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角的基金8堂課”作者導讀2--劣等方法與次等基金


在第二堂課”不要冒沒有必要的風險”,我解釋為什麼集中投資個股是不值得去做的行為。投資人只要想一下,你這麼做為的是報酬還是風險,那麼答案其實就出來了。

大多投資人集中投資個股,為的是高報酬的可能。他們不是為了處理風險,所以如此投資。相對的,想到任何公司都有可能破產的投資人,他們絕不會集中投資,他們會分散投資。分散投資為的是處理風險。而風險優先,才是正確的理財之道。

就像汽車的煞車優先系統,更加保障了乘客的安全,投資時的風險優先概念,可以保障資金的安全。假如你買車時注重自身與家人的人身安全,為什麼投資時不用相同嚴謹的態度,處理全家的財務安全呢?千萬不要以為賭一把,結果都會是沒事。

集中投資的解藥就是分散投資。分散投資可以用基金與ETF這些工具來達成。

但基金與ETF這個解藥,有時會帶來更大的問題。於是我在第三章”小心!解藥可能比疾病更糟”,詳細討論這些解藥可能會帶來的”副作用"。

主動型基金業者為了銷售,推出種種選基金的方法。我在書中,用實際例證說明這些選基金方法的無用。這些根本沒用的方法的作用到底在那裡?投資人到底身陷怎樣的迷霧中而不自知。我相信很多讀者會在讀到”3-4 選基金到底為誰忙”這節的點餐類比後,將會恍然大悟。

而我也在第三章,對台灣基金業的兩大缺失提出嚴正抨擊。這兩大缺點就是,境外基金幾乎全都有佣基金與有太多的影子基金。我相信部落格的長期讀者已經很明瞭這是什麼意思。當初我在部落格發表”影子基金”相關文章之後,曾有兩家雜誌社的記者約我談這個問題,但沒有人敢出刊報導。我相信出書之後,會引起更多投資人的關注。太多台灣基金投資人,身處惡劣投資環境之中,還以為台灣的基金投資環境很好。簡直是在豬舍中的泥巴地上打滾,還以為自居廣廈豪宅。

根本站不住腳的選基金方法,由具有強大學界與業界背景的人士大力推行,加上透過各種行銷管道遍地開花的惡質高費用次等基金產品,這些”投資方法”與”投資工具”居然就是大多台灣投資人要解決集中投資時所需服用的”解藥”。

取用這些”解藥”的投資朋友簡直就是像古時候誤食毒物後為了催吐去喝糞汁。更可怕的是,投資界居然有辦法讓投資人喝糞水像喝可樂一樣暢快。(在吃東西時”誤讀”此文的讀者朋友,請接受我誠心的道歉)。這些事,該是要有人來說破的時候了。

我公開講這些事,不是要證明我與眾不同。絕非如此。而是,真理就是真理。從沒證明過有效的選基金方法,我們就來驗證一下。而是,差別待遇就是差別待遇。人家美國人在買免佣基金,在買總開銷0.75%以下的優質股票型基金,我們台灣投資人在買什麼東西?投資朋友,我們沒有必要被人如此對待卻還甘之如飴。我們值得享有更好的服務,更優質的投資工具。

假如我們要更好的投資環境,而業者不願提供時,那唯有靠我們投資人自身的覺醒與選擇,才能改變這個環境。

而且我相信,我們辦得到。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綠角的基金8堂課”作者導讀1--風險詳解

“綠角的基金8堂課”作者導讀3--定期投資與資產配置

“綠角的基金8堂課”自序-投資如開車,安全擺第一

“綠角的基金8堂課”發行有感

費用決定績效(Funds with High Expenses are Born Losers)

22 comments:

Unknown 提到...

隨風飄意 提到...

綠角板主真週到,我現在邊吃早餐邊在看這篇文章...XD

綠角 提到...

隨風兄
真是對不起
希望你現在已經不覺得反胃了

cemperor 提到...

我剛好在準備買車,我想這也反映了個性,我以安全為要,列明清單比較,算出長期持有成本,但還未出手。有人看車是馬力大(可能是某年的報酬率高)就直接下單的。

隨風飄意 提到...

不會反胃,我覺得那個比喻很生動也很貼切,台灣的基金,尤其是債券型的,在扣除投資成本後真的沒甚麼利潤空間。

Jack 提到...

於是我在第三章”小心!疾病可能比疾病更糟”==>是否有筆誤?

強納生 提到...

請教一下綠角及大家:
關於分散風險這個部分
是否需要擴及基金發售公司和券商呢?
也就是說
假如我把所有投資的家當全押在Vanguard(雖然有分散到不同產品)
或者我所有的買賣全透過同一家券商以及其配合的銀行
是否也算是一種過度集中的風險暴露?
但若要把資金拆成數分在不同券商買賣不同公司的ETF
似乎會非常繁瑣與複雜
也增加匯款及手續費的成本
不知實務上大家都怎麼做呢?

綠角 提到...

謝謝cemperor與隨風的分享

謝謝Jack的指正
已經更正

綠角 提到...

