don’t Equate Simplicity with Stupidity.)

費用的危害(The Devastating Power of Fees and Commissions)

富國強民的投資之道,觀看2007年台灣境外基金投資資料有感(Avoid Timing and Selection Penalty)

對於指數化投資的常見誤解(Misunderstandings about Index Funds)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投資分析1---費用(Some Facts about Public Employee Pension Plans in Taiwan)

23 comments:

Walter 提到...

政府是人民選出來的
有甚麼樣的人民
就會有甚麼樣的政府
重點是人民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可惜的是 台灣有這方面能力的人 很少

MLet.Wolf 提到...

越看就令人越生氣啊…
藍綠顏色都輪過了
為何還是沒有政府注意這檔子事呢…
可見財團的力量有多大
政府官員的能力有多差
政客的道德觀有多麼爛

被動型投資的投資人們…大家加油…

朱古力男爵 提到...

之前台灣公務員有18%...其實也蠻驚人的。

Unknown 提到...

18% 是拿納稅人的錢來付的吧?? 不是投資市場賺來的...
不能類比~~
雖然賺得比老外多~~但爭議也大~~

教學相長 提到...

"膛"目结舌..."瞠"

匿名 提到...

香港的公積金也是讓大基金公司賺一堆費用!

綠角 提到...

謝謝教學相長的指正
已經更改過來了

也謝謝各位讀者的回應

沒有名字 提到...

回覆:匿名

香港大多數人所行的退休制度其實是強積金("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也有人戲稱為強姦金,僱主和僱員分別供款月薪的5%... 公積金是另一回事,完全是由僱主管理而且有回報保証,只有政府及部份公營機構舊制的職員才享有這個福利

強積金簡單來說,就是綠角兄經常在這裡提及、收費高昂的基金(只限股票、債券、貨幣的組合),是政府外判給以賺錢為目的之基金公司管理,真的是無異於與虎謀皮,枉香港自稱為國際金融城市,在這方面政府也是與大企業同一鼻孔出氣的,財團對市民的剝削可能比台灣的情況更嚴重

前幾年某些公司的強積金計劃的管理費用高達3~4%,是非常過份的收費,近一兩年普遍來說是有點改善了,但也只是少部份減到1.5%以下,而且這些公司提供的選擇也不多

還有香港的強積金到2011年才走前一小步,實行所謂的"半自由行",就是僱員可以自由轉移自己的供款到其他公司(但不可以轉移僱主的供款),但只是最多一年一次

另外強積金一直以來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僱主可以利用僱主部份的供款充當遣散費,只要供款夠多,僱員也不是服務很長的時間,僱主只需要賠償一個月代通知金給被僱員就可以了,省卻一大筆賠償金... 僱員卻白白沒有了這部份的應有權益

綠角 提到...

感謝"沒有名字"詳細的分享

匿名 提到...

台灣的市場規模較小,費用率可能無法像美國那麼低,但再降低一些應該不是問題。

如果實在沒辦法,最好的對策恐怕就是加入金融業,自己當肥貓。

綠角 提到...

國際市場就應有國際級的競爭
假如台灣資產管理公司做不到
有很多國外的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取代
我們用的東西
也不是每樣都是國產的

匿名 提到...

MSCITaiwan Index Fund (EWT), expense ratio 0.82% 比 VTI 0.09%高很多。這是我所指市場小的無奈。

當然,投資國際股市大可利用國際級資產管理公司。不過國內的業者有貼近消費者的優勢,就算收費略高,除了洗投資人的腦之外,還是可建立其他競爭優勢。

國際投資的門檻,不僅僅是語文而已。我最近才發現,大多數人根本是連書都不買不看的。版主大人可能很難體會一般市井小民對於直接與外國打交道的內心恐懼有多深。

綠角 提到...

這點倒是沒錯

但我們台灣投資人大可不必
用內扣費用昂貴無比的海外基金
投資海外股債市

很難體會?
呵呵
難道我自己和許許多多一起前進美國券商的投資朋友
不是市井小民?

Jack 提到...

我想匿名提到的市井小民,應該是指不太關心投資的人們,他們是資訊不對稱的相對弱勢,以綠角大的專業程度,我想市井小民就留給其他人用吧,我倒是可以體會匿名的感受,因為在服務跟推廣的過程中,民眾有非常多的疑問與恐懼,很難一朝一夕被改變,anyway,大家都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加油!

Marcelo Ho 提到...

我覺得花一些最基本的心力去了解指數化投資是很基本的事情耶
而且其實不需要什麼高深的知識或背景 更不需要花很多時間
很多人會害怕自己做海外投資
除了無法看到實體機構的不確定感之外
其實說穿了也不過就是懶惰而已
一般人每天花那麼多時間上網 看電視 會抽不出一丁點時間關心一下自己的錢要怎麼投資?
婆婆媽媽每天上菜市場跟菜販殺那一塊錢兩塊錢
卻不知道自己買的基金白白送給基金業者的額外費用可是上百倍上千倍於此
想想還真的很諷刺....

綠角 提到...

我倒是可以感覺到許多投資人對於海外開戶的恐懼
一樣的境外基金
一樣錢匯到國外去
國人似乎覺得
透過一個國內看得到的門面買
就比較安全了

謝謝Marcelo的分享
蠻有道理的

匿名 提到...

說實話,最近爸媽檢視自己的基金放了四年慘陪,說實話,爸媽每天在那看電視,聊天,如果只要花一點時間關心一下,也不至於會這樣
叫他們全部贖回全部改買ETF,竟然說贖回就現賠了!但改買ETF至少贏回來的機會大的多吧~~至於說要去開海外劵商,根本就是想都別想,因為沒看到會害怕,如果每天在那看電視,說會害怕那是正常,誰叫不好好讀一些書呢!
看來最後也只能用國內複委託了吧!!

匿名 提到...

建議先參考版主一篇文章: 如何將別人的資產轉到自己名下(License to Steal)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7/11/license-to-steal.html

看懂了再向父母解釋.

開戶不難, 建議自己先開戶, 然後再教父母開. 我就是這麼做的, 家人只負責簽名, 其他的都幫他們做.

綠角 提到...

謝謝匿名先生的分享
的確可行

很多在台灣買境外基金的投資人
以為對口銷售單位是台灣的銀行
就覺得很"安心"
其實 錢一樣是在國外

你問一位美國券商投資人
他的錢是匯到美國那家銀行
大多都答的出來

相比之下
假如你問一位境外基金投資人
他投資基金的錢
是放在盧森堡那家銀行
我想
答得出來的沒有幾個

而後者
都覺得他們的錢
"看得到"比較放心

真是很有趣的現象

Brian 提到...

請問綠角:目前新制勞退最高自提撥6%的方案,是否與您提到的「可用自身部分薪水投入,用低費用提供指數化投資工具」互相接近?

謝謝您耐心觀看

綠角 提到...

恐怕離很遠耶
勞退投資中
還不少主動投資的成份

匿名 提到...

令人震驚的倍數...一除才知道國內金融業剝削國內投資人這麼誇張...
假如投資國內金融業所提供的境內/外基金的總開銷比率是2%, 與C fund 的總開銷是0.019%, 二者相除竟然是105倍...難怪富邦銀行可以在今年發8個月的年終獎金....

感謝綠角大的分享

指數迷狠客留

綠角 提到...

費用真的是差蠻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