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的缺點(What You Should Know Before Investing in Allianz Income and Growth Fund)

(想瞭解如何應用資產配置原則,針對個人投資目標與風險忍受度,建構與執行資產累積階段的投資組合,長期參與市場。不僅可達成財務目標,也不會帶來自己所無法接受的短期嚴重下跌,歡迎參加”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想對美國ETF有系統性的瞭解,瞭解其運作原理、投資策略,與挑選ETF時比較的重點,買賣應注意事項,學會自行查詢英文網站的重要相關資訊,歡迎參加ETF關鍵報告)

(想全盤掌握債券知識,瞭解央行利率政策與債市殖利率的關係、去冒信用風險與利率風險是否值得,與如何看懂債券報價,進行比價,歡迎參加《全新》債券啟示錄)

(想要瞭解退休階段如何以總報酬帶來退休所需的現金流。而且生活費可跟上通膨,維持生活水準。單靠配息來支應生活費會有怎樣的風險。同時瞭解遇到負面狀況要做出怎樣的調整。歡迎參加”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之前有讀者朋友在綠角臉書專頁回應,他看到有人借錢去買安聯收益成長基金

我覺得有點好奇,有什麼理由需要借錢去買這個標的?

進行了研究之後,我發現一些事情。

下圖是安聯收益成長基金-AM穩定月收類股(美元)近一年的配息狀況。

(資料來自基金公司網頁。最右邊一欄”年化配息率”,是將當期配息率乘以12計算而得)

可以看到,這支基金可以每月”穩定”的帶來0.055美元的配息,每月的年化配息率小幅波動,但就是在8%附近。

這個”特性”看來可以符合特定投資需求。

首先是退休需要現金流的投資人,似乎可以透過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取得年化8%的配息。每一千萬的資產價值,一年就有80萬的生活費。比起過去退休投資的4%法則,一千萬的資產只能用40萬,好太多了。

再來是需要資產成長的投資人。假如借貸是2%的成本,投資這個標的,每年得到8%的配息報酬。那不是一種”套利”、”穩賺”嗎?

於是,許多希望得到現金流的投資人去買。也有不少希望獲取套利機會的投資人去買。

但有幾個問題。

第一,配息率不等於總報酬。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從2013年初到2024年底,年化報酬率是7.36%。

假如年化報酬是7%,基金卻配發出年化8%的配息。那代表基金會有年化約1%的資本損失。

而這正是實際發生的狀況。下圖是”安聯收益成長基金-AM穩定月收類股”從2013年初以來的走勢:

(本圖來自基金公司網頁)

基金淨值從2013年初的每股10元,到2025年三月21日剩8.0013。是20%的資本損失。年化虧損約1.5%。

換句話說,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的投資成果其實無法支應高達8%的配息率。所以必需從資本拿錢出來。

以為配息率就是報酬率的投資人,恐怕會忽略這點。

第二,資本損失造成配息變少。

一個基本的道理。假如一股是100元,那麼一年要配1元,相對輕鬆容易。但假如一股是0.1元,一年要配1元。常理可知,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資本就是配息的源頭與根本。資本變少,就很難維持原先的配息。

下表是安聯收益成長基金-AM穩定月收類股每月配息金額的變化:

期間

每股配息金額

2012十一月à2016九月

0.075

2016十月à2017九月

0.070

2017十月à2019二月

0.066

2019三月à2023三月

0.060

2023四月à2025三月

0.055


可以看到,2012以來,隨著基金淨值一路下滑,每股配息金額也跟著下降。

從0.075下降到0.055,已經減少26.7%的配息金額。

以為持有股數不變,不管總價值如何增減,配息金額就不會改變,是一種不符金融現實的自我想像。

當初以為買進這些標的,就可以穩定取得退休生活費的退休投資人,已經看到生活費少掉四分之一。

這還是配息本身的名目價值少掉26.7%。

台灣本地從2013到2024,累積是16%的通膨。2013年初的100元,到了2024年底會剩下84元的購買力。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的配息,假如在2013原先是100元,到了2024年底減損到73.3元(-26.7%)。計入通膨後,更只有2013年初,63.2的價值。

才退休11年,生活費購買力剩下第一年的63%。假如退休期間有30年或甚至更久,會剩幾趴?

以為買進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就可以穩定的享有退休現金流,現在恐怕會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最後,這支基金投資地區以美國為主。其持有資產以股票、高收債與可轉債各1/3組成。在2013年以來的美國大多頭市場,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年化7%的報酬看似很好。但其實,你自己用美國股市ETF、美國高收債ETF與美國可轉債ETF各1/3組成投資組合,就可以取得遠勝過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的成果

而且既然以美國為主要投資國家,美國表現不好就會拖累基金表現。今年以來,基金已經下跌1.74%。

下跌1.7%好像不多嘛。

但這是總報酬,有計入配息。以這支基金年化8%的高配息,扣除配息之後,其實是更大的資本損失。

總結來說,安聯收益成長基金長期以來配發超過其年化報酬的配息,於是帶來資本損失。

資本損失也同步帶低每股配息金額,使它無法帶來穩定的退休生活費。

以為可以用它來套利,其實投資人看到的是過去幾年美國市場的良好成果。當這個趨勢無法持續或甚至逆轉,本以為的套利,會變成”套損”,套到大幅虧損。

相信一些行銷人員”高配息”、”穩定配息”、甚至”穩賺”的說詞,沒有自行深入瞭解就買進的投資人,等著的恐怕是不如預期成果。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為何年輕人不該追求配息(Bias Towards Dividends)

聯博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實際進行退休提領的成果,2025更新(High Yields Do Not Bring Sustainable Retirement Income)

高配息絕不等於高報酬---關於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許多投資人不知道的事(High Yield Doesn’t Mean High Return)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真的值得投資嗎? (Allianz Income and Growth)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業者不希望你知道的事

0 comments: