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投資護城河(The Little Book That Builds Wealth)讀後感續1---說故事的魅惑


除了深入分析到底真正的護城河是那些特質,有護城河的公司值多少價值之外,The Little Book That Builds Wealth這本書也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觀點。

譬如書中反覆出現的一個主題就是,公司執行長可能沒有大家想像中重要。

作者一再強調,某些產業要獲得高資本報酬就是會比其它產業容易。作者在第九章的一開頭,以汽車零件業與資產管理業進行對比。

在晨星追蹤的13家汽車零件業者,有護城河的只有兩家。而晨星追縱的18家資產管理業者,每家都有護城河。意即,投入不同行業別的資金,會面臨不同的前景。(我能否請基金投資朋友注意一下18/18這個資產管理業的護城河比例。這些公司是從那裡賺到錢呢?通常愈難賺錢的產業,身為該產業的消費者便愈幸福。這個概念,可參考個體與整體的差異----談合成謬誤(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續1一文。)

再厲害的農夫,在沙漠中也很難種出東西。同樣,再厲害的公司執行長,被丟到毫無前景的產業中,等著他的,必是很不樂觀的命運。

在此引用書中的一段話,”管理高層通常都很樂於公開宣傳,財經記者也喜歡順勢為大家感興趣的公司撰寫報導,這是一種雙贏的作法,卻對投資人有害,讓大家誤以為這些管理者就是像明星主廚掌控廚房的菜色一樣,掌控著公司的命運。”

這種為所有事情找原因的心態,是人類的本能。在黑天鵝書中便有提及,為事情找出前因後果,說出故事,會比”這不過是運氣”這種說法,更容易為人所接受。不過很不幸的,後者往往較為貼近實情。

所以Pat Dorsey說,”人天生或想說一些不存在的故事,看一些不存在的型態。為看到的每個效果找出緣由,總讓我們覺得好過一些。”

在一個充滿變數的世界,讓某些事情看起來似乎可以掌握,的確可以讓人好過一點。但選股等需要判斷的事,不是要讓自己好過,是要看出自己決策過程中的天生缺陷,然後跳脫這個陷阱。以為好的CEO是公司營運要件的心理,就是選股時需要避開的陷阱。

作者又寫道,只注意這些公司的成功,以為它們的經驗就是常態而非例外,我們等於是把”有可能”與”很可能”混為一談。

這句漂亮。太多投資人以為好的經理就是孜孜不倦,在細節、成本上要求很多,又很有領導風格等等優異性格的人。但很多投資人沒有看到的是,一樣努力,一樣會帶人,但卻失敗的公司領導人。

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公司經理,也同樣適用於”投資”這個活動。太多投資人以為只要努力不懈的研究投資,就可以獲取成功,成為市場贏家。他們以為”有可能”成功,是”很可能”成功。貪求獲利的可能,讓他們將"有可能"放大為"很可能"。

練球有可能成為魔術強森和老虎伍茲?大多人再怎麼練,幾乎都不會達到這種程度。

練習投資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巴菲特?很多投資人,認為自己可以。


後記:
這本書的中文版是護城河投資優勢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尋找投資護城河(The Little Book That Builds Wealth)讀後感

尋找投資護城河(The Little Book That Builds Wealth)讀後感續2---沒理由的停損停利

尋找投資護城河(The Little Book That Builds Wealth)讀後感續3---投資技巧的護城河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投資金律)再讀後感續2---最要緊的風險

訪問公司,有用嗎? (Confirmation Bias, confirmed!)

不理性的力量(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讀後感3---故事的力量

11 comments:

Allen 提到...

其實有一本關於管理的書籍"光環效應",也是提到部分這種企業優異績效被特定因素過度解釋的概念

如同一個CEO,過去成功時被捧為堅持正確,後續失敗時則被評為剛愎自用
或是快樂的員工帶來公司的成功,但或許是成功的公司帶來良好的財務績效,進而使員工快樂

很多時候成功的確最佳的解答是運氣,不過就如綠角所說的,總是要有故事才能吸引人

onlycafe 提到...

