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成本大解剖---續2(Detailed Analysis of Fund Expenses)

再來我們要進入一個晦暗難明的境地,基金中看不見的支出。

不可見的基金支出,包括證券交易佣金、買賣價差和市場衝擊。

基金是法人,它在市場上買賣證券可享有佣金折扣服務,但還是要付給券商佣金。這部分應算是可見的支出,但是譬如以美國為例,該國證券主管當局SEC就沒有規定交易佣金需列入基金的總開銷(Expense ratio)內,所以這項支出的能見度變得很低。”總開銷和週轉率是預測基金未來表現最有力的兩個因素”,這種說法也是因此而來。用週轉率,也就是基金買賣證券的頻率來估算基金在佣金方面的支出。週轉率愈高,基金就付出愈多佣金給券商。至於在台灣販售的基金,在我看過的年報中,我還沒有見過這項支出明白列出來。

買賣價差指的是,你現在用10塊錢在市場上買到的證券,假如當下就要再賣出去,值不到十塊錢。以美國債券市場為例。一張債券有兩個報價,一個是券商賣給投資人,一個是投資人賣給券商的價格。

譬如投資人可以用101塊買進面額100的債券,假如他買進後馬上後悔,要賣回給券商,那麼這張債券可能只能賣100.5塊這種較低的價格。

但不僅限於當下。買進時,要以較高價買進。賣出時,要以較低價賣出。就算這張證券已經持有十年也是一樣。這是一種成本。暗中減少基金的獲利,或是擴大基金的虧損。

一般來說,流動性愈好的市場,買賣價差愈小。也就是說,大型股基金面臨的買賣價差問題會比小型股基金小,已開發國家基金的問題會比新興市場小。假如基金經理人的買賣動作創造的額外獲利無法打平成本,他會贏不過一個買進並持有的投資組合。而在一般認為效率沒那麼好的市場,也就是流動性較低的市場,基金經理人需克服更大的成本障礙。

市場衝擊指的是基金的買進和賣出動作,本身就會拉高進價和壓低賣價。基金是資金龐大的法人,常持有某股票的大量部位。譬如,某基金要買進2000張A公司的股份。在這個買進的過程中,基金形成的買盤就會拉高股價,讓基金愈買愈貴。同樣,在賣出股票時時,基金大量賣出的賣壓,會壓低股價,讓股票愈賣愈便宜。高進價,低賣價,結果就是減少獲利或是擴大損失。這個結果不是由基金公司承擔,是由參與基金的投資人承擔。而且這項支出難以估算,也不會出現在年度報告中。

一般來說,基金規模愈大、買賣的公司市值愈小、每年交易的金額愈高,基金所招致的市場衝擊就愈大。

總結來說,基金有三層成本。一次性成本、持續性開銷、和檯面下隱藏的成本。前兩項是可見的,最後一項是隱約難見的。對於很多基金投資人,即使是可見成本,他們也只注意到一次性成本。對於持續性開銷,常持有反正是內扣,假如基金績效好也沒關係的態度。

為什麼會有這種看法,和投資人觀點的時間長度有很大的關係。人喜歡看短期。你看,一年之內,表現好的基金和壞的基金,一個報酬20%一個報酬5%,兩個就差了15%,你在意那2%的年度開銷要做什麼?聽起來真是太有道理了,可惜這又是投資界裡數不清的聽起來很對的蠢話之一。

兩個問題。你有辦法每年都挑到表現好的基金嗎?你以為看過去績效還是追隨明星經理人就可以拿到投資的甲上成績單嗎?過去績效不能預測未來,而大多明星經理人事後證明都只是流星,一閃即逝。假如你真有挑基金的本領,而且可以持續挑對,不用懷疑,20年後,你就是基金界的巴菲特。

另一個問題,基金表現能持續嗎?有平均,就一定有人在平均之上。丟銅板,就有機會出現人頭。太多人分不清運氣和能力的差別。運氣來來去去,表現好好壞壞,惟有費用才是永衡。長時間過後,那小小2%的殺傷力便表現出來了。你只在今年投資基金嗎?還是要投資十年、二十年的時間?

基金有貴有便宜。貴的基金,可能超乎你的想像。就像你很難想像海面下的冰山,到底有多麼龐大。

為什麼要寫那麼長的文章討論基金的開銷?因為基金成本才是對未來報酬最有力的預測因子。也就是說,去詳看基金公開說明書、基金年報,發掘基金的收費結構,在這方面做的努力,比看基金過去一三五年報酬或是星級評等,對於增進收益是更有意義的事情。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基金成本大解剖(Detailed Analysis of Fund Expenses)

基金成本大解剖---續1(Detailed Analysis of Fund Expenses)

如何挑選主動型基金

你在玩誰的遊戲

沒有帳單的支出

基金的週轉率 (Turnover Rate)

不可忽視的手續費

跑在前面(Front running),誰超前,誰落後?

4 comments:

匿名 提到...

請教綠角:

若不再對某基金定時定額投資也未贖回,Expense Ratio的費用是否每年照樣從基金淨值中扣除?

我一直找不到富達新興市場基金與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拉丁美洲基金的Expense Ratio值,台灣晨星網站只有列出管理及分銷費1.5%和1.4%,這是否就是Expense Ratio?

感謝

綠角 提到...

你說的沒錯,Expense ratio是一種持續性費用,只要你持有基金,就會一直招致這個費用。至於台灣晨星列的數字,老實說,我不是那麼信賴,因為我個人就看過他們引用錯誤的數字。我建議自行求證,可以參考海外券商投資股票型基金考慮課稅後之成本分析這篇文章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7/08/withheld-tax-considered-as-fund-costs.html,有些國內販售基金的成本細部。

這些基金通常不會算一個簡單漂亮的expense ratio數字給你,但是假如你用點心力去看年度財務報告,你常會發現基金公司還有很多收費名目,像表現費(Performance fee)就是一個例子。

匿名 提到...

感謝您回答!已讀過您建議的文章。再請教,

好不容易找到Fidelity's Targeted International Funds annual report(http://content.members.fidelity.com/eprolist?cusip=315910869&app=retail&refpr=mfl14),如你所說,其中根本沒有expense ratio項目。

察看其中Emerging Markets基金的Statement of Operations,分為三大項目:
1.Investment Income
2.Expenses(琳琅滿目)
3.Realized & Unrealized Gain/Loss
第二項與第一項比較,比例很大49.23%,但與第三項比較,比例就小很多4.36%。
請問第三項是什麼碗糕?

感謝

附帶一提,我找到富坦拉丁美洲基金的年報了,它很誠實的說Expense Ratio is 2.34%!

綠角 提到...

第三項是已實現和未實現損益

cc,你找到的,似乎是富達在美國本土發行的基金報表,不是台灣買,註冊在盧森堡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