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伯頓不敗投資法綠角推薦序(Templeton's Way with Money)

坦伯頓成長基金從1954至1992的年化報酬高達16%,勝過對應的MSCI世界指數3.7%。如此罕見的優異成績,不僅讓該基金成為投資界的熱門選擇,也讓坦伯頓爵士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

在欽佩如此突出的成績之餘,大多投資人很自然的想到下一個問題,”他是怎樣辦到的?”

原因很多,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重點:

下跌時的保護比上漲時的獲利還要重要。

坦伯頓成長基金長年以來勝過指數,主要原因在於下跌時,基金跌幅比對應市場緩和。所以雖然在一片樂觀的全面漲勢中,基金常會落後大盤。但就靠著熊市時較小的跌幅,在長時間過後,突顯出優異的成績。

許多投資人常單方面的留意獲利潛能,卻忽略下跌的傷害。市場下跌,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的問題。在投資過程中,我們難免經歷市場下挫。下跌10%,只要再上漲11%就可彌補。但下跌50%,卻需要100%的漲幅才能彌補。

積極買進在市場看好時漲幅猛烈的標的,然後在市場下挫中招到慘重損失,恐怕難以累積財富。同時考量獲利與損失的可能,是較為全面的投資策略。

全球、全資產類別的投資選擇。

在國際投資尚未盛行的年代,坦伯頓成長基金便以全球為投資範圍,在世界各地搜獵值得投資的標的。

不僅是股票,坦伯頓先生也投資債券與現金。當他發現股市價位過高無法下手時,他便買進較為保守的資產。

不論是全球投資或是在不同資產間選擇,根據的是同一個原則,那就是更廣的投資機會與更好的分散可能。

許多投資人偏好投資自己國家的股市,主要是因為當地市場會帶來特別的安全感。但這不僅限縮了自己的投資機會,日後萬一遇到本國股市表現不佳,它國市場表現較好的狀況,又會錯失較好的報酬。

也有許多投資人,將投資等義於股票。其實股市之外,債券與現金都是各有擅場的資產類別。但人們往往在股市表現不佳,債市相對突出時(譬如現在),才留意到這個相對不是那麼有魅力的資產類別。

進行國際投資,選擇各種資產類別,可以讓自己的投資組合更能承受未來的不確定性。

有彈性的價值選股。

在一般分類下,坦伯頓先生會被歸類於價值投資人。但他的旗艦基金,叫做成長基金。這個矛盾要如何解釋呢?

答案在於,坦伯頓爵士不是一般的價值型投資人。分析股價是否便宜,有兩個關鍵,一是未來盈餘的成長率,另一則是投資人願意支付的價格。坦伯頓先生注意兩者的結合,而不是單看價格。

便宜的股票可能來自一家沒什麼成長前景,被市場冷落因而價格過低的公司。但也可能來自於一家快速成長,股價已經受到市場追捧,但仍未完全反應的公司。

坦伯頓先生的投資思維,很難將他界定為單純的價值或成長型投資人。開放的投資想法,讓他能面臨數十年的市場挑戰與變化。

坦伯頓先生已是投資界的傳奇人物,留下後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成績。或許,身為一般投資人,我們難以重現坦伯頓的優異績效。但我們仍可以從這位傳奇投資人的想法與做為,得到幫助與啟發。

後記:
很高興有機會能為一位傳奇投資者的書籍中文版寫序。但我看完書後真正想說的,是一些不見得適合寫在序裡面的文字。

主動選股有幾種做法?

