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0ETF(0050)愈低愈買的潛在風險(The Problem of Buying Dips)
前幾天晚上看到一個談話性理財節目。節目中的來賓,正在口沫橫飛的解釋,0050要如何操作。
他的方法就是類似之前有人說的,0050每跌多少塊,就加碼買一張。然後買到沒錢買為止。
從他的談話中,可以感覺到他對這樣的投資方式有無比的信心。彷彿買在低點,就是獲利的保證。
問題是,有誰可以給你保證,跌下去的市場,就一定會漲回來?
總統不會給你這個保證,經濟部長也不會給你這個保證,你自己無法保證,節目上的”理財專家”也無法保證。
把全部的錢,都押在台灣單一國家的股市上,然後說這樣一定獲利,這樣就可以靠0050保證賺錢,安心退休。這恐怕是一種一廂情願。
假如台灣重演日本股市的走勢呢? 假如台灣變成下一個阿根廷或希臘,經濟發展不進反退呢?
這種事情機會不高沒錯(或是機會頗高?),但請不要把低機率事件當成不可能的事。
把低機率事件當成不可能的事,是許多投資人一輩子犯下最後悔的錯誤。
在全球股市中,新興市場約占8%。在整體新興市場中,台灣股市約占14%。8%*14%=1.1%。台灣市場只占全球股市的1.1%。(2015十一月底資料)
愈跌愈買,買到沒有錢可以投資為止,把全部用於股市的錢都放在台股上面。這種行為就像是,在台股上千支上市公司股票中,挑出一支市值只占台股1%的中小型類股,股價愈低買愈多,把資金全壓在上面。
當初為什麼會買0050,就是因為它由台灣市值前50大的公司組成,占了台股總市值的八成。
那為什麼在全球市場中,要把錢只放在只占全球市值1%的台股呢?這豈不矛盾?
這種0050愈低愈買的做法,假如台股後來強力反彈,或是台股在全球股市中表現一支獨秀,那的確會帶來可觀的獲利。
但投資最重要的,就是你不能只想好的一面,你要想到壞的一面。你不能只想到獲利的可能,你要想到虧損的可能。
很抱歉的是,會發明和大力推行這種0050愈低愈買做法的人,心中想的恐怕都是只有獲利,而沒有想到風險。
眼中只看著獲利兩字所做出的來的投資行為,在風險冒出頭時,往往會把採用這些做法的投資人打得措手不及,大敗潰輸。
不要賭壞事不要發生,而是要在壞事發生時,自己已經有所準備。
賭壞事不會發生,是投機。為風險做好準備,才是投資。
後記:
0050愈低愈買,最大的問題不是低點買進。問題在於以為低點買進日後就一定會反彈的一廂情願和對集中投資單一市場的風險視而不見。
試圖等低點才買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假如市場就一路漲上去了,那些等低點的人,會發現自己沒有參與到,還在苦苦等候自己預設的價位。看著別人賺錢,市場卻愈來愈遠離自己預設的低點價位,這是很艱苦的心理挑戰。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0050波段操作策略的根本盲點(Everything is So Easy with 20-20 Hindsight)
只利用0050存退休金的潛在風險(Don’t Bet on a Concentrated ETF)
0050總報酬投資策略與歷年配息記錄(Total Return of 0050,2017更新)
0050總報酬投資策略與歷年配息記錄(Total Return of 0050,2016更新)
Labels: ETF實戰績效與投資策略
11 comments:
覺得會這樣買的人,是只有立足於台灣市場,並不懂得世界市場,所以只考慮買台灣前50的,因為這樣就等同於「績優股」(有點爭議)都買到了;並不懂得其實市場比想像的還要大!