大大在這一段中寫的。
所以Pat Dorsey說,”人天生或想說一些不存在的故事,看一些不存在的型態。為看到的每個效果找出緣由,總讓我們覺得很過一些。”
最後一句,總讓我們覺得"好"過一些。
雞婆幫大大潤飾一下。

noname 提到...

"這種為所有事情找原因的心態,是人類的本能。在黑天鵝書中便有提及,為事情找出前因後果,說出故事,會比”這不過是運氣”這種說法,更容易為人所接受。不過很不幸的,後者往往較為貼近實情。"

非常認同!
像VIA和HTC的董事長不是同一個人?怎兩家公司當下狀況差異如此之大!?
HTC的成功看來也是可歸類於運氣。

匿名 提到...

有一本書「我比別人更認真」Talent Is Overrated:What Really Separates World-Class Performers from Everybody Else,書中論點是沒有什麼人是天生奇才,再了不起的人都是經年累月的奮鬥不懈才得以在該領域取得頂尖的成就。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忍受這種長期的孤寂專心致志於該技能有效的苦練。

從這個角度來看,能否成為巴菲特,是否有像他一樣的天才基因並不重要,而是你是否具有像他一樣的特質與努力,才是成就高低的關鍵。任何競技場都有優劣勝敗,就像版主綠角大就是學生職場的特級優等生,才有辦法在升學的競賽中脫穎而出。若因為打敗平均是困難之事就建議他人放棄,似乎有點..

ffaarr 提到...

to 匿名:

首先,你認為所有績效不如巴菲特的專業經理人,努力程度都不如他嗎?我想多的是很努力但最後失敗的人。
其次,你認為一般人有誰有時間精力花像巴菲特一樣的時間精力在投資上呢?不是投資專業的人都沒有吧。
如果這兩點都了解,還願意花這麼多時間精力去投資(等於要捨棄本業)還不一定成功。這當然是每個人的選擇。不過我是覺得現實中,大部分的人並不是抱著這種覺得。而是以為每天花些時間看盤就認為自己夠努力,因此投資能贏平均的人吧。

Jack 提到...

同意綠角描述的國立大學的例子,我認識許多國立大學財經所畢業的人,對於財經專業也是不太通,或許是這些年來大學大量生產研究生所造成的現象吧!

Unknown 提到...

綠角 你好
已收到firstrade的開戶密碼 謝謝
1. 我想利用firstrade 定期定額扣Vanguard的VPL跟 VWD. 但在firstrade的網站->產品 找不到 是不是今年1月Vanguard已不給境外的人投資了
2. 外國人無法直接在Vanguard開戶 是美國的規定嗎
3. 在國內 我想扣定期定額時 會先了解目前這支基金的淨值是處於什麼狀態 對Vanguard的指數基金 需先淨值杵在歷史高點或低點在扣 還是直接 每月定期扣呢
謝謝 Ivy

匿名 提到...

to ffaarr

其實,絕大多數的「專業」經理人,努力的程度以及專業方面的歷練,遠遠無法與長年浸淫在投資領域的巴菲特相提並論。我甚至覺得,台灣的一些「專業」基金經理人,遠比不上傑出的「業餘」投資人。看看他們的年齡與背景吧!一個三十出頭的經理人,從研究所畢業也沒多久,能有多少歷練?在台灣,所謂的「專業」,是指靠賺客戶的錢來進行投資的人吧?

版主說得好,要挑出好基金難如登天,可要投資沒人說必須買基金。買股票與etf不行?自己建立投資組合,不是可搭配自己的特殊背景與專長?績效一定會輸給基金嗎?

不必以二分法來區分專業與業餘。從業餘到專業,是條連續的線。要打敗平均,也不需要打敗所有人。在投資的市場裡,多的是自信滿滿卻對投資所知有限的人。只要打敗他們,成功的機率就能大幅提高。

版主說得沒錯,「就算全部投資人都是財金與經濟系畢業,就算全部投資人花在研究的時間都乘以2,整體市場報酬還是不會提升」問題是,投資競技場的現狀是由各種波長組成的光譜,什麼人都有。就是有人聽明牌買股,就是有人老是追高殺低,就是有人從來不學習研究,所以才讓其他人有獲利的空間。

該不該自行投資,不是很容易判斷嗎?如果自己的投資績效平均能優於大盤,為何不自己來?