對於許多當代投資人來說,只有一個,那就是價值選股。

在巴菲特奪得股神稱號,拿下全球第二有錢富人的排名後,價值投資似乎成為主動選股的唯一正確選擇。

我們看到一家接一家的出版社,發行書名內容內有”巴菲特”三個字的理財書籍。我們看到全球各地都有許多當地投資專家,自稱已經盡得巴菲特的真傳,寫出一大堆巴菲選股法的神妙投資武功秘笈。

這個盛況,就像各地廟宇,不論是日本的神道教、印度的印度教,還是阿拉伯大公國的回教,都在發行少林武功密笈一樣。僅管這些各地的有道高僧,從未在巴老身邊,親炙大師教誨。他們全都自稱是玄門正宗,紛紛投靠。價值選股一統江湖的態勢,真可謂盛況空前。

當大家都往同一條路鑽時,不僅路會擁擠難走,路上的機會,也會更難拾取。葡式蛋塔是這樣,投資世界也是這樣。

就像一本暢銷理財書的第一百萬位讀者,還在從中學習”Go against the crowd”的方法。彷彿一百萬人學同一個方法,還不能形成Crowd一樣。

當有愈多人在學價值投資時,你能練價值投資練到出人頭地的機會,就會愈小。

30年後,一定會有當時的巴菲特出現。他還是會一位價值選股大師嗎?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坦伯頓成長基金,有過它風光的時刻,也有它消沉的時刻。現在風光的價值投資,也非未來勝出的保證(其實本來就是這樣,沒有投資方法可以保證勝出)。

但在大家都一頭往價值投資鑽時,或許成長投資有更大的機會。但真的願意逆眾而行的人,會有多少呢?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坦伯頓投資法則讀後感(Investing the Templeton Way)

富蘭克林坦伯頓

The Little Book of Value Investing讀後感

The Only Three Questions That Count讀後感----科學與工藝

債券的保護作用,以2008年各資產類別表現為例(The Protection Provided by Bonds)

價值投資的價值所在(The Value of Value Investing---Performance of Low P/E Stocks)

7 comments:

匿名 提到...

感觸良多,坦柏頓成長在台灣應該是一般投資基金者最常擁有的一支基金,但自從知道還有其他指數型投資基金可以選擇時,他的手續費對我而言還是造成不小的殺傷力
by flankkimo

大中 提到...

恭禧綠角大在台灣財經界地位愈來愈重要,愈來愈多出版社要找綠角大寫序了。

不過這本書是介紹一位主動型投資基金的經理人,由推廣被動型投資的綠角大來寫序,感覺好像怪怪的!好像由一位戒煙代言人來做香煙的廣告,不知道會不會被誤導?會不會被基金公司拿去做廣告?可能是我多慮了。

yuji 提到...

我對於綠角這樣大量閱讀的能力,還有大量消化資訊的能力十分欽佩,尤其是大家都另有職務在身,綠角卻能長期的專注,真是不簡單啊!

匿名 提到...

3.7%的領先,被額外成本吃掉以後也沒剩多少了。

Sam

司馬不器 提到...

看到這裡我微笑了"價值選股一統江湖的態勢真可謂盛況空前"
->感覺有"日出東方,唯我不敗" 的韻味

在台股今年維持下跌與量縮的一年
確實值得投資人來思考
下跌時的保護比上漲的獲利重要

綠角先生的文章,總是帶來不同觀點
更延伸了,價值與成長的投資方式
在資產配置之中,更加彈性的配置
也是保護整體資產的一項選擇

在今年指數型基金S&P500表現將勝過大部分的主動基金
投資人更可以藉此思考
無論在成本還是報酬,你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謝謝綠角先生的好文分享 ^^

綠角 提到...

大中先生

謝謝您的關愛

我雖是指數化投資的信從者
但我還蠻喜歡看言之有物的主動投資書籍
譬如Ken Fisher的書
The Little Book of Value Investing
尋找投資護城河等等

我不喜歡的是
邏輯不通的主動投資

這點
您可以參考
我在
“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讀後感---投資人行為觀察裡的說明

就像許多主動選股大師 都知道指數的可怕
許多指數化投資人 也知道主流的主動選股策略核心論點為何

綠角 提到...

謝謝各位讀者朋友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