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回憶錄”讀後感---一位學者的學思歷程
“余英時回憶錄”是余英時先生自幼時成長,到哈佛大學進修取得學位,留在美國任教這一段過程的回憶錄。
從這麼一位現代知名學者的回憶錄中,我看到三件有意思的事情。
首先,從這本書的脈絡中,讀者可以看到在一個對日抗戰,國共內戰期間,一位中國的文人是如何在亂世中養成。
余先生受過很多元化的教育。幼時受傳統私塾先生的教導,青年時期在中國的大學體系,香港的新亞書院、到美國的大學。顛沛流離中,余先生慢慢累積出個人的學養與知識。
而書中描述他所追隨的老師,同期間往來的科學家,中國研究學者,則勾勒出自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人文學界的重要領導者與其間關係。
第二個重點在於書中對於五四運動的討論。一般人會認為這是一個發生在1919年五月四日的學生愛國運動。
作者認為這是一個過於狹隘的說明,恐怕有其政治目的。五四運動代表學生對於新思潮的追尋。要求進步、理性與科學。
其源由在於前面幾年,胡適、陳獨秀等人,不斷透過演說、刊物、傳播新思想,攻擊舊禮教,終於帶起學生求新求變的熱情,引發這個事件。
有人把五四比擬為中國的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作者不認同這個說法,並從根本分析了中國五四與西方近代史這兩個重大事件的基本歧異。這甚至影響了作者日後學術生涯的走向。
第三個就是,以親身經驗描寫中國共產黨的發展。
作者幼時在鄉間唸書時從未聽聞過共產主義。他與同鄉村民對共產黨第一印象,是一個為禍當地的土匪武裝集團。該集團由高敬亭領導,後來被編入新四軍,成為共產黨武裝部隊。但他們也只知道那是共產黨,但共產主義到底是什麼,卻沒人說得明白。
作者要到燕京大學之後,才真正開始接觸到共產主義。作者自己的思辨路程,以及對於是否可以接受共產主義的理論,書中也有詳細討論。
但有意思的是,作者指出中國儒家傳統思想如何對共產主義產生接引作用。
首先是儒家特別重視”均”概念。從古代的”均田”、”均稅”政策,到現代的”均富”說法。還有有識之士最厭惡的”豪強兼併”。
持這類觀點的人,會對共產主義,還是資本主義較為親近?
另一個是公與私的對比。在傳統儒家思想中,公遠勝於私。能為公者,其品格必然高於出於自利者。
譬如書中提到梁漱溟先生早年一聽見資本主義是維護私有財產的,便大起反感。就是典型的反應。
這兩種心態,讓共產主義特別容易在中國生根。但中國知識學界在引進共產主義時,對其瞭解不夠深入。他們誤以為這是一個藥方,可以解決中國的問題。但卻不知道他們引進的到底是怎樣一套東西。
中國為這個選擇付出重大代價。余先生感嘆,在中國發現這條路走不下去後,只好回頭。市場制度、私有財產、階級分化,這些資本主義的”病態”全都回來了。
而且是一種更畸形的”權貴資本主義”。有錢,不是因為有才幹、肯努力,而是因為有關係,有門路。這是一種比資本主義更嚴重的不平等。
儒家”均”、”公”的態度除了對於共產主義的接引之外,在台灣的健保制度的採用上,也可見相同的軌跡。
均,大家都可以享有一樣的健保資源。
公,醫師不再是為個人財富努力,是為了公益而努力。
這正是完全相同的思維。儒家想法中的知識階級,向來是非常同情窮人而厭惡富人的。看不起病的窮人,跟從他人病痛中致富的醫師,剛好可以藉由健保,一次”改正”。
在這種包裝成社會福利制度的共產思維,日後能否持續走下去,或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
譬如資源有限的人繼續使用健保,有錢、願意花錢的人找尋自費管道。有能力的醫師離開健保體系,找尋更有機會得到合理回報的行醫方式。面對過低藥價給付的藥廠,抽身離開。
求均,反而更不均。為公,反而眾人離異。
以過於理性的態度進行”改革”,結果可能是那裡也到不了。
總結來說,“余英時回憶錄”可以讓讀者看到一位近代重要學者他的思考方式。他如何看待近代中國的發展,與與他同期的重要人物間的關係。是一本有意思的書。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秦帝國與台灣健保敗亡的相同原因(The Problem with Taiwan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Labels: 非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5 comments:
謝謝Learnman的分享
一個有流動性的社會,才是讓人覺得有機會的社會
謝謝分享~
綠角大,很認同,可以借分享嗎?
特別是講儒家對共產主義的影響那一段,謝謝
歡迎引用連結
請勿全文轉貼
我喜歡余英時,看來你也喜歡,哈哈哈,很開心。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