ffaarr 提到...

to 匿名:你說多數經理人努力不及巴菲特我是贊同的。我上面強調的是「存在」與巴菲特同樣努力但結果表現不如他的人。不是說經理人都有這麼努力。

即使平均績效能優於大盤,是否代表就該自己投資很難說。這要看增加的報酬和花的時間精力是否成正比。

而最重要的是,你無法事先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在「未來」讓自己的績效優於大盤,又能贏多少。我想這絕不是那麼簡單可以事先判斷的(今年贏不代表明年也會贏,跟選主動基金類似)

當然,如果了解這點,願意承擔花了時間精力卻無法贏大盤的風險,仍然選擇要自己投資也就是個人選擇了。

Eddie Sun 提到...

To IVY:
我來回答一下,如果有錯誤也請綠角大指正囉!!其實多爬爬blog的文章,這些應該都有解。

1. 我想利用firstrade 定期定額扣Vanguard的VPL跟 VWD. 但在firstrade的網站->產品 找不到 是不是今年1月Vanguard已不給境外的人投資了

首先,你問的應該是VPL跟VWO這兩支Vanguard 的ETF吧(沒有VWD這個代號)!ETF跟開放型基金不同(請自己爬一下文),無法自動定期定額!(可以手動定期購買),Vanguard停賣的是開放型基金部分
,ETF則不在此限,如果一定要用firstrade查詢的話,首頁右邊中間有個報價,在那邊打入你要的代號就可以了,網路開戶完,即使還沒記表格,登入後查詢會更方便一點。

2. 外國人無法直接在Vanguard開戶 是美國的規定嗎

你如果有SSN的話好像也是可以開吧!這應該是Vanguard自己的規定,不然為什麼firstrade就可以給外國人開呢?

3. 在國內 我想扣定期定額時 會先了解目前這支基金的淨值是處於什麼狀態 對Vanguard的指數基金 需先淨值杵在歷史高點或低點在扣 還是直接 每月定期扣呢

如果你是要長期持有+資產配置的定期定額,那在高點扣跟低點扣又有什麼分別呢?畢竟你可能是20甚至30年後才要用這些錢,何必在意現在的高點或低點呢?如果是最近會用到這筆錢,那根本就不應該投入阿!真正需要去要了解的,應該是這支基金的會導致的費用,或是投資策略等等,最好把公開說明書看完,就會懂了。

PS Vanguard的指數基金現在不提供給海外投資人囉!!要進行指數化投資,非基金不可的話可以採用Schwab的指數基金,不然就直接用ETF吧!

這樣說不知道有沒有錯,有的話請大家指正,謝謝

綠角 提到...

Chen
謝謝分享

謝謝onlycafe的指正

Vic
謝謝分享

匿名先生
除了投資以外
我從沒在文章中鼓勵讀者
在事業,專長還有其它方面求取平均

人類的進步
不是靠求取平均得來的
許多現代科技
都是不斷追求進步的心態創造出來的

當我們相信,在大多時候也的確可以
靠著精益求精
創造出更好的生活時
投資這個範疇卻是個例外
就算全部投資人都是財金與經濟系畢業
就算全部投資人花在研究的時間都乘以2
整體市場報酬還是不會提升

但幾乎可以保證的是
當太多人在投資上花掉太多時間時
會過度浪費社會成本

把投資與其它靠努力與需要才能的活動混為一談
就是一個認知起點的錯誤

不需要努力就能獲取中位排名的指數化投資
而且是別人要輪流當前段班
你卻可以穩拿中位的指數化投資
是個強力到不可忽略的投資建議

國立大學文憑就是念書的成就?
我不這樣覺得

假如說念書真讓我學到什麼值得高興的事
那就是喜歡看書, 知道遇到問題如何自己找尋答案的心態吧

ffaarr的看法才夠現實
正是如此!

匿名先生
葛拉漢在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一書中
投資人是二分的
可以參考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讀後感---防禦投資的兩個層面一文
沒有用業餘時間投入
然後可以自稱專業投資這回事

再次謝謝ffaarr的分享
事先就以為自己都能贏過大盤
不是一種很健康的投資心態

謝謝雪傲對Ivy問題的解答
我看都説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