綠角大這篇文是我一直在想的事情啊,投資單一市場風險夠大了,只挑台灣更加大風險。身邊對0050、0056偏好的人,都以"歷史數據"解釋預期獲利,但是全球總體經濟環境持續變動、產業鏈和分布持續變動,過去造就台灣股市"歷史數據"的客觀條件應該也變了,只看"歷史數據"操作單一市場,無異於只看著後照鏡開車,卻無視前方路況,遑論路旁的原物料/商品/匯率戰/地緣政治等更是視之不見。
人都有惰性的,年輕時學到的技能根深蒂固,老狗學新把戲需要強烈動機。老一輩的投資人走過台股萬點的年代,在台灣做短線、買個股就很好玩,對於指數化投資興趣缺缺不在話下,更別提投資全球市場,常見的回應是"因為不懂,也沒有動機了解/隔山買牛/太麻煩",然後在台灣市場以"歷史數據"算計沒發生的股價。除了沒風險意識外,更忽視全球經濟運轉持續變動的事實。
指數投資的真義在於:長期、持續的投資以求參與市場的成長與茁壯,但許多人總是錯誤的以「0050很安全、即使跌,他的配息還是比定存高」的心態看待0050,還不斷拿「存股領終身俸及穩定加薪、殖利率、複利價值與過去績效」等理論來反駁我。但老實講,找到一個比定存利率高的投資工具還真是容易,你又何苦單壓一個淺碟型、開發中的小市場呢?看來綠角兄也看到了:最近台灣的媒體總是錯誤的、故意的惡意誤解、曲解ETF這項指數型投資工具,這又是「橘逾淮為枳」的經典個案!
謝謝各位朋友的討論與分享~
匿名朋友
能知道市場是否是over或under valued當然很好
但從沒有人
能持續在這方面做出正確的判斷
我現在還是入門投資者,看了很多資料,感覺,總結一句話,過去的歷史資料,不能夠作為明天股價的參考,一是市場是有人為操控的,除非你是像巴菲特那樣,對市場有影響力的,不然你不會知道這些大老明天要怎麼玩,二是市場變動太快了,可能一間做小尺寸面板的,看起來獲利不錯,今年會配個10%,結果蘋果想想,我想換個面板技術,馬上股價跌掉一半,股利根本發不出來,欸~看他過去三年獲利都很穩定啊
謝謝綠角大大,您說的正是我最擔心的,因為我就是這種越低越買的投機者。
的確如您所說,在國家沒破產前,我這種買法,可以每月平均賺 1%以上。
這麼「豐厚穩健」的獲利,我也確實「欲罷不能」。
而面對它的風險,我能想到的對策,有四項:
1.把資金分散幾個國家。
(錢少的人就不用分散了,如果國家破產的時間是在十年後,那麼我早已多賺了可以再多買另一個國家的錢)
2.我只會從1~2年的平均線下開始買。
以很倒楣的買到希臘與冰島為例,它們是跌了 90%沒錯,但那是從最高點開始算的。
我會從均線以下才開始買,所以只會賠掉 50%而已。
(我沒計算錯,因為我是「越低才越買」,而不是「跌到均線就全力買」,所以等買到沒錢時,我大概會買到只有高點 20%~30%的價格)
3.即使「台灣重演日本股市的走勢」,我還是能繼續賺錢。
我在2016年就是看到日本跌到很低,所以越低越買 (跌 1%就再買 1張,漲 1%就賣出 1張)。
所以只要會盤整,我就能繼續賺。
更別說日本最終還是漲回了平均線。
(注意,我的要求不是要漲到台股上萬點才全賣,而是只要漲 1%就賣、過年均線就全賣,我相信這是不難達到的。)
4.您說的「市場就一路漲上去了,那些等低點的人,會發現自己沒有參與到」,
我覺得這不是問題,只要換個國家買就好了。
2016台股漲過年均線了,我就換買日本。
後來日本漲過均線了,我就全賣,換買原油。
後來原油漲過均線了,我再全賣,換買印度。
今天是2017年1月3日,我越低越買的印度,已連漲五天了。
即使它現在的價位,還是比我最先入場時還低,
但在「低買高賣」的盤整中,我早已把所賠的賺回來。
那怕它再也漲不回均線。
※另外,對於您說的槓桿2倍ETF沒什麼用,我個人覺得它比原型好用的多,
如果您有興趣,我再細說,我不想被當作是在反駁您。
這樣個股豈不是更不能投資?!
我個人從不買個股~
哇 回頭看錯很大 哈哈
什麼東西錯很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