ETF的資產是投資人的
不是ETF發行公司的

Hankeley 提到...

to Jonathan:
ETF本身的設計就已經有適度的風險分散了
(例如0050就投資了50檔股票
其中一家倒閉的話0050再補上1檔股票就好
0050絕不會因某家公司倒閉而變成廢紙)
如果你的本錢不夠多的話
不需要再刻意去做其他的分散工作
我個人認為等你持有100張以上的0050時
再來考慮分散風險的問題也還來得及
如果你真的要分散風險
應該是不要將全部的資金投入股市
或者是ETF的配息不要再投入股市
現在的股市都已經全球化了
金融海嘯的影響沒有哪一個國家或行業能倖免
分散再多ETF或再多券商
2008年下半年還不都是以暴跌收場
如果你不是千萬或億萬富翁
根本沒必要搞什麼分散投資
那是給自己找吃力不討好的麻煩

匿名 提到...

To Hankeley

這樣的說法貌似太過極端,風險分散也不是只有股市,假設都投入股市,即便是都ETF,誠如您描述的連動漲跌,相信也應達不到分散的效果。另都投入某國家ETF,在產業或權重上的確是有分散的效果,但單押一國風險也不低。再者,若千萬或億萬資產才能做風險分散,全台灣約也僅有少數人能達此標,似乎也太過扭曲。小弟無筆戰之意,僅僅愚見,還望綠角兄及Hankeley兄多多海涵見諒。

Hankeley 提到...

投資ETF是為了省下選股與看盤的時間和精神
讓自己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今天你0050買個5張
FB摩台買個3張
恆香港買個1張
寶滬深買個2張
上證50買個4張
這樣的分散風險又賺不了多少錢
卻要花很多時間管理與買賣
何苦這樣累死自己
何況以更寬廣的眼光來看
投資大中華地區甚或東協根本都不算風險分散
因為他們都以出口為導向
美國人要是不多買些貨品的話
這些國家的股市也好不到哪裡去
真的要買進全球每個國家的ETF各一單位/手
恐怕沒有百萬台幣也要數十萬吧
一般散戶根本做不到
貪婪和恐懼是股市投資最大的敵人
過去幾年如果每個月買進1張0050當儲蓄
到現在持股都還不滿百張呢
如果你的財力還沒有到每個月買進1張0050的程度
何必為了分散而分散
賺或賠又沒有很多錢
卻因為貪婪或恐懼而把自己搞得很累
那是跟自己過不去啊

匿名 提到...

您說的意思,小弟很認同。的確,假設各市場都投入一點ETF對小額投資人肯定是煞費成本跟消磨精神。但倘若一檔VT(全球型股票ETF)加上BND(美國債券市場ETF),小弟揣想應也沒到過度複雜或是資產要上千萬上億才能進行,相信也能達到所謂分散風險效果。

綠角 提到...

謝謝各位精彩的討論
的確
除了在股市中分散
在不同資產類別中進行分散
也是相當重要的

匿名 提到...

你的部落格文章從頭到尾都是抱怨這個費用高,這裡不好,那裏不好的,雖然讓讀者了解更多的投資環境真相,但是對身在台灣的投資者,又不想開外國的投資帳戶,太麻煩,一大堆費用,又不放心(我是有開過,但最後都沒用),根本沒有任何幫助,如果嫌台灣投資環境到處都不好的話,那最後只能定存,都不要動.
因此希望你的這些抱怨及揭露文章之外,能夠增加一些實質上對台灣投資者有幫助的投資建議文章(如你所說在這惡劣投資環境下),如果您願意的話;不然一天到晚看這些文章,知識是增加不少,但對實際投資沒幫助耶!!謝謝.

綠角 提到...

美國券商就是解法

假如投資人連美國券商都覺得"太麻煩" "一大堆費用"
那是我的問題 還是這位投資人的問題?

為什麼要寫什麼在惡劣投資環境下有助益的文章
在惡劣環境的首要動作
就是離開這個環境

Jack 提到...

這就好像在毒氣室裡問:如何可以在毒氣室裡避免被毒死,最好的解答是打開大門奪門而出,但是卻有人想要繼續待在毒氣室,硬要找出如何避免被毒死的方法,傷神又傷財啊!

綠角 提到...

Jack
這個比喻好
就是這樣

假如有人覺得連抬起腿來走出毒氣室都很麻煩
那就真的很麻煩了

匿名 提到...

本人(單身):
~急用金:40萬 (8月薪水)
台幣分12個月定存,每月都有到期單.

~薪資:
1. 投資國內ETF:30%
股票 85% 債券:15%
2. 長期定存(美金):30%
3. 生活開銷用:20%
每個月結餘久了又是另一項急用金
4. 加入至急用金: 6%

a.定存每達到10000美元時,我就會匯到Firsttade.
b. 1. 與 3. 搭配好,那就相當於有信用卡功能,不過記得回補回去.
c. 每一年最後一周會進行,重新配置調整資產(永不動急用金):
a.股票70%:40%國內 60%國外
b.債券30%

綠角 提到...

謝謝匿名先生相當詳細的分享

匿名 提到...

假設要在惡劣環境下,有助益的建議,那不如打開電視機轉到8X台,很多老師會給您"誠摯"且"有幫助的建議"。btw,毒氣室的舉例的確貼切又真實。

綠角 提到...

呵呵
謝謝有趣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